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只关乎技艺而不关心原料,人生只关乎激情而不关心结局。
岁月是把杀猪刀,生命在玩加速度。
这是多数人对时间的共识。
想必我们都有这种感觉:小时候的暑假,就像在童话里游历一年那么长;工作后,一个暑假的时间(两个月),你可能连一个项目都还没跟完,睡两觉就过去了。
年纪越大,时间加速流逝的感觉越明显。
小时候,是以“小时”为单位过日子;大学时,以“天”为单位;工作后,感觉是以“周”为单位。
诗人在作品中偏爱“时光”作为主题,这完全合情合理,因为时间的确像初恋,让人捉摸不透,又爱又恨。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感到时间在做加速运动?那是否意味着,我们的“主观生命”会比预计的更快走向终点?比如:你现在25岁,但就主观感觉来说,剩下的人生将像前面25年那么“快”就过去了?
当然,我们最在意的还是,能否设法抵消主观生命“短寿”的趋势?
一、变慢的计时器
小时候发烧,那时测体温用的还是水银体温计,测量需保持6分钟左右。
我至今还记得,测量时,我躺床上默数6分钟,看看表,才过了约4分钟,经常过快的预估时间。
这只是巧合么?
美国心理学家霍格兰(Hoagland)发现:温度会影响主观时间。
体温越高,主观时间越快。
这就是为什么,我发烧时主观感觉过了6分钟,但实际时间才4分钟。你们有兴趣的话,泡温泉或蒸桑拿时不妨自测下。
温度影响时间感,这看似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有心人却意识到它揭示了生理的一个重大秘密——我们体内藏着一个心理钟!
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卡雷尔(Carrel)发现,人体细胞存在各种类似时钟的“计时”机制,其中最主要的生理“主时钟”受视超束交叉核子细胞(SCN)控制,SCN随着年纪增大消耗,导致生理时钟变慢。
正是计时机制偷偷主导着我们的生命节奏。比如:人体表面的伤口愈合速度跟伤者年龄成反比,20岁小伙的愈合速度是40岁中年人的两倍。
让人惊讶的是,对于10~45岁之间的伤患者,数学公式可以从愈合速度精准推算伤患年纪。这充分体现了人类生理时钟,是一个多么有规律而又强大的存在。
现在,我们初步明白了,为什么生命在做加速度——我们的生理时钟就像上链的老式发条,起初快,随着时光流逝(年纪增长),越走越慢。
为什么老年人伤口愈合慢?
因为生理钟走的慢,细胞分裂速度、新陈代谢自然也变慢。随着生理钟(主观时间)变慢,自然会感到客观时间变快了。
这已经得到实验证实了。
美国神经科学家曼甘(Mangan)曾对三个年龄段,分别是19-24岁、45~50岁、60~70岁的人进行3分钟的预估实验。即让实验人员主观猜测3分钟,再跟客观时间对比。
实验结果,主观猜测3分钟(180秒),年轻组约等于客观时间220秒;中年组是243秒,而老年组竟高达286秒!
换句话说,老年人生理钟上的3分钟,约等于客观时间的5分钟。
年纪越大,主观时间越慢,于是就感到现实时间嗖一下溜过去了。
那么,我们能否采取措施延缓“主观时间”变慢呢?
