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内蒙呼和浩特青城老字号 《油酥三角焙子》
“   明朝隆庆年间,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在大青山之阴、黄河之滨模仿元大都破土建城,这座城池具有八座城楼和一座琉璃金银殿。无数能工巧匠耗时三年竣工,起名“呼和浩特”,意思为青色的城。后来明朝廷赐名“归化城”,寓意草原部族归于教化。当时阿拉坦汗已年老多病,城池主要由夫人三娘子主持建造,三娘子善良谦和,深受部落民众的喜爱,因此呼和浩特又叫做“三娘子城”。  建造城池动用了大量的民夫工匠,吃饭成了当时的首要问题。三娘子把工匠的伙食工作委派给了从宁夏逃难来的回民部族,因为回族人擅长制作各种面点。 可是当时明朝廷一直不允许草原通商,导致草原上生活物资严重匮乏,甚至连做饭的锅都不够用。负责饮食的回族首领为了报答三娘子的收留之恩,竭尽所能的为部众提供可口的食物。没有锅灶,他们就用平整的两块大石片夹住面团,在篝火上焙烤。这样烤出来的面饼不仅香甜松软,而且特别耐饥,深受工匠们的喜爱。由于是在篝火上焙烤而成,所以大家都管这种面饼叫做“焙子”,这就是现在白焙子的来历。   可以说呼和浩特是一座咬着焙子建设的城池,也因此,呼市的焙子名扬塞外,并成为呼和浩特的标志之一。” [主料] 普通中筋粉:400g➕100g 面起子:10g [辅料] 温水:适中 碱:5g 胡麻油:50g 盐:适量 黑芝麻:适量 口味:咸鲜 工艺:烤 耗时:一天 难度:普通 [油酥三角焙子的做法步骤] 1、提前把面起子用水泡软,晚上准备400g面粉,和泡好的面起子,加入水一起把面和到软硬适中,尽量不要硬了,盖上盖子,发一晚上。第二天你会发现,面已经发好了,发到了两倍大,用手指挑起里面有气泡,就可以了。 2、第二步比较关键,勾兑碱!根据面的多少来适量准备碱,可以先取一小勺,用热水化开,倒入发好的面中,开始揉,要反复不停的揉,尽量要把碱揉开,否则结块会苦的。 3、感觉反复揉的差不多,揪下一块开火烧一下,烧熟后,掰开看下面发不发黄,如果发黄,就证明是碱大了,就无法弥补了,可以直接进行下一步,如果面有酸味,就证明碱少了,再兑一点碱进行揉,第二次基本就不需要再烧面球了。 4、这一步要进行勾兑油酥。准备一个大碗,放入另外100g面粉,加入适量盐,倒入胡麻油,拌匀,备用。 5、准备一个大小适中的面团。 6、用手四周捏薄,像包包子一样包上油酥后按压一下备用。 7、用擀面杖先擀开,然后对折再擀一下,接着再对折擀一下,(注意下,不要擀的太薄,太薄烤出来就太干了,面就没有酥软的口感了)如图所示,最后撒上黑芝麻点缀下。 8、电饼铛加热,把三角焙子放入,盖上盖子,不要用上下火,上下火烤出来后会很僵硬,咬不动,不酥脆,中途记得翻面(这里说一下,用烤箱也可以烤,但是我之前试过烤箱烤的,口感不是特别好,所以就一直用电饼铛盖盖子的方法来烤,很不错哦)。 9、烤好之后就可以出锅了…… 10、成品,铛铛铛铛✌️✌️✌️✌️。 [小窍门] 特别注意⚠️用面起子发面,做出来的面食会特别蓬松柔软,口感比安琪干酵母发出来的要好很多,只是兑碱比较麻烦,但是我在这里教大家的是谁都能学会的笨办法,所以比较好操作!每一次发完面后记得留一块冻在冰箱里,作为下一次发面的面起子使用…… 使用的厨具:电饼铛 所属分类: 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