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别的主要内容
作者选择了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以及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相信会给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中国社会以启迪。
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影响世界的医生阿图·葛文德结合其多年的外科医生经验与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伤感而发人深省的故事,对在21世纪变老意味着什么进行了清醒、深入的探索。本书富有洞见、感人至深,并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路线图,告诉我们为了使生命最后的岁月有意义,我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作者选择了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以及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书中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书中对“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作者推崇的理念,都穿插在故事中作出了详尽的说明,相信会给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中国社会以启迪www.vrrw.net。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读完葛文德医生的《最好的告别》,本书主要内容是讨论人类如何面对衰老与死亡的问题。这本书强烈推荐给大家。下面总结书中的一些内容和我的思考。
过度医疗的问题:
有些人得了两种癌症,癌A和癌B,癌A太严重治不好,癌B能治。这种情况下,很多医生就会用手术或放化疗的方式去治疗癌B,尽管大家都知道,病人在癌B治好前,就会死于癌A。更奇怪的是,有些病人明知道这一点,依然愿意接受治疗,对他们来说,做无用的治疗,也比等死好得多。所以过度医疗这件事,有时也是患者不愿放弃希望导致的。有位医生说过“我想的是努力为患者争夺一两年的生命,而他们想的却是20年”。
选择权的问题:
肿瘤压迫了脊柱神经导致半条手臂瘫痪,你要做出选择,保守治疗会缓慢地走向全身瘫痪,而手术可能解决问题,也可能让你立刻全身瘫痪。面对这种情况,医生会有三种态度。第一是家长型:直接告诉你应该做手术,这是医生说的,你听话就是了!第二种是资讯型:告诉你一大堆数据和备选方案,你自己决定。第三种作者称为解释型:作者认为这种医生极其稀有,同时他认为这是所有医生应该遵循的执业态度:以患者的目标为核心,询问他最看重什么,最恐惧什么,然后根据患者的期许和底线,设计治疗方案。(这一点在中国的公费医疗体系下是不太可能的,医生没那么多时间。不过我相信不走医保的私立医院会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专业。这是市场经济的好处,更多选择,更多欢笑)
善终服务:中书介绍的美国的善终服务大概是这样——已经放弃治疗的患者,可以在家中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每天会有专业的护士上门,提供洗澡、换衣服、灌肠等一切病人需要的服务。患者拥有足够的吗啡和止痛药,似乎也可以自己决定用量。但回到了医院就不行,作者葛文德医生的父亲,在接受善终服务期间因昏迷又被送回医院,在医院疼得已经语无伦次了,但医生就是不给他更多吗啡,因为那有生命危险。这位父亲因此对家人大发脾气,事后他又哀求儿子,再也不要让他受苦。读这一段时,我能体会那位父亲的绝望。总之,善终服务的原则,就是让病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愿意生活,而不再将维持生命当作最高目标。
安乐死(辅助死亡):在以荷兰为代表的一些欧洲国家,安乐死的比例已经很高,在荷兰,每35个人就会有1个接受安乐死。作者发现安乐死比较流行的地方,善终服务就比较落后。在允许安乐死的地方,绝望的人可能更容易选择这种直接了当的方案。作者的态度似乎更倾向于善终服务,但我更倾向于安乐死。
最后做个小调查:
1、生命最后阶段,你愿意选择善终服务还是安乐死?亦或者绝不放弃治疗?
2、生命到了哪一步,你会希望结束它(瘫痪?失去判断力?或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