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职场上的聪明人,凡事都会多想一步

文/小欧姐

前两天,让部门里的一个小同事帮我整理一份文件。

由于文件太大,整理完了,邮箱发送不过来,她就用微信发给我。

这个操作,其实也没什么不对,但是,她知道这份文件是要发给客户的,而且比较重要,需要通过正式的邮件发送,不能通过微信。

也就是说,她虽然完成了我交给她的工作:把文件整理好并发给我,但却没有想到,这么大的文件,我该怎么发送给客户。

所以,我不得不自己逐一打开文件,将里面的图片重新压缩处理,再用邮件发给客户。一通操作下来,大概浪费了半小时。

很多情况下,我们看似辛苦地完成了工作,却得不到领导和别人的认可,其实就差在,你是否能多想一步。

1、多想一步,让你避免错误

华为巴西分公司的法务经理,叫Marcelo Pan。在他与供应商打交道的过程中,很多供应商想私下塞给他好处。

为人正直的Marcelo,不但直接拒绝了这些供应商,还在内部系统中一一记录了这些曾经试图行贿的供应商,让这些有不良记录的人,进了黑名单。

他说:“做事一定要有责任心,考虑周全,多想一步。这些不好的供应商,今天想着来贿赂我,没有成功,但是如果换了一个人,很有可能又会在这些黑名单供应商上浪费时间和精力,栽跟头。”

我的一个好朋友,是一家企业的分公司负责人。年纪虽然不大,却能将一个几百人的团队管得井井有条。

问起他的管理秘诀,他说了一条让我印象深刻:领导表扬员工前,一定要多想一步。

开始我特别不理解,我想,表扬,不是一直被倡导吗,表扬这么好的事,干嘛还要多想一步。

他说,表扬一个人,很容易,但是如果不能多想一步,对一个人的表扬,可能打击了另外的一大片。

很多领导,只是偶然看到了某个员工某件事做的好,就立刻表扬,但是,如果缺乏对具体情况的了解,如果这个被表扬的员工做的事,背后还有其他人的功劳,甚至如果这个员工就是个喜欢在领导面前表现的马屁精,领导这种草率的表扬,会让其他团队成员心寒。

听了他的话,让我想起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之前公司,部门有个员工,最大的本事就是巴结领导,平时活不干,但只要能邀功的时候,她都冲上去,往自己脸上贴金。

偏偏领导呢,又不明真相,每次都会顺势表扬她,还鼓励大家多向她学习。

这时候,办公室里其他员工的想法就可想而知,除了骂马屁精虚伪,就是骂领导傻。

职场上,即便是表扬别人这样看似容易的事,如果不能多想一步,看得更全面,也容易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甚至让之前辛苦的努力,付之东流。

普通的人,犯了错误,努力弥补。

优秀的人,犯了错误,吸取教训。

卓越的人,多想一步,避免错误。

2、多想一步,让你抓住机会

2001年,一个叫苏斌的大学生,陪同学在宁波的人才市场找工作,无意中,他看到一家叫阿里巴巴的公司在招聘,就投了简历。

结果面试完,HR告诉他,我们不招应届生,我们只招有经验的。

原本是陪同学来的苏斌,也没太在意。

但是,回到家,他一直在想,阿里巴巴说的是要招互联网客户经理,这互联网,本身就是新兴事物,有没有经验的人,也都没做过,能有多大区别?为什么一定要有经验呢?

于是,他给阿里巴巴发了一封很长的邮件,把自己的想法讲给企业。

没过多久,阿里巴巴的负责人就给他打来电话,邀请他去面试。

也许,在当初制定招聘启事时,阿里巴巴自己都没有想到,对这个新兴事物,到底工作经验是不是一个必须的条件,但苏斌的进一步思考,他的一封邮件,不但让企业重新考量了用人标准,也让他们记住了这个应聘者。

