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怕的就是自己不认识自己。作为一个人、一个社会的人、尤其是一个职业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所以,我们必须学会不时的问一下我们自己“我是谁”?人们不认识自己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将自己的定位过高,高于自己实际可以承担的角色定位;二是定位过低,低于自己实际可以承担的角色;三是角色错位,定位与自己实际应当承担的角色不符!
对于广大毕业生来说,如何尽快走好适应角色、进入角色和选择角色的人生三步棋,做好自我心理调适,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他们职场取胜的关键所在。著名职业化教母李绘芳老师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尽快适应角色步入社会,意味着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转化的真正开始。大学生初入职场,被人认可的愿望十分强烈。但从业之初,往往被指派做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或被频繁轮岗;曾经是学校里的优等生,如今却只是一名普通员工;学的是热门专业,但却没有获得期望的薪酬和机会。评价标准的差异,期望值的跌落,让许多优秀大学生无所适从。
二、适应角色阶段的心理调适重点在于了解职业角色定义,安心工作岗位,克服心理上的落差感。职业角色是用已掌握的本领,通过具体工作为社会付出,独立作业,以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在这一阶段,应当尽快地从以往学习生活模式中解脱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去。
要动态地看待就业,不论是高才低聘,或是期望值跌落,都不会是永远不变的。真正的人才决不会被永远埋没。一定要有不怕吃苦做小事的勇气和毅力,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对大家应该很有启发。克服工作压力,尽快进入角色。
三、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东西毕竟有限,很多知识和能力需要在工作实践中去学习、锻炼和提高。虽然是职场新人,也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因为工作中的任何过失和错误都有可能造成本单位的损失,都可能被人们所指责。可以说,解除工作上的压力是进入角色必不可少的一环。
这一阶段心理调适的重点在于适应工作节奏,提出合理建议和构想,展示自己的潜能,为承担重要工作做好准备。象小学生那样从头学起,虚心向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领导和同事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去努力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独立见解,逐步具备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更好地承担角色责任;融入集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单位创造效益,做出贡献。
四、熟悉工作,熟悉环境,熟悉行业之后,有必要对目前的工作进行审视。当前流行的说法是“先就业后择业”,这一提法不无道理。客观分析自己对工作的适应情况,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正确估价,对以后的事业进行规划。猎才医药网在对主客观因素客观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既适合自己的个性特点、能激发兴趣爱好、有助于实现人生理想抱负、又能胜任的职业。
五、选择角色这个阶段心理调适的重点在于:不轻易跳槽,保持平和的心态,切忌攀比,承认个人能力的大小,承认个体差异。如果毕业生目光短浅、眼高手低,稍不如意就一走了之,受损失的不仅是用人单位,更是毕业生本人。另外要善于抓住机遇,只有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工作,才能迈向成功。
著名职业化教母李绘芳老师认为对于一个管理者而言,任何时候你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你的一举一动都会传递出各式各样的信号。而周围的人也会因此而作出各种不同的解读和应对,管理就是这样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
所有者绝对是基于利益定位的。但hr管理者必须尽其全力让其接受:只有公司的人力资本进行角色定位,才能建立自己长期的核心优势,才能有长远的利益。所有者个人可以按照利益定位,但相对于公司的角色定位原则来说,所有者只能是所有者的角色,不能直接干管理,例如,强加某位亲属于高管层。
你的组织是角色定位的组织吗?要正确作出判断,就回到最初的问题:在一个公司中,你认为总经理和一般基层员工一样重要吗?只有答“是”,才是一种纯意义上角色定位文化,那时,我们看到的将是这样一种现象:组织每个角色各施其职,各修其绩。但是,这只是一种理想主义,要实现全体员工都是不可代替的角色,几乎是不可能的。
要实现角色定位的hr文化,作为hr经理,我们只能从管理层开始,打造角色组合。首先是管理高层形成一个优秀的互补组合,然后逐步细化:根据公司的使命,部门主管逐步优化角色能力,然后,部门主管在hr部门的配合下,努力将部门团队打造成优势组合,努力帮助每个成员实现角色定位。
李绘芳老师认为必须注意的是:这一过程必须完全按照“能力——绩效角色双轨制”和配套的规划、激励、培训、考评体系进行,不符合要求的角色,必须按考核淘汰,包括高层人员。这样才能打造出卓越的角色组合。
如果不按照角色原则,就有可能向其它类型的定位蜕变,特别是容易向权力定位蜕变。如,合伙创业型的企业在始时其创业团队是一个优秀角色组合,但很容易走向一种人们眼中的“准家族”企业:当某一角色到某个发展阶段不再适合时,他却因为是创业人和既得利益者仍然拥有最大利益和最大权力位置,新角色很难进入这一组合,人力资本的优化由此停顿。
因为缺乏角色原则对其进行淘汰——很多人是不会有自知之明退到董事行列并让出一部分既得利益的,有的会安排“角色”代替自己。这就不是角色定位,而成了权力定位。权力的更替存在“解体”或“代替”,权力斗争很可能在此过程瓦解了组织;而角色的更替只存在“接任”,如总统制,他根据的是角色原则(体制),而不是原所有者和权利者的意志,这是角色定位和权力定位的区别。
出现角色错位的情况较多,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职业阶段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例如,一名销售助理在协助领导做完一次年度营销规划后就认为自己具备了战略规划的能力;于是在后期的工作过程中,看到了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东西或者企业做的不尽完美的地方,就凭空的发牢骚、议论,认为某件工作应该如何如何做,把自己由一个执行者的角色定位为一个“战略规划者”,这就是一种角色错位!
最后,李绘芳老师认为一个人必须学会认识自我,学会在不同的阶段实施自己检讨与发问,多问几遍“我是谁”!在自己晋级的时候要问、在自己经过一次较高层次的培训后要问、在自己成功的时刻要问、在自己受挫的时候也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