我们的主观时间(生理时钟)取决于体内各种生理内循环的综合影响,比如:心脉、呼吸、新陈代谢、细胞分裂、荷尔蒙排放、睡眠……等等。
由于人体是“有机复杂系统”,因而这些生理节律呈现环环相扣、互为影响的动态机制。
我们恰巧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健康的改变某些生理节奏,“欺骗”体内的其他生理钟,进而让你佩戴着更年轻的“计时钟”潇洒漫步人生。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体育锻炼,比如:长跑,就能有效改善心肺节奏。
长跑爱好者通常都清楚,一个人的“理论最大心率”约等于220减去“年龄”。比如你今年20岁,那么你的理论最大心率约为200(跳/分钟)。但是,经常保持运动的人,其最大心率能高于正常同龄人。借此嘚瑟下,由于经常跑步,我的最大心率比理论心率还大4、5下,这意味着心脏比实际年龄年轻4岁左右。
长寿提醒:如你平时缺乏运动或年纪较大,请勿测量最高心率。
运动让人变年轻是有目共睹的。
确实,多数中老年人“老态龙钟”,如实反映了其生理时钟的速度。但如果你观察下健身场所的一些老年人,动辄二三十下引体向上,那个速度与激情,让绝大多数年轻人无地自容。这些长辈行动举止也依然轻快洒脱,光看背影,还以为是青年人。
当然,这个过程也是可逆的,只要愿意,你同样可以佩戴老年人的生理时钟——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熬夜。
熬夜会影响器官休息、导致内分泌紊乱,让你的生理时钟提前“生锈”,越走越慢。因此,你年纪轻轻就可以体验到光阴似箭、人生如梦、夕阳无限美。
那么,是否“生理时钟”随年龄变慢就是让人感到“生命加速流逝”的唯一原因?
心细的朋友在前面的实验数据就看出来了,老年组的平均时间感知约是年轻组的1.26倍。但现实中,我们哪怕30岁,都能感到主观时间流逝的比17、18岁时“快”了不止一倍。
那么,还有什么因素在偷偷加速时光?
对于20岁以上的人,普遍觉得2008年很特别。特漫长。
按照“生理时钟随年纪变大减慢”的理论来说,2008年按理应该比之前几年,比如2005、2004、2003过得更快,但是,对多数人而言2008更显漫长。
为什么会这样,对于公众而言,2008年到底特殊在哪里?
跟其他邻近年份相比,2008大事特别多: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全球金融风暴、南方雪灾、奶制品污染……
换句话说,大事件的次数与我们的主观时间延长存在相关性,这意味着什么?
我们不妨放飞想象,大胆的猜想一番:莫非我们的主观生命不是以时间,而是以「事件」多寡进行度量的?
08年事件多,所以主观生命也就显得很长?这似乎有点道理,但我们能举出反例证伪:工作后,每天的琐事也非常多,但我们依然感到时间一周周飞逝。
那么,我们修改下:主观生命是以「大事件」多寡进行度量?工作后的琐事鸡毛蒜皮,因而不计入度量。
小时候的经历无论如何也称不上「大事」:吃喝玩乐、上学考试、寒假暑假……
事实上,我们犯了以成人视角审视孩童体验的错误。
这就像在外太空看地球不过是颗毫不起眼的“湿润泥球”一样。但进入地球大气层内部,却能看到叹为惊止的生气勃勃。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能让我们重新回归儿童视角进行考量:比如,当孩童首次意识到,眼前被盖住的小球其实并没有“消失”,而是被覆盖在小碗里面。这是小孩在生命中「首次」明白“物体守恒”(物体不会无缘无故消失),在小孩世界中,其惊喜与成就不亚于你的升职加薪。
这个阶段是孩子的思维从“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发育。
又比如:我时至今天都清楚记得,小学时跟父母聊一个话题,当我首次说,“这要分两种情况谈论”时,他们那惊讶而又惊喜的表情。这在我的生命史册中同样是个里程碑。
现在回想起来,这差不多是我的思维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心智发育最后阶段)转变的时候。
