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鲁迅《题三义塔》原文、注释和赏析

奔霆飞熛歼人子②,

败井颓垣剩饿鸠③。

偶值大心离火宅④,

终遗高塔念瀛洲⑤。

精禽梦觉仍衔石⑥,

斗士诚坚共抗流⑦。

度尽劫波兄弟在⑧,

相逢一笑泯恩仇⑨。

【注释】

①鲁迅日记1933年6月21日载:“为西村真琴博士书一横卷云: ‘奔霆飞焰歼人子……’。”西村真琴,日本友人。一二八事变中在上海,曾在闸北三义里废墟得一鸽,后带回日本,与家中鸽子养在一起,不久该鸽即死去。西村先生即埋葬该鸽于院内,并立一碑,上刻“三义冢”,亦即诗题中之 “三义塔”。该诗前有小序云:“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之。”诗后有跋文:“西村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尔。一九三三年六月二十一日鲁迅并记。”

②奔霆飞熛,指枪炮炸弹的爆炸轰击。霆,疾雷;烟,火焰。熛: 手稿和日记中均作 “焰”。

③败井颓垣,指闸北三义里的废墟。饿鸠,指西村所得之鸽子。日本人呼鸽子为堂鸠,

④大心: 慈善之心。《管子·内业》: “大心而敢。”注:“心既浩大,又能勇敢。”

⑤瀛洲: 这里指日本。

⑥精禽:精卫鸟。《山海经·北山经》:“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⑦斗士:中日两国反法西斯战士。诚坚:意志真诚坚定。抗流: 抗击法西斯逆流。

⑧劫波:梵语,劫难。《祖庭事苑》:“日月岁数谓之时,成住坏空谓之劫。”《大曰经疏》:“梵之劫波有二义,一者时分,一者妄执。”

⑨泯恩仇: 指消除战争中结下的仇恨。

【析】 这首七律是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颂歌,写于1933年6月21日,收《集外集》。诗是为日本生物博士西村真琴为一只中国鸽子垒的坟 “三义冢” 而写的。1932年 “一二八”事变时,西村担任大阪每日新闻社的代表团团长,在上海组织医疗服务团,致力于中国儿童爱育工作。一次,他在闸北的三义里看见一只受战火摧残而失去主人的鸽子,感到很可怜,于是把鸽子携回日本丰中市自己家里,希望把这只鸽子与日本鸽交配,生出小鸽后作为和平使者送回中国。不幸次年这只鸽子死了,西村把它理在院子里的紫藤下面,并立一小碑取名 “三义冢”。西村又自绘《小鸠三义图》寄赠鲁迅并求题诗。为此,鲁迅怀着深情厚谊写下了这首洋溢着国际主义精神的诗篇。诗中深情地表现了在那黑暗的年代里一个 “没有失去理性” 的日本人对中国人民,特别是对中国儿童所寄予的友情。

因有西村在“三义里”弄堂里拾到的鸽,才有“三义冢”的坟,也才有鲁迅《题三义塔》的诗。他们俩人思想相通,心心相印。在诗的 《序》 中,鲁迅说: “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之。”一小冢,需与农人共建似乎不甚合理。然细究其来,并非误记,而是鲁迅有意将真相隐晦起来,以此 “模糊敌人的眼睛。” 在 《跋》 中又记道:“西村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死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尔。”这里“聊答遐情”并非实情,仍出于同一目的的。

首联“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鲁迅以极其愤怒的心情,对日本法西斯暴行进行揭露和控诉,真实地描绘了日寇对我国上海施行狂轰滥炸的情景。“奔霆”似的炮弹,“飞熛” 似的烈焰,残杀了成千上万无辜的中国人民,到处是一片瓦砾焦土,只有那残墙败井的废墟中,残留下一只失去饲主饥饿的鸽子。人民惨遭屠戮,就连一只小鸽也难逃战火蹂躏,诗人怎能不悲愤填胸,裂肝碎胆呢?这是对日寇逞暴肆虐的控诉,是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谴责。颌联笔锋一转撇开战火不提,把主要篇幅正面引向友谊的歌颂。“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热情歌颂、赞扬了日本友好人士西村真琴的正义行为,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关怀。在硝烟弥漫,兵刃塞途的劫难中,“饿鸠”之所以能 “离火宅”,是因有幸遇到 “大心”的西村,才得以劫后余生,幸存下来,故鲁迅用了 “偶值”两字。尤其幸运的是被拯救出来后。还受到精心饲养,死后又修塔埋葬,鸽子是和平、友好的象征,“三义塔”则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盏明灯”,成为两国人民永远的纪念物,它是希望!是理想!是光明!

