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ummer
晚上的我:
明天的我要早起,去晨跑,
然后复习一遍我的笔记,
喝一杯超级健康的饮料,吃水果,
然后挑件衣服,打扮得超好看,
对每个人都和颜悦色,努力工作和学习,
明天是属于我的!
早上的我:
闹钟响了
再睡一小会
要迟到了,可是我真的好困,要不请病假吧,可是要扣工资
但是我真的好困 ,怎么办怎么办...
这是你的日常吗?
你是不是也常信誓旦旦认认真真地立了flag,结果没两天就倒了?
或者过了一段时间,又逐渐回到了老样子,然后再次设定目标,如此循环往复?
看来自律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什么样的人在自律中最痛苦呢?
是那些认知上觉得必须努力,情绪上不想努力,行为上间接努力的人。 以及那些认知上觉得必须努力,情绪上很想努力,行为上不能/不知/不会努力的人。
而这,却是大多数人的真实现状。 所以很多人觉得自律太难了,甚至认为自律约等于自虐。
但自律真这么难吗?
其实不然,只要能够把动机、认知、能力这三方面都做好,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很多人之所以很难自律或自律起来非常痛苦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只做到了这三点中的一两点或者三点全都没做到,甚至连基本的概念都没有。
我们举个例子。
比如,我们或许有减肥的动机,但缺乏对营养学的认知,也缺乏一定的烹饪能力,那必然难以设计有效的减肥计划。或者反过来,我们有认知和能力,但缺乏动机,同样无法完成减肥任务。
三者缺少任何一环,自律效果都会打折。
所以说,动机、认知、能力紧密关联,遇到问题的时候从这三个维度来思考,逐渐形成自己的自律体系,你就可以成为自律上瘾的人。
01、找到强大的内在动机
什么是动机?简单说,就是我们想做一件事的渴望程度。
是深度自律的第一步,
1.哪有什么自律?不过是为了渴望而做的妥协
“这两天吃太多了,我要开始减肥!”结果还是没忍住炫了一整块蛋糕。
“英语单词好几天没背了,都忘差不多了。”可没背几个又开始刷起了手机。
于是你开始自责,开始懊恼,怎么这么不自律。
但是,
有没有可能你身材其实没那么差,所以减肥和锻炼不是你的刚需事情?
有没有可能你的工作和学习根本不需要学英语,是你看别人学你产生了焦虑所以也来学?
也就是说,你之所以不自律不是因为你自制力差,而是没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没有强大的内在动机。
所以不妨扪心自问,你真的想改变吗?真的渴望这件事吗?渴望到什么程度呢?
你或许在决定减肥后的某个饥饿瞬间反问自己:
“胖点怎么了?如果一个人因为我身材好而喜欢我,那这样的人不要也罢。”
你或许在决定搞钱后的某个疲惫瞬间自我质疑:
“赚钱不是为了生活的更好么?我觉得现在的收入也还行,不想那么累了。”
这些迷茫、过度自洽、自我纵容等无形中消解了我们的动机强度,也是自律中反复“仰卧起坐”的原因。
只有你对生活的某一个方面真的有强烈的要求,你才会孤注一掷,奋勇向前,不达目的不罢休。你如此坚定地想要完成它,只要有一天没为梦想努力就浑身难受,我相信你一定比现在做得更好。
所以发现了吗?找到强大动机是高效自律的第一前提。
02、如何找到强大的内在动机?
至于怎么找?这就要问问我们自己了: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果没有头绪,那我们也可以反过来问自己,你讨厌过什么样的生活?你害怕变成什么样的人?当若干年后你躺在床上即将告别这个世界时,你会如何回看自己这一生?相信你会答案。
找到你的内心所爱,找到你真正想做的事,然后把你的愿望可视化。
这里推荐愿景板DIY法。
我们可以收集一些激发内心动力的内容,图文都可以,比如你的偶像、家人、喜欢的电影角色、曾鼓励到自己的一句话、想买的东西、想去的地方等等。
然后打印出来,剪裁一下,粘贴在一大张纸上,放在醒目的位置,每天花一分钟时间看看它。
每次看它时,我们都会感觉快乐和源源不断涌出的力量: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我要去过我想要的生活!