换句话说,从出生起到青春期后期的这个人生阶段,我们的思维一直处于“高速发育中”,哪怕是石子投入水塘泛起的涟漪悠悠,在孩子眼中也可以是大江翻滚的波澜壮阔。
而我们年轻的生命不断上演着“首次经历”:第一次独自洗澡、第一次换牙、第一次入学、系红领巾、第一次数学课、挨老师批评或表扬、交新的朋友……
况且,由于我们思维尚在持续发育,哪怕是同一经历在更成熟的思维看来,又是另一番景致了。
除此之外,年少时我们心绪敏感,这些经历通常杂糅了满满的情感色彩:惊喜、挫败、愉悦、失落、希望、兴奋、茫然、恐惧、憧憬……而回忆总是偏爱带有情感的经历,这些丰富的情感给记忆上色,使之刻骨铭心。
综上,我们不妨再次调整“主观生命”的量度单位,能够被“主观生命”载入史册的记忆特征必须包括两大要素:
首次经历
富于情感
实际上,这恰好与众多认知心理学家的研究结论类同,比如自传体记忆研究专家康威对相关经历称之为“参照点”(reference point),又或者有些心理学家称之为“时间里程碑”(temporal)。
我上面归纳的两个特征是这些心理学家们总结的具体深化。
这揭露了人类“生命史册”评估记忆价值的特殊方式:它忽视我们有意识的选择,你想保留物欲的快感、他人的艳羡,很抱歉,你的记忆你做不了主,它只将有限的存储空间献给了真实情感与新鲜经历。
现在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何多数成年人感到2008年特别漫长,它完全符合上述归纳的两点:08年发生的冲击性事件对多数人都是首次经历,而且都能激起情绪。
比如,相比08年的汶川地震,时间上离我们更近的一次是10年的玉树地震,但我们多年之后却更记得汶川,这就是“首次效应”;类似,上一代人对唐山大地震记忆更深刻。
又比如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其冲击性并不如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但97年我们多数人年纪还小,这种“大人的事情”并没有激起我们的情绪,因而97金融危机在我们的主观生命中亦没有留下多少痕迹。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生命加速流逝”的第二大因素:成年后,能被我们载入生命史册的“里程碑”(即符合“首次经历、富于情感”的事件)越来越少,因而我们感到主观生命越来越短。
图示:生命长度以“富有情感的新鲜经历”作为度量
在上述主客观两大因素的共同助推下,就无怪乎“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
那么,面对加速的时光,我们除了空叹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还能做什么?
三、提升生命密度的5个建议
几年前,我以运营的身份操盘一个新项目,从无到有的组建团队,该项目在当时有点超前,团队所有人都要被迫学习大量新知识,进行许多新尝试,但每个人都很热衷也很投入。
当我们万事俱备正要吹响冲锋号时,戏剧性事件发生了——投资方毫无预兆撤资,硬生生解散了团队。
当然,这个事件并非重点。重点是那段经历让我、包括整个团队成员产生了奇异的时间感——事后我们常常讨论,觉得这个项目好像让我们做了多年的战友一样,但这个项目从发起到结束,大家猜猜实际经历多久?
三个半月。
多年后回顾起来,我在之后的公司呆了近三年,主观上,竟感觉没那几个月漫长。
这给到我们一个“延长主观生命”的启示:顺应你的真实情感,投入对你而言属于新领域的事物中。
这完全符合前述总结的,能通过无意识的记忆价值筛选,被我们载入“生命史册”的两大特征:首次经历,富于情感。
当然,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只具备一项,也无法通过苛刻的记忆价值筛选。比如:玩游戏,多数人也充满激情,但无论你反复玩多少游戏,都不会让你感到主观生命延长(不属于新领域);又比如:有时候我们基于功利动机学习新领域的知识,比如考证书、考公务员等,除非你恰巧在这段经历中遇上一些刻骨铭心的人事,否则这些经历同样不会延长你的主观生命(缺乏真实情感)。
