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7个有用的人生小忠告,送给上进的年轻人

今天分享一些短平快的小经验,每一条都是我的亲身实践,希望对各位有所启发。

1. 把“低思考”的娱乐,变成”高质量“的学习。

刷抖音,看综艺,玩游戏,如果只是为了娱乐的目的,适量就好。但这些东西如果你仔细钻研,也能从中学到许多道理。

比如刷抖音的时候,你刷着刷着会发现你喜欢看什么,系统就会给你推什么,那么这个产品背后的设计逻辑是怎么样的?你能不能摸索一些规律出来?

比如看综艺,那么多笑点是怎么制造出来的?笑点和笑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有多久,有没有什么讲究?主持人的临场发挥有哪些技巧是可以学习的?

玩游戏就更多了。如果你玩的是解谜游戏,那么谜题的设置运用了哪些逻辑上的原理?如果你玩的是无脑刷刷刷游戏,那么游戏设计者让你在哪些地方感觉到“爽”了?如果你玩的是休闲游戏,那么这个游戏的”休闲”体现在哪些地方,是低门槛高奖励的玩法,还是别的?

任何事情都值得思考和摸索,不要光是玩儿。

2. 能去大城市的,尽量去大城市。

去大城市的好处是,你知道这个世界上原来还有更好的东西。比如更好的工作机会,更好的居住环境,更好的发展平台,甚至更好的吃喝玩乐。

知道了有更好的东西,你才知道自己的差距所在,才会有不断拼搏的动力。

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开拓自己的视野,不要故步自封,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看得多了,见的广了,时间久了你才会习以为常,你的格局和信心才会上去。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

刚毕业的时候,我连面试进了一家高档的写字楼都会诚惶诚恐,觉得自己格格不入。就像灰姑娘突然走进华丽的舞厅,连说话都不敢大声,生怕一个小动作就暴露了自己的无知。

可后来随着职场经历的增加,这些环境开始变得稀松平常。

如今再高档的写字楼我走进去都没有任何紧张和不适应,这种无形中积累的自信心,才是做一切事情的根源所在。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从舒服的地方去往不舒服的地方,然后想办法把不舒服的地方,变得像自己家一样。

另外多说一点,能在大城市买房子的,趁早去大城市买,就算要动用家里父母的钱也要买。现在各大城市毕业生落户政策都在放宽,有条件的人,赶紧上车。

这不叫啃老,这叫资产的优化配置。

3. 有些基本的职场技能,越早学会越好。

比如外语,20多岁的时候学和你30岁以后学,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状态。

年轻的时候脑子好记忆力强,学什么都快。把每天看剧刷淘宝的时间,拿出一半来学一门外语,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这个投资回报率特别高。

它就像你攒着的一个大招,平时用到的地方可能不多,但到了未来某个特定时间点,就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比如我曾经接到过一个很不错的工作机会,薪资比我当时翻了两倍还不止,还有期权股票,平台发展前景也非常好。

但这是一个在法国巴黎总部的海外市场拓展职位,就因为我对自己的外语不自信,法语更是没学过,只能遗憾错过。

再比如基本的Word/Excel/PPT技能,这些东西挑一个出来学到专精,你就能超过身边90%的同龄人。

我现在自己带人就会有这个感觉,手下PPT做得精致好看的,我提拔的时候都会多考虑他一些。因为真的能节省不少麻烦和时间,而且拿得出手。

4. 光“坚持”两个字,就足够你甩掉90%的对手。

我身边不乏许多在各行业都很优秀的人,虽然他们各自的建树不同,但都有同一个特质:

做事从来不轻易放弃。

有的时候甚至就是死磕,把竞争对手全都熬死,你就赢了。

比如我有位写公众号的朋友,坚持写了5年。当初那批出来做自媒体创业的人天赋比他高的多了去了,但后来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继续写下去,只有他一路写到现在。

直到今天,在他那个领域他已经成为头部大号了,可他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比别人厉害,唯一一点就是他足够坚持。

一开始我十分不信,因为我是个坚定的天赋论者,尤其是文字这种创作型工作,讲究个灵感迸发,而不是熬夜想秃头。

但他不是,他说写了5年已经摸索出一套方法论出来。

过去5年里,他写了1000多篇原创文章,起过5000多个标题,读了上万条读者评论,看过无数同行的书籍和文章,参加过数十场行业交流会。

这些数字累计起来,成为他独一无二的资料库。

如今他看一篇文章的标题就知道能不能火起来,看个文章开头就知道接下来怎么写才能抓住观众的眼球,读一条读者评论就明白有没有继续深挖的空间。

不知不觉,他用5年时间培养出一套独特的网感。而在此之前,他只是个在机关工作的小公务员而已,根本没写过什么正儿八经的文章。

这就叫量变引起质变。

而坚持,就是让你堆积起足够的“量”。用他的话说,只要是个正常人,量大了你自己都会摸索出这个领域的底层规则出来,根本不用人教。

量起来了,很多看不清的东西就都明晰了,大数据不就是这个道理么?