如果还没找到想做的事也不用急,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就很棒了。因为没有人能一直躺平,追寻价值是人的本能。当你真正地放过自己,允许自己躺平,躺三个月、半年、一年,躺到你觉得没什么好躺,自然就会找点有意思的事情去做。
重建认知,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有人说:“一旦我发现了真正想做的事情,就会全力以赴地投入,不会像现在这样吊儿郎当的。”
但扎心的是,不是有了动力就能做好自律,就像我们开头所说,动机、认知、能力,三者缺一不可。
当我们有了改变的原始冲动,找到强大的内在动机后,还需要丰富我们对事件的认知。
什么是认知?
它是我们对如何做好这件事的概念方法论的掌握,偏向理论层面,科学的认知能帮助我们方向正确,不绕远路。
就像你想抵达一个地方,动机是你愿意出发、强烈地想抵达;认知就是找到方向,你要知道该往哪里走、走什么路;而能力就是你在走路时的加速器。
想要自律上瘾,在对待不同事件时需要重建的认知各有不同,毕竟术业有专攻,但有一些通用的底层认知是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比如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涉及到的目标管理、时间管理、环境管理。
目标管理:目标是实施自律的第一步,怎么制定一个聪明的目标?
刚开始自律的小伙伴,我不建议你指定太大的计划,
比如上来就是每天5公里、每天50个单词、一年100本书什么的……
与其制定一个炫酷的大计划,不如制定一个看起来不酷但更容易坚持的小计划,小到你不可能失败。 比如每天只看2页书,每天只做1个俯卧撑。
emmm,这也叫计划?
是的,正是美国作家斯蒂芬·盖斯的“微量开始,超额完成”的理论,他正是靠这样微不足道的计划让自己这个"懒虫"练出了理想的体格,完成了超过去10倍的读书量。
时间管理:这个方法论就更多了,比如时间管理四象限原则,比如学会做时间记录,比如时间ABC分类法,等等。我们都可以去了解一番,然后可以选一个适合自己的,让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最值得的事情上。
再比如环境管理:为什么我们的自控力很容易被消耗殆尽?也许问题就出在环境中,它们无形中耗散了我们的精力,导致我们在需要做的正事儿上无法有更好表现,就像在笛声四起拥挤不堪的马路上,我们很容易路怒,就像在室友们都在打游戏时我们无法专注学习,这就需要我们选择或调整环境。我们本不需要接受太多挑战。
03、培养自律的能力
有了充沛的动机,掌握了科学的方法论,最后才来到自律能力这一环。如果前面两点做的好,你会发现此时自律已是水到渠成般自然而然的事了。我们只需要将方法论与自身情况相结合,就能完成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蜕变。
可有时我们依然会败在这一步,就像"听过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是为什么?
因为能力是需要锻炼的,是需要不断适配和迭代的。
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人和人的性格、习惯、精力、体力全都不同,所以我们不可能百分之百复制别人的成功经验,而是要不断调整自律的方法。
比如精力上的差别,有些人能熬三个大夜,第二天依然精神抖擞,而有些人早起两个小时,就需要补一天来恢复,所以精力的差别有时候会成为根本差别。
这样一来,在时间管理时我们就不能一味看着别人早起自己也早起,加入了一堆“早起读书小组”,设置了N个闹钟,总算把自己从床上拉起来了,但一天都哈欠连天,效率更低了。
所以不要盲目照搬方法,而要区分自己是哪种类型,早起型?晚睡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律方案,并在实际生活中不断总结,找到自己的方式。
再比如,我们虽然重建了认知,但在实际操作时难免还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有失败的时候,进而造成情绪低落,觉得自己不想再坚持了。
自律之所以艰难,是因为我们都不是完人,也不可能上来就做得特别完美。所以当偶尔失败时,不要自我否定,学着用成长型思维来肯定自己吧,多点自我激励,相信能力是可以培养的,相信自己可以做成很多事。
这局输了,下局重开;
今天累了,就短暂开摆,然后明天再来;
这次自律失败,下次一定可以更好。
永远充满热情,向理想中的自己奔赴而去。
写在最后
找到强大的内在动机,建构科学完善的认知体系,在实践中一点点适配自己的情况,一点点磨练自律能力。
有人说,"人生最大的遗憾,是我本可以。"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用自律去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吧,凭借自己的力量去达成梦想吧,那一定是你回头看时做过最酷的事。
本文为MBA智库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我们。作者:Sum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