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世界》,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读者读了之后,感想怎么写?下面是作品人物网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美丽新世界读后感,一起来看看。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篇一
我不怎么看科幻小说,因为很难入戏,始终带着警觉心和疑虑看事态的发展,偶尔显现出挑刺的怪癖,而且很容易在自己的理解范围内急于做过多的猜测。看《美丽新世界》前对它的故事略有所闻,模糊印象里该是“洗脑”,“预设幸福”,然后被我的想象力期待着“洗脑”到什么程度,怎么进行“预设”,而这背后应该是有一些心理学依据的。刚开始看书,就已经开始胡思乱想了,“在美丽新世界里,预设后的人能多大程度上成为叛逆者?而如果叛逆者不满的是新世界构建的社会次序本身,他又能做出怎样程度的反抗。”然后这一思绪很自然的把我引入了《黑客帝国》的故事,不得不承认我该是有多喜欢“英雄主义”的故事。开了个头,我就开始对这本小说有着各种不淡定的期待。
我带着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情用一天时间看完了小说,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并且故事的矛盾冲突设计的很有层次感。美丽新世界是一个力求稳定的世界,而思考是稳定的大敌,孤独是思考的本源,矛盾的层次感来源于孤独的产生,或者因为自卑而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或是因为太过聪敏而内心焦虑,或者源自不同“文明”浸染而观念上的直接分歧,同时不同孤独的人也做了不同类别的反抗,虽然最后都没有发展出来“英雄主义”的故事,但却恰当的引出一个开放式的宏大命题——人类文明将要走向何处?
而我原本期待的“心理学”有点失望,没有详细介绍“预设”的内容,就无法让我探究叛逆的空间有多大。排除发育过程中对于大脑神经系统的破坏,对于正常生理状况的大脑预设主要是通过条件反射和睡眠教育。睡眠教育也没有系统的具体内容,只是随着故事情节的需要有一些穿插的介绍,这算一种心理暗示,而这种暗示有一点是让你产生强烈的自我认同感,“我为我是~~而高兴,我为我做~~而高兴。”好吧,我后来和同学的聊天中不自觉的把这种“高兴”上升到了“幸福感”。于是我就开始好奇幸福感是怎么产生的?美丽新世界里,睡眠教育告诉你“什么条件下,你会幸福。”然后实际生活中让你处于这样的条件下,你就自然而然幸福安稳了。然后我自以为是的把这世界的基础观念翻译为“幸福感来源于欲望得到满足”,预设的只是欲望类型,而其实我对这种观念持不确定的态度。美丽新世界的另外一个心理依据是弗洛伊德?性欲得到满足,人就可以没有爱的需求,性欲的需求是生物性本能,而爱的需求是后天“文化”渲染的情绪?鉴于我对弗洛伊德并不熟悉,这点还是不要谈为好。哪些是后天文化习得,哪些是人与生俱来,这更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话题,所以预设条件以使社会达到稳定是一个极高难度的事情。
书里面很有意思的一点是野人的出现,一个来自外来文明的人,而作者更有意思的选择莎士比亚作为外来文明的杰出代表。一本莎士比亚文集足以带来思考的力量,而不同文明碰撞的触发点则是性观念。野人吟诵着莎翁关于情欲的美丽诗句,却也聆听着关于性压抑的谆谆教诲,对于美丽新世界里完全肉欲的性开放嗤之以鼻,最后也算死于性与爱的决裂中吧。不同的文明对性与爱的观念好像很不同,至于何者值得赞颂,何者必须贬斥,何者为人类本性,何者又为文化习得,也是各有所异。回想起自己更早年看莎翁文集的反应,该是羞愧难当,觉得肉麻到鸡皮满地。不是觉得情欲淫秽,而是早年文化习得感情的表述应该含蓄。不过我却一直认为对爱的需求是人的本性,不是文化习得,也不是任何预设可以销毁掉的。不过我这一观念也很难说不是因为早年“预设”的结果,只是如此一来,我们再没有就不同见解讨论问题的必要了,都是“预设”的结果就没有谁比谁更偏向真理的了,世界会不会变得更无趣,更无意义,这才是真正滑向“消费主义”深渊的开始吧!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篇二
