前天以前的同事M打电话给我,支吾着要向我借钱。
M说行情不好公司裁员,两个月前他被开除了,但一直不敢和老婆讲,太太不工作,他有两个孩子,他要负担整个家庭开销。
M说他一边积极找工作,一边和很多朋友借钱,可是现在很难找到工作,而且有困难了,才发现朋友都是“忘恩负义”的。
不幸的是,我也会是他所说的“忘恩负义”的“朋友”。
我为M感到悲哀,他是英国硕士,背景一流,能说会道,今天居然混成这样。
可能每个自身条件不错的人都容易对未来乐观吧。M的条件很容易让他找到光鲜的工作,可惜M工作上并不努力,不知道珍惜机会,每份工作业绩都不算特别好,甚至有的非常差,最长工作经历时间不超过两年。
M曾经也在我们公司工作过一小段时间,做过我的下属,我们私人相处愉快,但工作业绩并不让我愉快,在我犹豫是否开掉他之前,他迅速找到了另一家公司主动离职。
M的形象和口才极佳,良好的教育让他彬彬有礼、乐于助人,如果没有利益冲突,他实在是个非常好的朋友,以至于他人脉也极广。
于是神奇的是,前几年M总能跳到更新的新进中国的外资公司里去,而且越跳职位越高,上一份工作我知道他是一家德国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还上过几个杂志封面。当时还颇得意得向我说了一通他年龄大了,更成熟了,欧洲公司更稳定的跳槽理由。
M总认为中国区是公司全球的战略性机构,德国总部一向风格稳健,会认为稳定要紧,老板也宽厚,怎么也不会拿他怎么样,可是公司忍无可忍了,机构重要,有钱总能找到更好的人。找到人自然到时候换人。
我想起上周一位做Coach的朋友说起曾给一个小外资公司CEO做一对一高管教练, 这位高管年薪400万,100名左右的员工,销售额才5000万,总公司对他的表现很不满意,对他提出更高要求,否则要降薪,他自身却委屈得很。
市场上有太多这样的人,只想到自己的报酬,却没想过自己应该体现的价值。
外资有这种中国不称职的总经理的,有人认为民企会好很好多,事实上民企制度更不健全,监督更不到位,很多公司就是被这些不称职的经理人搞垮的。
以至于一方面很多人骂996,骂狼性,向往人性化管理的公司,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只有那些不太“人性化”的企业才活得下去。甚至有些竞争极激烈的行业只有那些狼性老板才是成功。
M在原公司时也是掌管一方,有生杀大权的,每个月月薪远超高平均收入的人,但是正因为少年得志,负责一方业务,风光无限,走得太顺,从来都是大手大脚,几乎没有积蓄。
可是一旦被裁,立马捉肘见轸,窘况立现。
太太S也是喝过洋墨水的,但是并没有安定的工作,她还曾经笑过别人要做专家、艺术家,她立志要做“生活家”——研究生活品位的专家。
我记得几年前,和这两口子吃饭,S还说我讲过她的一位朋友,在美国名校读了博士,一天没有工作,毕业和婚礼放在同一天,就回家做家庭主妇了,认为这才是高端女性的最高级的出路……“文凭是女人最好的嫁妆。夫家不敢欺负有学历的媳妇”我还记得当时S引用亦舒师太名言时美丽的脸上充满骄傲。
这样的人生观下的女性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以及经营家庭的方式都是“高级的”,M和S两位也是情投意合,两人住国际社区、小朋友上国际学校,两人的Facebook、Instagram(微信朋友圈太土了,两位基本不用)上经常是海外游,高端晚宴,外国友人……我出国时上这些海外网站时常感慨这两位实在感觉不出是生活在中国。
可是现在M没有工作了,他显然对找到工作还是乐观的,只不过借点小钱生活。M说他借了很多朋友,都不帮他,抱怨大家太现实,向我求助。一开口就是借十万,因为十万才是他一个月工资,可能在他看来借一个月工资总不是大数目吧。
可是凭什么我会帮他呢?于公,M的工作一向做得这么差,他在我们公司时也是亏损单位,以前在他身上我也搭了很多精力下去,他的工作信誉很差。于私,我们谈不上有过深入交情,只是前同事,更何况,他借这十万元完全只为了糊住他面子,不想生活质量下降,我觉得我既没有能力也没有义务支持他这样的生活啊。
虽然我认为M是个好人,可谁不是好人?谁的生活是容易的?
