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的战士,天真的孤儿,年青的寡妇,热情的女人,各有主义的新式公子们,死气沉沉而交头接耳的旧社会,倒也并非如蜘蛛张网,专一在待飞翔的游人,但在寻求安静的青年的眼中,却化为不安的大苦痛(以上为作者对《二月》一书的印象和观感:“冲锋的战士,天真的孤儿,年青的寡妇,热情的女人,各有主义的新式公子们,死气沉沉而交头接耳的旧社会”都是构成小说《二月》中的元素,而“飞翔的游人”指的是小说主人公萧涧秋)。这大苦痛,便是社会的可怜的椒盐,和战士孤儿等辈一同,给无聊的社会一些味道,使他们无聊地持续下去(这是作者从以上对小说的印象和观感的进一步评价,是作者在深刻洞察当时黑暗社会后产生的感悟,作者觉得小说主人公的痛苦以及读《二月》的读者感受到得痛苦并无益于改造社会,只是为麻木的看客又提供了些许鉴赏的素材,以打发其空虚无聊的时间而已)。
浊浪在拍岸,站在山冈上者和飞沫不相干,弄潮儿则于涛头且不在意,惟有衣履尚整,徘徊海滨的人,一溅水花,便觉得有所沾湿,狼狈起来(此处的“浊浪”象征当时动荡落后腐朽艰辛的底层社会环境,“站在山冈上者”比喻一部分像梁实秋之类的能够躲开动荡的局势而享受相对平静优越的生活之人,“弄潮儿”则比喻在当时动荡局势中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或为己谋利或努力上爬之人,而“衣履尚整,徘徊海滨的人”则代表小说主人公萧涧秋这类虽然有所了解但并未真正深入到底层大众的社会生活中的知识分子,所以“一溅水花,便觉得有所沾湿,狼狈起来”并感受到前文所谓的“不安的大苦痛”)。这从上述的两类人们看来(指的是“站在山冈上者”和“弄潮儿”),是都觉得诧异的。但我们书中的青年萧君,便正落在这境遇里。他极想有为,怀着热爱,而有所顾惜,过于矜持,终于连安住几年之处,也不可得(点明小说主人公萧涧秋的性格特点和结局)。他其实并不能成为一小齿轮,跟着大齿轮转动,他仅是外来的一粒石子,所以轧了几下,发几声响,便被挤到女佛山〔2〕——上海去了(这是从社会角度对萧涧秋的评价,作为当时知识分子的萧涧秋敏感而又软弱,所以他既不能像“战士”和“先驱”那样为改造社会提供些许帮助,也无法像“弄潮儿”一般融入社会而随波逐流,于是只好选择逃避,这是对萧涧秋这类人弱点的揭示和批判)。
他幸而还坚硬,没有变成润泽齿轮的油(萧涧秋虽然软弱但也有自己的底线和操守,他不会因一己私利而反而变成压迫者的帮凶、统治者的帮闲,这是对萧涧秋这类人优点的肯定和赞扬)。
但是,矍昙(释迦牟尼)从夜半醒来,目睹宫女们睡态之丑,于是慨然出家,而霍善斯坦因〔3〕以为是醉饱后的呕吐。那么,萧君的决心遁走,恐怕是胃弱而禁食的了,虽然我还无从明白其前因,是由于气质的本然,还是战后的暂时的劳顿。(此段是对萧涧秋的“决心遁走”的动机进一步分析。所谓的“胃弱而禁食”即因自身的软弱而无法直面痛苦的人生、无法正视淋漓的鲜血。并对其最后将转变为那种类型的人进行推测:若由于“气质的本然”而逃遁,则将永远逃避隐遁下去;若由于“战后的暂时的劳顿”而隐修,则最终将转变成为真正的战士,为推动和改造社会而做出努力。)
我从作者用了工妙的技术所写成的草稿上,看见了近代青年中这样的一种典型,周遭的人物,也都生动,便写下一些印象,算是序文(以上为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点明《二月》一书的三个值得一读的优点:用了工妙的技术所写成、主人公是一种典型、周遭的人物也都生动)。大概明敏的读者,所得必当更多于我,而且由读时所生的诧异或同感,照见自己的姿态的罢?那实在是很有意义的(最后指出阅读此书的收获、意义和价值)。
一九二九年八月二十日,鲁迅记于上海。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九年九月一日上海《朝花旬刊》第一卷第十期。柔石参看《二心集·柔石小传》及其有关注。《二月》,中篇小说,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上海春潮书局出版。
〔2〕女佛山 小说《二月》中的一个地名。
〔3〕霍善斯坦因(WAHausenstein,1882—1957)德国批评家。这里所引他对于释迦牟尼出家的解释,见他的《艺术与社会·印度的社会和艺术》。
鲁迅作品全集鉴赏
《朝花夕拾》
范爱农、《二十四孝图》、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狗·猫·鼠、琐记、无常
《仿徨》
祝福、弟兄、在酒楼上、伤逝、离婚、孤独者、高老夫子、示众、长明灯、肥皂、幸福的家庭
《呐喊》
《呐喊》自序、阿Q正传、白光、端午节、风波、故乡、孔乙己、狂人日记、明天、社戏、头发的故事、兔和猫、一件小事、鸭的喜剧、药
《故事新编》
序言、理水、采薇、铸剑、非攻、奔月、出关、补天、起死
《野草》
《野草》英文译本序、《野草》题辞、秋夜、影的告别、求乞者、我的失恋、复仇、复仇〔其二〕、希望、雪、风筝、好的故事、过客、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立论、死后、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腊叶、淡淡的血痕中、一觉
杂文集
《伪自由书》、《而己集》、《花边文学》、《热风》、《坟》、《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附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