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强调了基于常识,构建价值的重要性,并以商业案例与职场案例分析了这一观点的依据与意义。
无论创业或是工作,本质上都是在为这个社会输出价值,我们获得的回报,终究是与我们所输出的价值有正相关关系的。而我们所输出的所有价值,都是基于普通大众所认可的常识。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商业世界里,价值的佐证在于消费者用钱投票。我愿意花钱买,就说明这个东西是有价值的,花钱的多少,一定程度说明了价值的高低。
但我愿意消费的前提,是我能明白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能给我带来什么?
也就是说,在价值产生前,常识早已存在。价值输出方必须明白自己想要唤起的常识是什么,否则很容易陷入到伪需求的陷阱中。
我认为比较经典的有这么几种:
一、打破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说简单一些,就是:我想要知道的东西我不知道。
例如:
我想要知道附近有哪些房子在出租,但我不知道,于是中介产生了。
我想要知道我所在的城市有哪些好吃的,但我不知道,于是大众点评产生了。
我想要淘一些二手好货,但我不知道有哪些二手的东西正在市场上卖,于是闲鱼诞生了。
所有的传播媒介都能传播信息,所以他们也对应地产生了价值。电视、广播、报纸,在互联网产生前,这些都是有价值的广告平台。
而互联网产生后,信息的流动以爆炸的速度增长,因此其创造的价值,也在爆炸增长。
但无论如何,这些平台所产生的价值,归根到底,都是基于了信息不对称这个基本背景。
二、盘活剩余资源
对于普通人来说,盘活剩余资源最大的价值便是:扩展了选择范围。
滴滴盘活了社会闲置的车辆资源,让我们在打车这件事上,由原来的路边招手停,升级成了秒接单。
电商盘活了社会早已存在的零售资源,让普通人在购物这件事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买东西更加方便。
跑腿生意盘活了人力资源,使得同城快送这件原来得由自己亲自跑的事情,可以花钱找人代办了。
这些生意本质上都是通过盘活社会已有的资源,让普通人在面临同样的需求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在比较中他们慢慢发现,这些新出现的模式所带来的新选择,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方便。
当然在比较中,我们未必会选择这些新模式。例如我觉得网购的东西品质没有保证,那我还是可以选择去超市卖场;我觉得跑腿的收费太贵了,那我可以选择自己跑一趟。
但多一种新选择,这件事本身是符合常识的,只要新的选择不是强制替代我原来的习惯选择。
三、满足人性
人性是商业世界里最大的常识。
人性是趋于享乐的,是趋于懒的,是趋于变美的,是趋于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东西的。满足了人性,在合理合法的边界内让人愉悦,这本就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游戏、外卖、医美、拼团,这些模式的出现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对于人性的研究与反思从商业世界的开端,就一直存在到现在。
只是在不同的技术阶段,我们用不同的方式去满足人性罢了。
以游戏为例:
我还记得小时候在邻居家里玩的是插卡的小霸王游戏机,那时候觉得魂斗罗是世界上最好玩的游戏了。
后来读初中,班上有些同学家里条件比较好,有了电脑,开始去他们家蹭电脑玩单机游戏,每玩一个新游戏,都得去买新的光盘。但几个小伙伴在一起,能围着电脑叽叽喳喳讨论一下午。
到了大学,几个寝室一起开黑玩dota,玩LOL,一直到毕业后,VR游戏开始出现,游戏的沉浸感也越来越强了。
游戏从小玩到大,但不变的常识都是,从游戏中获得一种“爽”的感觉。满足了这一点,我愿意付费去接着玩,这对游戏来说,便是它价值的体现了。
除了以上三点,还有其他非常多的商业价值是基于常识构建的。坚守常识很难,我们从常识出发,却不一定能回归常识。须不断思考,不断问自己,我们这个东西,对于用户来说,是真的有用么?