如果他是家人生病,做为一般朋友,当然愿意伸手相助,可是M和S的作风,显然是不想他们的生活受任何影响,希望借钱维持他们的生活方式,这是让人觉得无法接受的。
我拒绝了他借钱要求,估计M也会把我打上那种“忘恩负义”那类,可是他对我无恩,我也不会对他有义务有“义”。
更重要的是:
每个人都有信用货币的,在职场上,M的信用货币可算早就透支破产了,虽然他花了大力气维护人际关系,虽然他并没有什么不还钱之类的过往,但职场上的信用和生活中泛泛之交是两样的,职场上已经没人相信他有偿付能力。
在知乎上常年有热帖,说,能不能借钱给朋友。绝大多数是说不借,列举了很多借钱有问题的例子。
其实我倒不那么绝对。
我以前识人不明,确实上过一些当,大部分借钱后是回不来的,可有些我确实觉得应该借。
因为我一直觉得借钱肯定是错的这个逻辑不存在,这一定是没有辨别力的普通人的做法。
很多商界大佬都有过借钱(不是说向银行借到钱)的时候,他们怎么能借到钱?
借钱给他们的人怎么就成功了呢?
那些人都是瞎猫碰到死耗子吗?
随着自己识人看人的能力越来越深入,借出冤枉钱确实少了。
但现在有些人向我借钱,看情况我还是会借,我要看借钱人的“职场银行”里的货币数量 和质量。
我们金融货币通行在于共识,共识来源于信誉。
每个人在职场中都要有职场货币概念,职场货币的背后也是信誉做支撑。
业绩货币是我们在职场中的绩效表现。
两者结合成了我们职场货币,在我们走上职场的第一天,做的每份工作、结交的每一个人,都可能会对我们的职场货币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是职场货币的价值基准永远是业绩货币,人脉货币如同金融标杆,可以推高价格,但无法改变真正的价值。
人们常说的信用破产看似是那些不守承诺的人,事实上往往是那些业绩货币无法支撑人脉维系的人,信用破产成为必然。
M其实就是这样信用破产的人。
他需要做的是重新积累自己的业绩货币,才能重建职业信用。
怎么做?一个月薪达到十万的人做点普通的事维持基本生活总没有问题吧,还需要我来瞎操心?
所以,在职场上,不要向别人借钱,不想对别人失望,首先不要自己让别人失望。
1,保持自己职业银行里货币充足,提升业绩货币值,人脉很重要,但不要仅仅是party朋友的层面,这些朋友甚至谈不上是人脉。人脉在你有核心价值时的杠杆,你自己轻飘飘的杠杆也撬不起什么来。
2,过比自己收入低一层的生活不丢人,过分消费等同于透支人生。面子即使不能低于里子,也不应该高于里子。
3,留足六个月到一年的储蓄,尤其是高薪的职场人,生活方式上去了下来很难,千万别低估了生活开支。
很多人总觉得,自己要是没收入了肯定省省花,哪怕裁员,补偿金就够我半年一年的开支了,这简直是太天真了。M拿了二十万补偿,可是两个月不到就花完了。
职场中的人脉交往,其实都是要回报的,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自己爱的人,都永远不要落到M这个地步。
在困难时,更应该先考虑自救,再考虑求助他人。M这样自认为努力找工作,就认为别人也会感动,实在有些太乐观了,我们要想到,谁有义务救我们?别人救得我一时,谁会救我一世?
一个人在职场中要努力让自己业绩货币不断增值,人脉货币的不断加持,才能得到信用资产的保值增值。
愿我们自强自力,远离信用资产破产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