而这个道理放在人生任何地方都管用。

5. 读书不是唯一的学习途径,却是最系统的学习途径。

虽然现在有很多新兴的学习方式,但知识这个东西,碎片化学习的效果远不如系统化学习。

大家可以想想为什么学校里学过的东西,就算过了好多年自己仍然记得知识点,遇到什么问题了还能想起个公式定理。

因为在学校学习,是系统化的。

从入门,到练习,背知识点,再到反复的考试,期间还穿插各种小测验,然后再慢慢进阶,这一整套流程就是一个连续的系统,从各个维度来强化你对知识的吸收。

可当你工作以后,学习只能变成碎片化的。

你用几分钟看了一个知识点,过一会就要去处理老板发过来的邮件,然后这两件事可能完全八竿子打不着,你学到的知识点并不能马上运用在实际的工作场景里。

碎片化学习的知识是零星不连续的,你只能一个碎片一个碎片把它们拼凑起来,自己把它们连贯成一套完整的系统,而这个过程会消耗大量时间

这个时候,读书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

书的优势在于,作者自己帮你把知识点连贯起来了,你只需要照单全收。而且一本书的文本量通常都不会小,知识点的密集度更高。

后期你完全可以按照不同书的种类来对你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你的书架就是知识库,也是你的底层系统。

打游戏刷综艺可以一玩一下午,而这个时间可以读好几个章节的书,都是时间投资,你会选哪一个?

6. 不要为了锻炼自己,去刻意做一些明显无意义的事情。

很多职场鸡汤文都喜欢妖魔化细节的力量,比如告诉你认真贴发票就能从一个助理一路做到总经理。

这就是扯淡,你发票就是贴出花儿来,也最多是一个态度仔细的小助理。想要继续往上晋升,所需的知识技能完全在另一个世界。

做任何事之前,请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去确认好一点:

这件事能教会我什么?把它能带给你的“回报边界”框出来,最多能给到你哪些经验,到什么程度。

比如派你去接待客户,能教会你什么呢?职场礼仪,情商沟通,对细节的考量,除此之外就没了。

让你去找案例资料,能教会你什么呢?对案例好坏的辨别判断能力,对信息的整合精简能力,对观点的提炼总结能力。

每一件工作,它带来的回报都是有限的,不要神话它,也不要贬低它。多去和一些资深的行业人士交流,了解它的“回报边界”,再酌情选择。

7. 开头开得不好,并不等于你后来没有机会赶上。

非名校毕业的人,并不是天生矮人一等。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有40年,凭什么年轻时候的4年就能决定你未来人生的40年?

虽然很多企业喜欢找名校毕业的学生,但要理解他们的初衷是什么。

学历只是一个筛选器,它本质上是因为HR们每天要筛选过滤成百上千的简历,所以没有时间一个一个去仔细了解候选者的真实能力。

而名校毕业,代表着已经被教育体系筛选过一次,这个时候再去做筛选,精准度会更强一些。

他们只是为了找人的时候更方便,更有效率,不一定是看不起你。

理解了这个初衷,你才可以对症下药。

学历不够,经验来凑,项目来凑,其他技能来凑。大公司去不了,先在小公司里蛰伏一段时间,卧薪尝胆。

你只需要记住一点,工作时间越久,学历就越不重要。你工作经验上的优势会逐渐掩盖你毕业学校的劣势。

只要保证一路待过的公司是越来越好,而不是越待越差,这其实就已经证明了你的实力。

起点落后只是暂时的,不要把这个暂时落后变成永久落后。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知易行难,希望能给各位带来启发。

共勉 =)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小忠  小忠词条  上进  上进词条  有用  有用词条  送给  送给词条  年轻人  年轻人词条  
攻略

 装饰装修公司资质分为几类?

一般从事装饰和装修的公司都需要具有装饰和装修资质。下面给大家说说装饰装修公司资质分为几类?操作方法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施工资质企业可以从事各种建筑工程中建...(展开)

攻略

 老兵退伍送什么礼物

老兵退伍,要送一些有意义的礼物,下面就说说老兵退伍送什么礼物。操作方法01:枪模老兵退伍,可以买几个微型枪模送给他,军人对枪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会特别喜欢这份礼物...(展开)

攻略

 隔离在家5天,看完一场人性实验

作者:张良计因为上海疫情这几天隔离在家,发生了一件事情,拿出来和大家说说。这事真实发生在我朋友的小区,由他完整叙述给我听。我只做简单总结,堪称一场人性实验。以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