回归到职场中,我们所能输出的价值,恰恰也是建立在一些基本的常识上。
原因也很简单,职场也是一种商业模式,我输出自己的价值,获取劳动报酬。公司消费我所提供的价值,用钱投票。
如果我们不能用最直白的方式让公司明白,我们带来的价值是什么?
那么聘用我,对于这家公司来说,就是一个伪需求。
传递我们个人价值的基础,是要唤起他们对于什么是好的员工的常识。而这些常识,往往被我们忽略。
在这一常识上,如果你想要衡量自己工作的价值,你必须从具体的工作中抽离开,从更高的角度看你的工作对于团队的价值,团队的工作对于部门的价值,部门的工作对于公司的价值——是带来的更多的用户,还是带来的更多的营收,或是节约了成本,或是在技术上有了更大的突破。
无论如何这一环扣一环的价值链,是你必须要关注的。
我们习惯埋头苦干,以工作的劳累程度来主观判断自己的价值。
“我加班多,大概老板觉得我更有用吧”
“我一个人能承担五个人的项目,公司明年一定会重奖我的”
很可惜商业世界里的残酷,岂受个人主观感受的左右。只要价值链中的任何一环断了,当危机来临时,公司一定会砍掉最不能输出价值的那个点。我听闻过大公司裁人的新闻,身边也有伙伴经历过。为他们惋惜的同时,也更加坚信了自己对于公司价值链的看法。
借用《三体》中的一句话:让你滚蛋,与你何干。
所以,时不时抽出来,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从自己到公司的价值链,及时纠正方向,会比埋头苦干来得更加重要。
职场常识二:看到本质的人和看不到的人,命运是不一样的
这句话来自我的前同事,她老公是做创投的,经常各处奔波看项目,有一次她跟我们说,在家里跟老公讨论工作时,得出一个重要的心得——看到本质的人和看不到的人,命运是不一样的。
看到本质,能够让我们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事情。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有个习惯是要事第一。但实际上最难的不是先做要事,而是知道什么是要事。
在工作中,并发是最最常见的烦恼之一了,当很多问题同时需要解决的时候,哪个更重要,哪个优先做,便是你价值的直接体现。
想要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事,首先要看到事情的本质。
例如作为产品经理来说,老板可能有一个临时的需求需要你做,为此你二话不说,立马停下手中所有的工作,去完成这个需求,而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耽误了更重要的事情,也可能没有。但这些你并不知道,你只知道,老板布置的任务优先级最高。
不得不承认,这是很多一线产品经理的现状:
这个事情为什么要做?——老板要做。
为什么这个需求明天要上?——因为老板要体验。
我不妨碍你去做一个迎合老板的产品经理,但如果你没有看到老板为什么要得这么急——或是一些你不知道的信息,或是基于一些数据的判断,再或是老板的老板要得急,那么事情做完之后,你什么收获都没有,只是在等待下一次的老板需求。
做之前,先想WHY,尽力看到你所能看到的本质,便更能输出不一样的价值。
职场常识三:让你的工作在你这里闭环
职场是协作的,但理想协作的前提,是每个节点将工作自闭环。
例如任务A是我在负责的,但这个工作需要得到另一个同事甲的帮助,于是我找甲去咨询相关事宜,但是甲比较忙,没有回复我。此时你有两种选择:
等甲回复,先忙其他的事情,甲回复了再推进任务A。
判断任务的紧急程度,如果很紧急,打电话给甲,询问是否可以提供帮助,如果可以,大概是什么时间,如果不可以,有没有其他替代方案;如果不紧急,到一定的时间再根据甲是否回复决定是否打电话推进。
如果你是老板,很明显你希望自己的员工可以按第二种方案去做,但如果你是员工,很可能你就按照第一种方案去做了。
一来打电话确实更加麻烦,二来很可能你觉得第二种方案没有必要。无论你是哪一种想法,结论都是你没有将工作自闭环看成职场常识。
每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完全负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在推进的关键节点上,对上对相关人,都有一个完整的交代。
在我看来,这就是工作闭环的具体落地了。这对人的要求非常非常高,虽然是常识,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做好。于我来说,也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