但是,基于这两个可靠的特征(首次经历、富于情感),就已经足够帮我们寻找到延长主观生命、提升生命密度的方法了,下面,我谈几个,抛砖引玉:
1. 最温和的方式:旅游
旅游很容易实现,需强调一点,必须是你发自内心热爱出行,那种为了谈资的“符号式旅游”缺乏真实情感,并不会受你的“生命史册”待见。
**符号旅游的详解可参考专题:旅行简史
著名小说家托马斯·曼(Thomas Mann)经常到处游历,他总结道,新地方确实能让你感到年轻活力,但这个特性只能持续6~8天。
2. 另一种温和的方式:发展非功利兴趣(业余技能)
不少人业余时间用煲剧、游戏来填满,这虽略有激情,但却是重复消遣,不会帮你的生命史册添加笔墨。
反过来,如果你能利用这些时间发现自己真实的兴趣的爱好,无论是考古、自然观察、艺术鉴赏、学种乐器、某项体育……等等,花时间投入其中,既能提升自己,同时还延长主观生命。
尽量尝试从未做过的事情,比如:周末由你组织一个亲友集体活动,同样能让你的生命富于质感。
3. 略微激进的方式:改变生活环境
追求安稳,是我们传统农业社会的“文化遗传”,但如果你想提升生命密度,那么“追求稳定”确是在狠狠刮自己一巴掌。
在我看来,人类记忆就是一种数据压缩算法,一成不变的环境,无论生活多少年,在你的记忆硬盘中也只被压扁成一天。
如果有条件,尤其是刚毕业的广大单身男女,大可借鉴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轻装上阵,尝试不时更换居住环境。
4. 较为激进的方式:职业转换
正如我前述的个人经历,充满激情的投入一个职业新领域,是一种最为有效的增加生命密度的方式。
有点遗憾的是,这种方式略微超前了当下的社会发展水平,但如果你压力小或底子好,不妨放手一试,人生毕竟无输赢。但是,如果为了逃避目前面临的职业瓶颈而选择转业、转行,这就缺乏情感要素,效果大打折扣。
其实稍看长远一点,整个人类文明将从“低智物化”向“人文追求”转型,我相信那时候,人们“成就一个领域然后换一个领域”就像今天换个不同菜系的餐馆吃饭一样寻常。
5. 最大众的方式:阅读历史
如果激进的方式不符合你的现实情况,没关系,你还可以多看看历史。
有位历史学者说的好,普通人只能活一辈子,但学习历史却可以让你穿越千年。
巧合的是,历史可说是国内最受欢迎的非功利型书籍了,我们在阅读历史的想象中延长主观生命,这可能也暗示着,生命具有增大自身密度的倾向。
尾声:像对待艺术品般雕琢人生
旅程的最后,我们回顾下本文主题,为什么年纪越大,越感到时间加速流逝。
我们探寻了两大根源:
客观因素:生理时钟随年纪增大变慢,导致客观时间的感知变快。
主观因素:主观生命的长短不按事件顺序组织,它取决于“富于情感的首次经历”的多寡。年纪越大,新体验越少,因而感觉时间越快。
主观生命就像人生经历重复率的检测器:你感到生命短暂,说明你的人生总在惊人重复。颇为有趣的是,本文给出的两类“延长主观生命”建议,彼此间存在“协同强化”的关系。
针对客观因素,我们通过健康的方式“欺骗”大脑节律,佩戴更“年轻”的生理钟漫步人生;
而针对主观因素的措施,富于情感的更换新环境、发展新兴趣、到陌生地方旅行、激情的投入到全新职业……而实施这一切行为都需要你发自内心的意愿(即真实情感)。
外人,比如我,建议你,尝试从事研发工作、写本自传、尝试参加马拉松……无论听上去多么美好,但统统没用,因为缺乏主体情感。
而如果你切实想要在成年后持续增加“富于情感的首次经历”,那么丰富的创造力跟想象力却是必不可少——而后者,正是典型的“年轻人”状态,维持思维活性,保持生理时钟速度。
创造力与想象力,恰巧又是艺术领域的主Carry。
我们于是恍然大悟,长寿的主观生命实质就是富于艺术感的一生,生命就是一件艺术品,其质量取决于你雕琢的用心程度。
颇为讽刺的是,我们心心念念所寻求的稳定恰恰是主观生命“长寿”的大敌,一旦你选择稳定,意味着重复,意味着自我放逐,也就意味着转瞬即逝的贫乏人生。
从艺术视角看,生命确实平等。无论你出身王侯将相,还是布衣百姓,都可以选择以特定的方式雕琢人生,谁又管得着?
正如:艺术只关乎技艺而不关心原料,人生只关乎激情而不关心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