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真正拖垮你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工作,而是这一点!

01

最近有不少人跟我聊起上班时,经常提到“重复”这个词。

现在的人,尤其年轻人对重复性的事情都没太多兴趣。包括我自己吧,以前常常暗自吐槽上司安排一些没啥价值的琐事给我,总觉得,哎呀我的能力远不止做这些啊,重复枯燥的工作会埋没我啊。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形。

很多人抱怨工作太无聊,跳槽吧,兜兜转转又绕不开琐碎事务。结果在追求所谓“价值感”的道路上,摔个一脸泥。

我认识一个做运营的女孩,三年不到跳槽了7、8家公司,最短的不到一个月。眼下就职的这家,她说整天都忙着写些没太多技术含量的文档、后台取数据、整理成EXCEL表格、每日例行汇报等等。

大半年下来,她已经无聊到想辞职了。

“这种边缘化的工作,做再多都没成就感,也没办法发挥我的价值。”上个月她又开始骑驴找马找新工作工作3年了,她职位依然是初级运营。

表面上看,不喜欢重复工作而离职似乎合情合理,但实际上我们容易忽视:

对公司来说,本来就有许多常规性的事务需要处理,就像一日三餐一样;

对个人来说,想深入了解某个业务或掌握某项能力,前期必然经历“没成就感”的无聊阶段,不然连熟能生巧都无法实现。

02:

这么说吧,重复这件事分两种。

一个是不动脑子的重复

另一个是动脑子的重复

先说第一种。

任何行业、任何工作,若想做得好,高频重复都是大前提,哪怕先不去推敲重复的质量。

它们是量级门槛。

什么意思呢?

打个比方啊。我朋友是钢琴老师,闲聊时我问,弹钢琴有没有什么方法进步得比较快的啊?她哈哈一笑:有啊,多练啊!

甭管有多聪明,你练10遍和练100遍的效果就是不一样。

所以才有个词,叫做“肌肉记忆”。

我之前聊过一部纪录片,叫《天才之击》,主角是两位世界顶尖网球选手费德勒和纳达尔。

看的时候我就想,究竟是怎样的训练,才让他们如此精准地控制力量+角度,打出一个个令人惊叹的球,同时预判出对手下一步的击打轨迹,提前做好准备。

其实除了天赋,无外乎是无数次的反复练习。不断地将肌肉训练到形成条件反射,准确地记住挥拍时的感觉与落球点。

这是量级带来变化。

你想啊,稻草够轻了吧?一根一根地放,到最后也会变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何况人是懂得思考的动物,量级带来就不是线型的变化,而是指数型的变化。

量级,是成事的必备条件之一。

写代码,合格的程序员至少要写10万行以上吧?这是最起码的入门要求。从某个意义上来说,一个程序员如果没有达到这量级,说明还不会写代码。

飞行员,无论是上岗还是晋升,飞行时长都是至关重要的参考依据,甚至影响到收入。

写文章,我就说我自己,虽然108线的兼职小号主,但这几年也写了超过100多万字。

我们常说,量变引起质变。想做好一件事,一定数量的重复就是基石般的存在。

03:

如果说,形成量级上的累积是“重复1.0版”,那么,从同样工作中发现价值,则是更高级的“重复2.0版”。

说两件挺有意思的事吧。

第1件是关于惠普前CEO卡莉·菲奥莉娜。

22岁她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在地产公司做前台,负责接待、接转电话以及打字等琐事。她善于观察学习,总是想方设法把任务做好,慢慢地对公司的多项业务越来越熟悉。

有一次地产经纪人问她愿不愿意做些别的,于是,她得到了一个撰写文档的机会。

正是这次机会,成为她职业生涯的最重要转机。

第2件,是关于林彪在打仗时的一个习惯。

网络看到个故事,林彪自带兵打仗开始,就会记录每次战斗的缴获数量、歼敌数量。

1948年辽沈战役时,林彪要求下属每天汇报当日战况和缴获情况。那几乎是枯燥乏味的信息:每支部队歼敌多少、俘虏多少;缴获的火炮多少、车辆多少、枪支多少、物资多少……要求还很细,枪支还要分机枪、长枪、短枪等等。

大小战斗每天都有几十起,数据大同小异。

1948年10月,林彪突然发现,有个地方缴获的短枪与长枪的比例比其它战斗略高。

凭借这么个细微的数据变化,他判断敌方精锐廖耀湘部队就在附近,继而一举拿下。

什么叫有意义的重复呢?

这其中包含两点:

1、持续优化。

2、发现规律。

而它们,恰恰是重复工作中拉开差距的关键。

同样是前台,有的人只会机械化地打字复印、收发快递、整理文件;同样打仗,有的人打一场算一场,没有历史信息累积,也不会想到做数据分析。

有没有带着思考去重复,注定是截然不同的结局。

04:

重复工作不会毁掉你, 没有思考、没有成长的重复工作,才会毁掉你。

这世上绝大多数事情,都是旧枝开新芽。

那么,我们如何从重复中汲取能量?我分享两个感触。

第一,用新方法

周鸿祎在《极致产品》中说过:“如果你觉得工作简单重复,是毫无必要的,那你应该想办法优化它。”

我特别认同。

当你发现无止境的相同事情对自己造成耗损时,一味地抱怨无聊,毫无意义。不妨多想想怎么样提高效率?怎么完成得更好?是不是有更好的方式?

只有想办法优化它,你才能得到能力上的升级。

第二,调整节奏

日本动漫大师井上雄彦的每周工作,只有3件事:

画分镜、画草稿、钩线完稿。

周而复始。

一部漫画动辄连载数年甚至数十年,漫画师为了每周能按时连载,经常要连续十几个小时创作,不断地想,不断地画,可想而知,压力与枯燥程度令人发指。

而井上雄彦有个调整状态的习惯:就是做困难的事情,比如用毛笔画画。

因为一想到“漫画家必须不断画画”,他就完全提不起劲,这时做些自己应付不来的事情,一来能带来些新鲜感,二来,与用毛笔画画相比,漫画就显得没那么困难了。

这样就能进入新一轮的重复工作中。

05:

最后说句大实话吧,我们生活中大多数事情都是重复的。

真正拖垮你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工作,而是一成不变的方法。

人如果不带着思考做事,和机器没啥区别。我们需要边做+边想+边调整,通过重复去一点一点地累积,也必须通过重复获得一寸一寸地成长。

所以说,别害怕重复,用心挖掘其中的价值,你会发现,它正是我们前行的宝贵燃料。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拖垮  拖垮词条  一成不变  一成不变词条  而是  而是词条  真正  真正词条  不是  不是词条  
攻略

 怎样回复邮件接受offer

操作方法01:在阅读清楚来信内容后(确定好入职日期、岗位、入职薪水、入职需携带资料),下拉找到邮箱“回复功能”:02:正文中可以对人事或即将入职公司表示感谢,也...(展开)

攻略

 怎样写好一篇采访稿?

有时候我们会接触到写采访稿,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怎样写好一篇采访稿。操作方法01:首先在采访前需要做好充分准备,需要了解你要采访的对象,针对你要采访的主题设置相关问...(展开)

攻略

 这家广东公司全员涨薪28%:当老...

文:格总1、“别人家的员工”背后,是“别人家的老板”这两天,有一家广东公司发布“全员涨薪通知”,以感谢员工在危难关头的不离不弃。消息立刻火爆出圈了。通知里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