诗的前四句写实,后四句写情,是虚写。由咏物转入抒情,由鸽子的遗骨而引起诗人无限思念和不尽的遐想。因鸽子而想到“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想到那“三义塔”下的鸽子从睡眠中醒来,就像精卫鸟一样,衔西山木石以填平被阻隔的东海,重新架起了神州与瀛台友谊的桥梁。诗人又想到,到那时,我们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联合起来,精诚团结,矢志不移,为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维护两国人民的和平友好而共同努力。诗人把炎帝的少女溺于东海,具有浪漫色彩的美丽的神话,与鸽子葬于瀛洲联系起来,把神话故事与现实联系起来,把鸽子与人民联系起来,深情地表现了两位友人共同的命运和眷念之情。意思是说只要有“精禽梦觉仍衔石”的决心和精神,那么“斗士诚坚共抗流”的愿望就必然会变成现实!

尾联两句是全诗的题旨所在,“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诗人深切地相信,今天中日两国虽然隔阂很深,但是兄弟的情谊仍然存在,在度过漫长艰苦的岁月后,历史遗留的恩仇宿怨终将在相见一笑之中化为金灿灿的友谊之花。正如鲁迅1933年2月致小林多喜二家属的唁电中说的那样: “日中两国人民群众,亲如兄弟。资产阶级欺骗人民,用血在我们中间制造鸿沟,并且仍在继续制造。但是无产阶级和他的先锋队正在用自己的血来消灭这道鸿沟。”岁月并没有辜负诗人殷切的期望,在诗人去逝36个春秋之后,1972年唇齿相依的中日两国人民终于用血填平了 “鸿沟”,从此方开雾霁,恢复了睦邻邦交。

《题三义塔》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两个突出的特色。首先是采用象征的手法。诗中“饿鸠”的遭遇,象征着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战火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以及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这种象征又是采用以小喻大表现出来的。西村拯救一只饥饿的小鸽,表现了人的善良本性,是对侵略战争的谴责,是对人民的同情,是国际主义精神的表现。为这只小鸽建塔也是一件小事,然而这小鸽、小塔、小碑中包含着大义,塔小情谊深,碑小意义宏。其次是语言带有浓厚的佛家色彩,诸如“大心”、“火宅”、“高塔”、“劫波”都是佛家用语。“大心”是宽厚、善良、仁慈之心;“高塔”为冢是佛家死后安葬的特有标识;“劫波”在佛典中是天文数字的长时间单位,比喻年代的久远。诗人这样用词,大概认为西村博士在生物科学上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他具有佛教的大慈大悲世界观的原因,所以才这样题咏,以表现宽厚、博大、深挚、虔诚的胸怀。

  鲁迅作品全集鉴赏

  《朝花夕拾》

  范爱农、《二十四孝图》、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狗·猫·鼠、琐记、无常

  《仿徨》

  祝福、弟兄、在酒楼上、伤逝、离婚、孤独者、高老夫子、示众、长明灯、肥皂、幸福的家庭

  《呐喊》

  《呐喊》自序、阿Q正传、白光、端午节、风波、故乡、孔乙己、狂人日记、明天、社戏、头发的故事、兔和猫、一件小事、鸭的喜剧、药

  《故事新编》

  序言、理水、采薇、铸剑、非攻、奔月、出关、补天、起死

  《野草》

  《野草》英文译本序、《野草》题辞、秋夜、影的告别、求乞者、我的失恋、复仇、复仇〔其二〕、希望、雪、风筝、好的故事、过客、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立论、死后、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腊叶、淡淡的血痕中、一觉

  杂文集

  《伪自由书》、《而己集》、《花边文学》、《热风》、《坟》、《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附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三义  三义词条  鲁迅  鲁迅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注释  注释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有感余秋雨

 余秋雨《宁古塔》原文欣赏

 宁古塔(1)  这里的天蓝得特别深,因此把白云衬托得银亮而富有立体感。蓝天白云下面全是植物,有庄稼,也有自生自灭的花草。与大西北相比,这里一点也不荒瘠;但与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