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孔子家语·在厄》原文及翻译

孔子家语

原文:

  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拜礼焉,路出于陈蔡。陈蔡大夫相与谋曰:“孔子圣贤,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遂使徒兵距孔子

  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乃召子路而问焉,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乎,奚为至于此?”

  子路愠,作色而对曰:“君子无所困。意者夫子未仁与?人之弗吾信也;意者夫子未智与?人之弗吾行也。且由也昔者闻诸夫子:‘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今夫子积德怀义,行之久矣,奚居之穷也?”

  子曰:“由未之识也,吾语汝。汝以仁者为必信也,则伯夷、叔齐不饿死首阳;汝以智者为必用也,则王子比干不见剖心;汝以忠者为必报也,则关龙逢不见刑;汝以谏者为必听也,则伍子胥不见杀。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是以晋重耳之有霸心,生于曹卫;越王勾践之有霸心,生于会稽。故居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处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庸知其终始乎?”

  子路出,召子贡,告如子路。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盍少贬焉?”子曰:“赐,良农能稼,不必能穑;良工能巧,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不必其能容。今不修其道而求其容,赐,尔志不广矣,思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问亦如之。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国者之丑也,夫子何病焉?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叹曰:“有是哉,颜氏之子!吾亦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取材于《孔子家语·在厄》)

注释:【1】伯夷、叔齐:与下文中的比干、关龙逢、伍子胥均为古代贤人。

译文:

  楚昭王想聘用孔子孔子前往拜访答礼,路过陈国蔡国边境。陈国蔡国的大夫们一起计谋说:“孔子是圣贤,他所刺讥的都能击中诸侯的病根,如果被楚国任用,那么陈国蔡国就危险了。”就派属下的兵丁阻拦孔子

  孔子无法通过,断粮七天,与外界无法交往,粗菜淡饭都吃不上,跟着的学生都饿病了。孔子更加慷慨,讲学奏乐唱歌不停,就叫来子路问道:“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我的道不是这样吗,怎么会到这地步呢?”

  子路听了很不高兴,变了颜色答道:“有德的君子是不会被围困的,今天这样子,或是夫子还未达到仁的境界吧?所以别人才不信任我们啊;或者,是夫子还未达到智慧的境界吧?所以别人才不让我们前进。 以前听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今天您老品德高尚久已,怎么处境如此困穷呢?”

  孔夫子说:“仲由还不理解,我告诉你,你以为仁者做的一定会被别人信服吗,那么伯夷、叔齐就不会饿死在首阳山了;你以为智者一定会被人任用吗,那么王子比干就不会被剖心了;你以为忠者一定会得到好报吗,那么关龙逢就不会受刑了;你以为谏者一定会被上司采用吗,那么伍子胥就不会被杀了。关于遇不遇,这是时运;贤还是不肖,这是才能。君子有博学能深谋而不遇时的,多了,哪里只有我一个啊?而且芝兰生在深林中,不因为无人就不芳香,君子修道立德,不会因为穷困而改节。做它是尽人事,至于生死,是天命。所以晋国重耳有霸心,困于曹卫;越王勾践有霸心,困于会稽。所以居下而没忧虑的,那么思虑不会远大;处身而常安逸的,那么志向不会远大,怎么知他们(重耳、勾践)的后来的结果呢?”

  子路出去,叫子贡进来,把问子路的话又问了子贡一遍。子贡回答:“先生之道至大,所以天下没有能够容得下先生的,先生何必贬低自己呢?”孔子说:“子贡啊,好的农人能够种庄稼,但不一定能收获到;好的工匠手艺很巧妙,却不一定能合别人的意;君子能够修道,作出纲纪规范,却不一定能被接受。如今不想着修习大道,却求能够被接受,子贡啊,你的志向不够远大,思想不够宽广啊。”

  子贡走后,颜回来了,问了一样的问题。颜回说:“老师的道理很广义,大家未必能理解,即使是这样,先生推而行之,世上没有人能用先生,那是统治者的丑态,先生有什么过失呢?不被接受,然后才显出是君子啊。”孔子欣慰地叹息道:“能说岀这样的道理啊,颜氏之子啊!要是你有资材,我就当你的家臣吧。”

相关练习:    


孔子家语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拜礼焉,路出于陈蔡。陈蔡大夫相与谋曰:“孔子圣贤,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遂使徒兵距孔子

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乃召子路而问焉,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乎,奚为至于此?”

子路愠,作色而对曰:“君子无所困。意者夫子未仁与?人之弗吾信也;意者夫子未智与?人之弗吾行也。且由也昔者闻诸夫子:‘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今夫子积德怀义,行之久矣,奚居之穷也?”

子曰:“由未之识也,吾语汝。汝以仁者为必信也,则伯夷、叔齐【1】不饿死首阳;汝以智者为必用也,则王子比干不见剖心;汝以忠者为必报也,则关龙逢不见刑;汝以谏者为必听也,则伍子胥不见杀。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是以晋重耳之有霸心,生于曹卫;越王勾践之有霸心,生于会稽。故居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处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庸知其终始乎?”

