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恶意》的主要内容
畅销书作家日高邦彦在出国的前一晚在家中被杀。命案现场的发现者是作家的新婚妻子,及同样身为作家的昔日同窗好友野野口修。加贺恭一郎参与此次案件的调查。经过一连串的抽丝剥茧下,很快的加贺根据现场的烟头以及死者的朋友野野口修的口供等等确定他就是凶手。在彻查被害人与凶手的过去之后,警官面对案情、手法均平淡无奇的事实,却感到如坠万丈深渊般无边的寒意。
而关于野野口修杀害日高邦彦的犯罪动机,野野口修的每次口供都不相同,最后通过加贺的一再调查下,得知真相:野野口修的杀人动机是“总之我就是看他不爽”,源于这种恨意让野野口修杀死了日高并在其死后尽一切可能的让其身败名裂。
读东野圭吾《恶意》有感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许就是不同的人读同一部文学作品时的感受。但是,看到很多读者在读了东野圭吾的《恶意》后,几乎看法大同小异。几乎都被作者的“恶意”引导了。因此,我这篇读后感就是想谈谈自己的不同看法。
《恶意》是东野圭吾一本叙事笔记体小说,通过各自人物的自述或记述,来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结构比较简单,没有其它推理小说的复杂繁茂。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只是在叙事或的情节发展中,尤其是在人物记述、讲述、记述中,层层剥丝抽茧,因此,你必须全神关注,必须小心谨慎,否则你将断裂、“掉链子”,跟不上作者的推理逻辑。这可能是读推理小说最“伤脑筋”的事。
《恶意》的梗概是这样的:先是以野野口修的手记开始描写事件的发展和经过,是案件发生的主要内容,接着是刑警加贺恭一郎的记录和提出疑惑,本来在加贺刑警的独白中真相就大白了,即小说要结束了。但是,面对野野口修的认罪,再加上作案动机的不明,加贺刑警又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又探出了新的情节。本来以为这次杀人动机找到了,真相可以大白了,而且犯罪嫌疑人野野口修也写了忏悔书,对自己的犯罪事实完全认罪了,案子就这样结束了。可是,当加贺刑警再次调查时,他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他觉得他掉进了一个陷阱,前面所有的一切都是假象!犯罪嫌疑人是一个得重病即将死去的人,就因为对畅销作家日高邦彦看不顺眼,产生了恶意。于是他精心策划了一场谋杀,他谋杀的手法平淡无奇,他就是要警官知道是他杀的,并且留下了很多暗示,使警官陷入他的诡计。《恶意》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侦破进展百转千回,每一次侦破都是真相大白的时刻。但是,尽管凶手置于眼前,作案动机却始终不知。小说中既有加贺警官的表述,又有犯罪嫌疑人野野口修的表述,两者读起来都好像是事实。但又不是事实。最后以加贺的总结性推理,野野口修的默认来结束全篇,意味深长。
在读的过程中,一开始读者往往不理解,为什么野野口修故意故意“把屎盆往自己头上扣”,要把警察的注意力引向自己,生怕警察发现不了线索,抓不到自己,于是很多地方是欲盖弥彰,欲擒故纵。读到后来,我渐渐明白,他这样做唯一的动机,就是想最后达到“日高邦彦的所有写作成就是自己的”。他做那些看似反常的动机,就是想窃取他的成就。这是我的一个看法。
另外,他的心理还可能是这样的——即使被警察抓住了,自己也是病入膏肓的人,所以,也“无所谓”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来“破釜沉舟”,或者是破罐子破摔。
第三,再来说说他的杀人动机。这也是小说的终极目标。
很多人读后都受“恶意”的误导,以为野野口修的杀人动机,仅仅就是“恶意”,也就是小说中的那句最不起眼的话“我看他就是不爽”。大多读者认为这就是小说的动机,也是杀人的动机。可是。我读后的感觉是,野野口修的杀人动机更为复杂。概而言之,就是现在流行的说法“忌妒、羡慕、恨”。野野口修与日高邦彦是同学,好友,而且都想成为作家,因此,当日高邦彦取得文学成就后,野野口修先是忌妒,因为,他们原先是同学。这就是忌妒的心理,与你越远的人成功,你不会忌妒,而身边的人若是成功,你总是忌妒。王建林、马云成为首富,你不会忌妒,你的小伙伴、同桌、同事、邻居成为首富,或中了大奖你多少会忌妒。只不过,有的人心理健康,忌妒一下就过去了。而有的人很强烈,也很持久。这人就是野野口修。后来,毕竟他们是同学好友,因此,也产生了羡慕,于是分别七年后,他在读完所有日高邦彦作品后,才去礼拜访日高邦彦。在两人取得联系,恢复交往后,随着日高邦彦成就越来越大,野野口修的恨意渐渐膨胀起来。最后起了杀人动机,以达到窃取日高邦彦所有文学成的上报。
当然,在小说的最后,通过加贺刑警的推理,在陈述中,也透露出了野野口修从小的自卑心理。这大概都是为了给他最后产生“忌妒、羡慕、恨”打下牢固的心理基础。
所以,读完〈恶意〉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心寒,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可能都或多或少存在“忌妒、羡慕、恨”的心理,只是我们大多人有理性战胜它,将它控制在最小的伤害范围。人在极度自卑下,或极度虚荣心下,会做出匪夷所思的作为,这可能就是野野口修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