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追风天下
最近,《精英律师》热映,在保持高收视的情况下,口碑却一路下滑,豆瓣评分,更是从6.0跌倒5.2。
客观而言,《精英律师》相比之前的恋爱律政剧,要好很多。
剧组找到了法律顾问,有真实的律师参演,并尽力提供“法律干货”,还提出了“善律者不讼”。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已经播出的剧集中,错误频出。
男主角是一个“万金油”的全能律师,知识产权、劳资等等业务都做;
而现实中的“精英律师”,一定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他可以什么业务都涉猎,但一定有自己的王牌业务。
女主角更是顶着没学历却是天才法学少女的人设,给外卖小哥艾伦普法,流畅地背出了《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
却遗漏了最重要的一句:“非本人主要责任”。
作为律师,真的不是背几句法律条文就能每场必赢,专业度不仅体现在对法律条文的记忆上;
而应该是在此基础上,培养和形成法律思维,锻炼法律逻辑,熟悉法条内容及要点,领会法条本意和提升应用法条的能力。
现实中,我们最大的悲哀,是将“专业”当人设,却忽视了自我内心的打磨。
1、人生,最怕“业余”充“专业”
央视2019《主持人大赛》,倍受瞩目,好看程度堪比“神仙打架”,全程只能让我们发出“太牛了”这句感叹。
撒贝宁的主持,看似争分夺秒,实则有条不紊,让整个场面不断陷入高度紧张,又让我们不断期待。
董卿和康辉的点评,温柔简单,却是如此直接专业。
寥寥数语,能让我们一下就感受到他们多年的文化功底,专业能力。
而他们的举止,更是脸上有笑容,眼里有光芒,展示着万里挑一的风采。
在这个舞台上,即使是大咖,也谨言慎行,因为他们知道,这里的人都太专业了。
不幸的是,生活中,我们往往将自己的能力看的很重,用自己的业余,去挑战他人的专业。
知乎上,曾有一名贴主讲述了自己充“专业”的亲身经历。
贴主从小喜欢打乒乓球,而且经过相对专业的训练,和身边人对垒,基本上每局必赢。
于是很多人夸他,说他达到了专业水准,随着自己在球友中小有名气,他也产生了“各种不服”的优越感。
直到上大学的时候,他认识了一名教练,是从国家乒乓球队退役的队员。
仗着自己有两下子,贴主缠着教练“来一局”。
教练开始不想跟他打,但被他缠的烦了,决定陪他打一局。
但是教练有个条件,他要拿黑板擦当球拍跟他打。
当时贴主感觉到自己被羞辱,心中的怒火都转化为击球的力量。
他拼了命地打,把平生学到的各种技巧,都用了出来。
但是比赛结果却让他很尴尬,21:5,他只赢了五个球,而且多半还是靠对方失误获得的。
当时贴主倍感屈辱,心中仍有不服,于是问教练,他到底到底差在哪里?
教练对他说:
“我从小4岁就练球,一个推挡动作就要练几万次,一个步伐就得走几万遍,每个动作已经融进我本能中了,什么样的球、该如何处理,大多是靠身体本能做出来的
对方一个球打过来,你必须要接住打回去,接不住,你就退役,接住了,你就去比赛,我接不住,就退下来了,所以我只能在这给你们当教练。”
很多时候,专业的人,知道自己有多大的不足,而业余的人,则感觉专业的还没自己水平高。
一个专业的人和一个业余的人,最核心的区别在哪里?不只是水平高低,而是看待问题的层次、思维方式、做事方法都不一样。
业余的人看见的是孤立的事件,而专业的人,看到的是事件背后的系统。
看似水平相近,实则相差万里。
2、专业不强尚可原谅,精神不足却是硬伤
关于什么是专业,网上一个倍受好评的回答:
专业就是,锤子的心里只有钉子,而钉子的心里只有木头。
近日,朱丹在节目录制中,将马思纯叫成“王思纯”、“马思河”、“马思恒”再次登上热搜。
而前期,朱丹曾因多次叫错人名而倍受争议,将古力娜扎叫成了迪丽热妈,陈立农错喊成赵立农。
很多人调侃,“业务能力不行的话就在家歇着吧”,更多人认为朱丹是在拿不专业当有趣,蹭热度。
所以不少网友质疑,朱丹的口误,到底是能力不行,还是态度问题。
而无论哪种,其实都是不够专业的表现。
什么是专业?