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是一本看了后觉得有些压抑的书,书本描绘了一个能称为“神奇”的未来世界,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这个世界里面,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受着控制:从胚胎到出生前,是在试管里培育的,在试管里,就被给予了身份的标识;出生后,接受睡眠教育;工作,生活,将按照固定的模式。
整个社会在我们看来暗淡无光,极其恐怖,“母亲”的称呼被当作耻辱,因为孩子的培育不是靠母体,而是靠试管,胚胎的成长,靠的是机械的添加日照,营养剂;孩童时期,孩子们接受睡眠教育,通过重复养成思维定势,怨恨什么,爱什么都通过重复的播音形成;以后干什么事情,从事什么职业按照等级早就固定好了,只需要在那个固定的岗位上机械化的操作即可。而活在世界里面的人却自得其所,干着从出生之前就已经赋予的工作,没有反抗,只有快乐,无尽的快乐,偶尔的不快,也被麻醉剂所抚平。
与之相对的一个世界,是一个被称为野蛮世界的地方,里面还保存着部分原始的东西,母体孕育生命,爱欲自然表达,伦理规范依然存在,宗教信仰仍然占统治地位。从我们的当代眼光来看,这个世界尽管略显落后,但和新世界相比,似乎多了些人性。
作为反乌托邦的代表作,赫胥黎构建了一个来自野蛮世界但向往新世界的人,这个人最终又被新世界迫害而死。作者通过描写“野蛮世界”与“美丽新世界”的矛盾冲突,在书中对高度发达的,机械化的社会做了批判,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唯技术论的荒谬。赫胥黎要表达的正是这样的思想,技术诚然带来了进步,但是过分的依赖技术,造成的是人的理性的丧失。看似美丽的新世界,正是一个技术至上的社会。人们追求的社会稳定,是通过技术,规定人的一生,限制人的一切权利,控制人的自然欲望来造成的。从本质上看,新世界和专制社会在是一样的,试图通过剥夺人的自然权利,营造一元社会。但事实上,这种寻求稳定的方式是不可能存在的,一个利益多元化的社会,只能是一种动态的稳定,在协商中寻求平衡。
人的自由是至高无上的。在新世界中,人的一切言行都是受控制的,不能有异于社会的思想,更不能自由的表达思想。那些对现存新世界持有反对意见的人,总是被周围的人所鄙视,被要求吃麻醉剂,因为麻醉剂能缓解反动的思想,把人固定在虚幻的快乐中。在描写这种冲突时,作者构建了两种不同结局的人,一个是中心主任,他是一个怀有新思想的人又害怕被现存制度抛弃的人,最终,他还是退缩了,另一个是以穆斯塔法和约翰为代表的,既对现存制度不满,又敢于站出来表达异议的人,他们换来了最终的自由。不过,因为逃脱不了来自新世界的人们的打扰,也摆脱自己背叛旧社会的内疚,约翰还是自杀了。作者安排约翰的命运以死亡结束,应该是对这样一个近乎变态的新社会的强烈讽刺。
社会离不开道德的约束。赫胥黎所描绘的新世界是一个不靠道德,仅仅靠程序约束的社会。在新世界,性欲代替了爱欲,可以自由的宣泄,人们彼此相属,谁和谁都可以发生关系。这是如此的荒诞,所以孩童被教导着玩找拉链的游戏,列宁娜和许多的人发生了关系,当他爱上约翰时,又是毫无顾忌的像占有约翰,甚至在约翰面前脱光了衣服。而在约翰所处的旧世界,人们只能从一而终。约翰的母亲,这个从新世界来的女人,和野蛮世界的很多男人发生关系,受到了女人们的鄙视和殴打。约翰本人也认为,对一个女孩的追求,要靠劳动,要经受考验,才是真正的男人,是值得信赖的爱情。这种传统的道德观念是值得肯定的。很讽刺的是,这种传统的道德观在新世界的环境下遭遇了困境。约翰爱着列宁娜,但不能接受列宁娜的爱情观,所以他给自己设计了一个圈套,并在自己设计的圈套中选择了死亡——一边骂列宁娜是“婊子”,一边又想着她的肉体。欲望是应该正常表达的,单纯为了肉欲的释放,忽视了爱的存在,超越了道德的界限,是可悲的,如新世界,而过分压制的爱欲,如约翰,也是不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