最后,苏斌顺利通过几轮面试,加入了阿里巴巴,成为中供铁军的第一批员工,并在阿里巴巴工作了12年,从普通销售,做到了宁波区域经理。

即便是既定规则,也并非完美无缺,但我们大多数人,却习惯了被动接受,而很难多想一步,抓住机会。

在《洞察:精确观察和有效沟通的艺术》这本书中,作者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

戴夫是一家清洁公司的销售经理,开发了一个大客户,双方谈得十分投机,想尽快开始合作。

但是,有一个很大的障碍必须解决:早在戴夫之前,客户就和戴夫的竞争对手公司,签订了清洁大楼的合同。

同一栋大楼,不可能同时使用两家清洁公司,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了关键。

一开始,戴夫只将眼光盯在如何终止这份合同上,却始终想不到办法。

就在他即将放弃时,他进一步想:有没有可能,这份合同不终止的情况下,也能和客户合作呢?

随后,他咨询了律师,找到了原有合同中关于最低服务费的条款:客户只需使用那家公司每周50美元的服务,就不违反合约。

就这样,客户将整栋大楼的清洁工作交给了戴夫,而只让那家公司每周打扫一天,每次支付他们50美元。

问题迎刃而解。多想一步,让戴夫赢得了83万美元的合同。

有的时候,看似已经陷入绝境,只需要让自己跳脱出来,站在全局的角度,多想一步,就能找到解决方案。

3、多想一步,让你变得专业

润米咨询的创始人刘润,有一次到中国火箭院参观,火箭院的梁书记问他:你知道火箭的直径为什么是3.35米吗?

刘润回答:“因为要用火车运输火箭,火箭的直径是由火车涵洞的宽度决定的。”

梁书记又问:“那是什么决定了火车涵洞的宽度呢?”

刘润答:“铁轨的宽度。”

梁书记接着问:“那铁轨的宽度是什么决定的?”

这下,刘润答不上来了。

梁书记说:铁轨的宽度,沿袭了电车轨道的宽度;电车轨道的宽度,沿袭了马车车轮的间距;马车车轮的间距,接近两匹马屁股的宽度。所以说,火箭的直径,是由马屁股的宽度决定的。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面对梁书记的问题,可能一个都答不上;知识渊博的刘润,已经非常优秀,却仍然被问住。

正如梁书记所说:“这就是做火箭需要的精神,不断追问为什么,直到找到根本原因。”

专业,就是比别人都想得多一步,就是不允许差不多,就是问到不能再问。

一个朋友的同事,也特别爱刨根问底,做什么事,他都问很多为什么。

开始,别人都觉得,这人咋这么矫情,干不就得了,问这么多。

但,渐渐地,大家就发现,这个“问题先生”,和别人不同。

有一次,他们一组人,去客户处做展示。会议中,客户问了很多技术的细节问题,细到每个数具体是怎么得出的,前后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

由于项目是由团队完成,主讲人并没有亲自参与所有细节的计算,所以很多问题答不上来,气氛一度有些尴尬。

这时,那个“问题先生”暗示主讲人,他可以解答。

之后,他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地把客户的每个问题都完美解答,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平时的每一个追问,每一次“找茬”,在面对质疑时,都变成了他的专业和底气。

专业和普通的差距,就是在这种“一想再想、一问再问”中,逐渐拉大的。

4:

很多时候,我们总在抱怨,自己已经努力做到了最好,却仍然不成功,总是得不到赏识。

这个时候,问题可能并不出在我们是否努力“做好了”,而是我们是否真的“想到了”。

遇到困境,试着跳出自己的固有思维,前后左右都多想一步,可能就会找到突破;

错失机会,试着再想想是否已经山穷水尽,是否还有办法曲线救国,就可能找到转机;

面对工作,试着让自己不再敷衍,刨根问底,慢慢地,你会发现,原来你也可以做到很专业。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多想  多想词条  聪明人  聪明人词条  凡事  凡事词条  职场  职场词条  
攻略

 年后如何找工作

操作方法01:提前筛选等过完年,找工作的人就多了,最好提前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做个计划,行业、职务等都要有相应的划分,这样年后找工作不至于盲目,有目的性的找工作,效...(展开)

攻略

 工作生活智慧:低调做人 细节做事

 低调做人,是一种品格,一种姿态,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胸襟,一种智慧,一种谋略。低调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时间的一切,学会低调做人。如何做到低调做人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