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某显者多为不道[1],夫人每以果报劝谏之[2],殊不听信。适有方士[3], 能知人禄数[4],诣之。方士熟视曰:“君再食米二十石、面四十石,天禄 乃终。”归语夫人。计一人终年仅食面二石,尚有二十余年天禄,岂不善所 能绝耶?横如故。逾年,忽病“除中[5]”,食甚多而旋饥,一昼夜十馀食。 未及周岁,死矣。
翻译
有个既有名声又有地位的人,总做损人利己的坏事,妻子常用善恶报应劝他,他就是不听。
有个方士,据说能预知人的寿限,这人就去找他。方士看了他很长时间后说:“你呀,再吃二十石米,四十石面,就死。”回来跟妻子说了,算一算一个人一年最多吃两石面,那么我还能活二十年呢。即使做坏事,看样子二十年内也死不了,于是仍像以往那么坏。
过了一年,忽然得了消渴疾,饭量大增,而且一会儿就饿,一天一夜吃十几顿还要吃,不到一年就死了。
注释
[1]显者:位居通显之人,指高官权要。
[2]果报:宗教所谓因果报应。详《聊斋自志》注。
[3]方士:善方术的人士,古代诣求仙、炼丹,自称能长生不死的人。见《史记·秦始皇本纪》。此指相士。
[4]禄数,指寿数。
[5]除中:病名。旧注为消渴疾,即糖尿病。按《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 并治》谓:“若中气将绝而反能食者,称为‘除中’,属危象。”
读后感
读了这篇小说,我有三点感受:一是古今贪官有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贪易改难,无不存有侥幸心理。如果听了方士之言,有所惊惧,从此改弦更张,也许不至于这么早就命丧黄泉,但他却“横如故”,就是依然故我,我行我素。所以,悲剧的下场,就是必然的了。 二是古今贪官的夫人有所不同。你看这位贪官的夫人,见丈夫“多为不道”,“每以果报劝谏之”,即,不是劝一次,而是经常劝,不断地劝,苦口婆心地劝,晓以利害地劝,真是贤德的夫人啊。而现在的贪官夫人们呢,则多是出谋划策者,为虎作伥者,甚至冲锋陷阵者。这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是现代的夫人们文化低、觉悟低了吗?——这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还是留给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门去研究吧,咱别费这个脑筋了。
三是老蒲的文字功夫着实厉害。你看,“横如故”,只三个字,就把该贪官不思悔改的骄横之气,刻画得入木三分。大手笔就是不一样啊。还有,最后那一句,“未及周岁,死矣。”不加任何评论,痛快之情溢于言表,而不尽之意见于语言外,毫不拖泥带水,絮絮叨叨,拉拉杂杂,无病呻吟。读者读到这里,没有不像听到某贪官被抓,或某贪官已死的消息一样,痛快淋漓,拍手叫好的。高手就是高手!
写到这里,文章该结束了。但有的朋友可能要问:你的标签上写的是“聊斋品美”,这贪官总不能算是美吧?诚然,贪官当然不美,可诛贪官美啊。虽不是人诛,而是天诛,天诛也大快人心啊,大快人心,不是更美吗?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 人。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父亲蒲槃原是一个读书人,因在科举上不得志,便弃儒经商,曾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财产。等到蒲松龄成年时,家境早已衰落,生活十分贫困。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