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说一件真事儿:在一家刚完成B轮融资的创业公司,一位程序员入职第一天就提离职了,原因是“太不规范”,比如当天HR和Leader都比较忙,没太顾得上他。
据我对这家公司的了解,只能说,这位朋友的眼界还不够,看不到比较深层面的东西;现阶段,更适合到大公司去锻炼下。
这个现象背后,蕴含了2个问题——
你的需求是什么、一般创业公司的需求是什么、你们能互相满足基本需求吗、创业公司的风险甚至负面影响有多大&你能承受吗?
财务自由?首先要公司有钱可以分(比如上市、被收购、或者那种坚决不上市的牛公司)。怎么发现这种潜力公司呢?需要对行业大势(赛道)比较敏感,并能通过公开信息、面对面交流、第三方打听等方式去判断其团队是否靠谱。说实话,对这个问题有感觉的人,已经是经验丰富的从业者或者投资人了。对更多数人更可行的方法是:
选择正直、且你心甘情愿跟他干的老板,即使失败了,也不会怪他;
看运气:)
你对公司有价值,有股票或期权。要么是早期前20,或前50名员工;要么是C轮以后进入的管理层。
把1、2合起来计算,所有加入创业公司的人,最终能财务自由的不超过1%;如果目前不知道该怎么做,那你暂时就还不是。。
对大多数人来说,更现实的目标是“成长”。即使公司失败了,后续也能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创业公司或大公司。
好像@王兴 说过一句话,非常好:创业公司需要跑得非常快,其他都可以暂时不管。真是这样,刚开始,公司发展好的时候,创业公司的氛围都很high,大家不觉得辛苦、委屈;但现实是,大多数创业公司,一定一定会进入瓶颈期,这时各种隐患都会冒出来,比如加班多、薪酬不够多(还有猎头来挖人,一对比就。。)、流程制度不规范、士气不高、融资没结论等等。这时,就需要价值观、职业素养、公司凝聚力来救驾了——后文再说。
大公司能通过制度,一定程度的保障工作效果和个人成长。但在创业公司,如果是一个“推一下、动一下”的人,一定会很痛苦:事情做不好(因为没有主动去问、主动想尽一切办法来解决问题),但还很辛苦;进步非常小,越到后面,越跟不上公司发展速度。
年轻光棍们,还能“疯狂”的去做事,还能忍受领导下班后还打电话给你;但有女朋友或者结婚、生小孩了,一定会面临家庭的压力或不解。我之前体会不深,直到最近我老婆也加入了一家创业公司。幸好我俩都会多理解、支持对方,现在也没有小孩。我们一位联合创始人前2年有小孩,我们看着他都觉得鸭梨大。。
创业公司的CEO们,那身体素质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我们CEO大学时,每天跑5000米、俯卧撑记录是一分钟100个、引体向上/倒立随意做着玩儿,今年春节后就休息了1天,出差时能1天跑5~8个地方;据说,他现在比之前那身体还是差了不少。。
所以,如果你是更看重家庭(或对大后方的稳定没有信心)、可支配时间、稳定的收入、保重身体等等,其实大公司更适合;如果加入创业公司,真可能血本无归——如果你不能极大的提高视野、能力的话。举个栗子,我们一个同事的老婆,之前在另外一家创业公司,被收购了,老板得了点钱,但又没那么多,最近好像感觉有点尴尬——去大公司找个工作吧,感觉上有点怪,但又没有沉淀出自己在专业领域的能力、sense和影响力,不知道该干啥。
但说回来,如果能满足下面条件,进创业公司会让你感觉非常非常爽。
你很看重团队氛围、价值观。创业团队的类型和数量都非常多,可选择一个适合你的。
你本身就是一个认真、负责、主动的人。那恭喜,在创业公司,会有很大的自由度,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和工作内容,如鱼得水。
家庭后方能稳定。
希望早日实现财务自由。在大公司干10~20年,也很难财务自由,一套房就去了大部分,还有养小孩的巨大压力。
能进入一家很有希望的公司/团队,并且你知道,即使这家公司失败了,也能捕捉到下一个big机会。
如果之前已有BAT的工作经验会更好。如果一开始去创业公司,有可能不能建立好的职业习惯和素养;但反过来,先BAT,再创业公司,能取长补短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今后应该会是抢手人才。
先分享(引用)下知名大牛Fenng的观点:
一个人毕业后找个工作,然后打怪升级赚钱;
靠自己专业技术提升,跟入行薪水比,最多薪水涨几倍就到头了。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在这里折腾;
做对了前一项,选对一个行业,薪水最多十倍就到头了。剩下百分之二十的人绝大多数在这里;
做对了前两样,再加上选对了一家公司,最后拿到的回报百倍都不止。
对于大多数人,去创业公司的主要目标是2个:“财务自由机会”+“极大提升能力”,其实都跟“行业方向”和“公司”这2个因素“强相关”。
【关于行业方向】评判这个是有难度的,自己判断不了的话,建议咨询一些行业前辈。个人目前观点,人工智能、互联网金融是能支撑至少5~10年的方向。
【关于公司】
整体的,如果自己判断不了的话,直接看融资阶段吧。。。一般完成B轮的,比A轮、天使轮要风险小10倍以上。
看CEO。A)正直、踏实、心胸开阔,宁肯“草根”一点,也别是那种很世俗、很油的人。B)学习能力强。比如,他的朋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现他像变了一个人一样。C)如果有远见,就更好了。
看Leader。是否有施展空间、是否干得爽,和Leader直接相关。最好是有“小公司+大公司”背景,又“非常愿意”带人的leader。怎么判断Leader的带人意愿强烈?会总结经验教训成文,并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知乎、简书等地方发布的人,一般都比较“好为人师”,特别是有讲一些“成长”相关的话题。
看团队。对核心团队而言,相处时间越长,可能磨合得越好。比如同学一起创业超过3年以上了。另外再看团队氛围,一起吃个饭,或者参与其内部分享会,就能感受出来(是否适合)。
看产品。产品的前景,在深入了解之前,一般是不容易看明白的。如果自己洞察力不够,还是跟融资阶段走吧,B轮比较风险小。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团队的第一个产品,可能本身的方向就不对,是谁都不可能做好的(包括大公司),但只要团队得到了锻炼、没散,下个产品方向的成功概率会大很多。
个人观点,判断公司是否靠谱,主要看上面5点。而制度完善程度、薪酬水平等,一定有你看不上眼的地方。但是,我们得明白,完美的公司是不存在的;所以得先想清楚,自己能为了哪些如意的方面,而暂时(甚至永远)接受哪些不如意的方面。
比如,有的创业公司的薪酬水平没那么高,但如果行业、公司、人都很match的话,是非常值得尝试的。因为,只要能力得到了锻炼,即使产品失败了,你出来的薪酬水平一定能有跨越式的提升,一下子就补回来了。——这种情况(选择),其实是没有任何风险的。如果你有这个把握,你的气度和格局也就得到了提升,将来受益匪浅。
结尾之前,举个我的亲身感受吧:7月份,我参加了“极客公园-奇点峰会”的封闭论坛。其中,极客公园的创始人张鹏说了一句话,让我当时很震惊。大意是,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有很多自己的干货和积淀,可以拿出来分享。我惊讶在于,我是最近半年才突然开窍,进入爆炸式成长的阶段,我心里很清楚,我确实有点干货,是没做这个领域(人工智能产品化)的人所体会不到的。但张鹏并不认识我,就这么轻轻松松的说出来了。——这让我意识到,你所处的行业、公司,对于一个人的眼界、能力、价值提升有多大,此所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