子路出,召子贡,告如子路。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盍少贬焉?”子曰:“赐,良农能稼,不必能穑;良工能巧,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不必其能容。今不修其道而求其容,赐,尔志不广矣,思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问亦如之。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国者之丑也,夫子何病焉?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叹曰:“有是哉,颜氏之子!吾亦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取材于《孔子家语·在厄》)

注释:【1】伯夷、叔齐:与下文中的比干、关龙逢、伍子胥均为古代贤人。

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    刺:指责

B. 君子无所困    困:贫困

C. 由未之识也    识:懂得

D. 吾为尔宰    宰:管家

9.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 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路出于陈蔡          且芝兰生于深林

B. 乃召子路而问焉      夫子推而行之

C. 人之弗吾信也        行之久矣

D. 汝以仁者为必信也    为善者天报之以福

10.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遂使徒兵距孔子

于是派兵阻拦孔子

B. 外无所通,藜羹不充

无法和外边取得联系,连粗劣的食物也吃不上

C. 奚居之穷也

怎么处境如此困穷呢

D. 夫子何病焉

先生有什么病呢

11.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 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

②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不必其能容。

12.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蔡的大臣害怕孔子帮助楚国,所以派兵阻止,不让孔子到楚国去。

B. 孔子在陈蔡陷入困境,但他还在给弟子讲授学问,并不停地弹琴唱歌。

C. 孔子用伯夷、叔齐等人的事例告诉弟子应坚持理想,不要被困难吓倒。

D. 通过孔子子路、子贡、颜回之间的问答,可看出颜回更受孔子赞赏。

13. 被困陈蔡时,孔子提出了“吾道非乎,奚为至于此”这个问题,与三位弟子探讨儒家学说是否存在什么问题,以致于到了现在的地步。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出三位弟子对此问题的看法。

【答案】8. B    9. C    10. D   

11. ①君子学识渊博深谋远虑但时运不济的人多了,何只我呢?②君子能研究自己的道德学问,抓住关键创立政治主张,别人不一定能采纳。    12. C   

13. 子路认为儒家学说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子贡认为儒家学说过于完美,人们不易接受,需要降低标准让世人能够接受。颜回认为儒家学说尽善尽美,无需改变,人们不能接受那是他们的耻辱。

翻译:

楚昭王想聘用孔子孔子前往拜访答礼,路过陈国蔡国边境。陈国蔡国的大夫们一起计谋说:“孔子是圣贤,他所刺讥的都能击中诸侯的病根,如果被楚国任用,那么陈国蔡国就危险了。”就派属下的兵丁阻拦孔子

孔子无法通过,断粮七天,与外界无法交往,粗菜淡饭都吃不上,跟着的学生都饿病了。孔子更加慷慨,讲学奏乐唱歌不停,就叫来子路问道:“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我的道不是这样吗,怎么会到这地步呢?”

子路听了很不高兴,变了颜色答道:“有德的君子是不会被围困的,今天这样子,或是夫子还未达到仁的境界吧?所以别人才不信任我们啊;或者,是夫子还未达到智慧的境界吧?所以别人才不让我们前进。 以前听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今天您老品德高尚久已,怎么处境如此困穷呢?”

孔夫子说:“仲由还不理解,我告诉你,你以为仁者做的一定会被别人信服吗,那么伯夷、叔齐就不会饿死在首阳山了;你以为智者一定会被人任用吗,那么王子比干就不会被剖心了;你以为忠者一定会得到好报吗,那么关龙逢就不会受刑了;你以为谏者一定会被上司采用吗,那么伍子胥就不会被杀了。关于遇不遇,这是时运;贤还是不肖,这是才能。君子有博学能深谋而不遇时的,多了,哪里只有我一个啊?而且芝兰生在深林中,不因为无人就不芳香,君子修道立德,不会因为穷困而改节。做它是尽人事,至于生死,是天命。所以晋国重耳有霸心,困于曹卫;越王勾践有霸心,困于会稽。所以居下而没忧虑的,那么思虑不会远大;处身而常安逸的,那么志向不会远大,怎么知他们(重耳、勾践)的后来的结果呢?”

子路出去,叫子贡进来,把问子路的话又问了子贡一遍。子贡回答:“先生之道至大,所以天下没有能够容得下先生的,先生何必贬低自己呢?”孔子说:“子贡啊,好的农人能够种庄稼,但不一定能收获到;好的工匠手艺很巧妙,却不一定能合别人的意;君子能够修道,作出纲纪规范,却不一定能被接受。如今不想着修习大道,却求能够被接受,子贡啊,你的志向不够远大,思想不够宽广啊。”

子贡走后,颜回来了,问了一样的问题。颜回说:“老师的道理很广义,大家未必能理解,即使是这样,先生推而行之,世上没有人能用先生,那是统治者的丑态,先生有什么过失呢?不被接受,然后才显出是君子啊。”孔子欣慰地叹息道:“能说岀这样的道理啊,颜氏之子啊!要是你有资材,我就当你的家臣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孔子家语·在厄》原文及翻译  孔子  孔子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翻译  翻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