专业,首先是你在所处的行业,有过硬的知识和技能。
这是非常重要的。
你可能是新手上路,但是只要不断积累,持续在此领域深耕,最终会拥有硬核能力。
有人说,王坚是中国近10年最成功的CTO。
王坚最为知名的成就之一,是带领阿里云工程师,自主研发了中国的云计算操作系统——飞天,实现了中国云计算从0到1的突破。
2009年春节都没放假,王坚带领工程师们,在北京汇众大厦的办公室里,“取暖全靠抖,加热全靠搓手”,工程师们敲出了“飞天”的第一行代码。
在这里,他们自己订水、买垃圾桶、修桌椅板凳、修无线网,隔壁就是测试系统的服务器,夏天就像一个大火炉,冬天却冷得像个冰窖。
面对外部的嘲讽,还有集团内部的质疑,王坚硬是没妥协退缩。
“如果困难出现,就要战斗到底。”
这是王坚最喜欢的《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中的一句话,也是对专业精神的一种诠释。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王坚带领一个全新的技术团队,做成了一个全新的业务。
而这个业务,现在拥有了千亿的市值,而王坚,也成为了中国云计算的第一人。
做好一件事,需要关注的点很多。
但无论其中有多少点做得如何出类拔萃,只要有一点不合格,整件事就是不合格。
这是世界的运行法则,也是专业精神的基础。
因为在专业的人眼中,半成品没有什么价值。
3、真正的专业,是打磨内心
对我们而言,世界越快,内心就应该越慢。
专业,需要好的心态,要耐得住寂寞,因为成功的背后总是堆积着不为人知的寂寞。
然而,一心想着求快的我们,却在背离专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016年2月,papi酱的原创短视频爆火,被称为“2016年第一网红”。
之后,其视频广告贴片,以2200万竞拍成功,直播处女秀,更是在“一直播”平台上共获近1亿点赞量。
再之后,她主演的喜剧电影《妖铃铃》上映,并发行合唱单曲《我妈爱Say No》。
很多人惊讶,这样一个长相一般的女人,靠着变音搞怪火了起来,互联网真是个好东西,做网红太容易了。
更有很多人不屑,不就是凭借变音器嘛,我也会。
于是很多人效仿,很多人辞职杀入到原创视频行业。
结果,时至今日,那些当年的模仿者、跟进者,绝大部分都消失了,嘲讽的声音也不在了。
而papi酱,依旧屹立不倒,甚至连怀孕都上了热搜。
翻开她的履历,也许你会惊讶。
papi酱,本名姜逸磊,是一名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学生。
早在2006年,刚上大一的papi酱,就已经开始兼职担任网络主持人。
同年,还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毕业作品,出任副导演和女主角。
第二年,已经在上海电视台兼职,负责《健康时尚》栏目的前期编导及配音。
由于成绩优异,刚毕业的papi酱,被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邀请,担任话剧《马路天使》导演助理。
而之后,她一直在此领域深耕不懈。
直到2015年,papi酱凭借敏锐的职业眼光,成功捉住了短视频风口,开始了内容创业。
很多人说她是一夜之间火起来的,而事实上,她是十年的积攒,厚积薄发。
专业的背后,都是多年如一日的积累,和一往无前地追求极致。
真正专业的人,是一生只专注于一件事,用精细的手工艺反复打磨自己的作品。
多年以前,美国曾举办了一场大型的作家聚会。
受邀者众多,其中,有一位来自匈牙利的男作家,因为出版多部小说,倍感自豪。
当天,他非常活跃,时不时跟遇到的人吹嘘自己。
当他看到角落处坐着一个女作家时,就又跑过去说:
“很高兴认识您,您写过几部小说?”
女作家回答:“我只写了一部。”
他立刻十分骄傲地说:“我已经出版了339部小说。”
看着女作家一脸羡慕,他又问:“您写的小说叫什么名字?”
女作家平淡地说:“《飘》。”
男作家立刻傻眼了,自己的339部虽多,但是却没有一部经典。
那个女作家,叫玛格丽特·米切尔,从1927年提笔,到1936年写成,她写《飘》,历时10年。
而这也是她一生写的唯一一部小说,却成为了不可逾越的经典。
真正的专业,是打磨自己的内心。
保持一颗敬畏之心,用极致的认真和恒心,去打造出极致的产品或作品。
正如高晓松在对木村宗慎的采访中时所说,所谓的匠心精神就是:
“道在我心,一以贯之”。
4、写在最后
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说:
“只要拥有一种纯粹为了把事情做好,而好好工作的欲望,我们每个人都是匠人。”
在神户,一个叫冈野信雄的匠人花30多年时间潜心修复旧书。
在大阪,有位“煮饭仙人”,他用50多年的时间来研究煮米饭。
瑞士钟表大师路易斯·罗卡特,制作出的钟,70厘米高,里面有7套引动装置,多套动力系统。
运转时,钟里戏法老人手中的小球可以变色,钟顶的小鸟会张嘴和挥翅膀......
修复师王津说,这是他修过的最复杂的钟,和专家、助手花了一年才修好,而这个钟,是大师在1829年打造的。
专业是什么?
专业是一种敬畏之心,是对理想的专注和坚持,是一种执着,一种坚守。
专业,不应该只是商业宣传的噱头,而是需要我们,磨砺好自己的内心。
真正的专业,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禁得住岁月推敲。
愿你我,把事看淡,把心放平,用专业精神,照亮整个生命,遇见自己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