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生活节奏就是太快,以至于都慢不下来静心的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做的这些努力,到底有没有用?
我的一个朋友张舒今年第5次被辞职了,我的印象里她是一个工作特别勤奋,每天都加班都半夜12点的那种。但每一份工作都过不了试用期,就会被老板委婉的劝退。
我也曾替她抱不平,觉得她运气不好,遇见的都是些不懂珍惜好员工的老板,但直到后来我才发现她数次被离职的原因。
她的某一任老板曾经让她在两天内做一份包含历年数据的工作报告出来,结果张舒加班到半夜做出来的报告,一大半的数据都是错误的,根本没办法用;别人半天就能做好的会议PPT,张舒加班到半夜才做了三张......
如果她在职场上继续做着只会感动自己的工作的话,可能明年被辞职的次数会更多。
她犯的错误就是:永远按照自己的思维做事情,只懂得输出不懂得学习,到最后没有方法,效率极低,总是自我感动。
这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我招聘的实习生身上,他们中的一位,虽然不是名牌大学毕业,但是自视甚高,嘴上说的都是“我要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做事情,不想被管着”,但做事却极为笨拙,极为缓慢,自尊心过强,最后被我委婉劝退。
没有方法,不懂学习,再怎么努力也只是感动自己。
每个人身边都会有那种三五年当上总监,十年当上董事总经理的人。仔细偷偷的看看他们的日常,不得不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每天拉开一点点。
而这一点点差距的改变,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拉开的。
“北大毕业生回家卖猪肉”的新闻曾轰动一时。
谁能想到,时至今日,“屠夫状元”已经身家过百亿,远远超越了一般的“屠夫”。这是一个“北大水平”的生意人,这是“北大水平”的市场规律洞察力与经营思路。
耶鲁大学校长曾说:“如果学生只掌握了专业技能,将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
一个好的平台,能培养你的眼界,更是培养了一种重要的受益终生的思维方式。
02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弥补战略上的懒惰
如果你每天重复着一样的事,幻想某一天自己的生活突然就会产生质的飞跃,那么很抱歉,这一天永远也不会来。
工地上的人每天调动那些砖块,从东向西,从南向北,摩天大楼一天天建成,而站在顶楼看到的风景却始终与你无关。
这世上永远没有一个工人,因为砖搬得又多又快而当上老板。
做一百套卷子的意义不在于做了一百套卷子,而在于弄懂了十道易错题。就算是派传单,你也可以统计不同地段的人流量,接受传单的人群分类、性别和年龄比例,从而更高效完成。
工蚁们永远只是时代里一颗细小的尘埃,堆砌时间和堆砌自以为是的“努力”,量积累得再多,也不可能引起质变。
03 站在更高的平台,才能看得更远
伯利恒钢铁公司的创立者齐瓦勃,最初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每天晚上,同伴都在闲聊,唯独他总是躲在角落里自学建筑知识。
领导问他学这些东西干什么,齐瓦勃回答:“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
而面对同伴的挖苦讽刺,齐瓦勃的态度是:“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远大前程努力。”
后来,他一步步从普通工人成为了技术人员、钢铁厂总经理、厂长、董事长,最终创建了美国第二大钢铁公司。
卖白菜的时候,适当操白粉心,早晚会有机会“卖白粉”。
当你工作价值超过了你的职位和薪水,你获得重用的机会就更大——真正让你更上一层楼的,不是你的重复劳动多熟练,而是你的格局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