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传
清代白话中篇醒世小说。一名《省世恒言》。五卷。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文聚斋刊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文聚斋刊本。
栢能,字生法,柏亭郡义亭冈人。在他出生前,父亲曾梦见一个怪人踉跄而来,没有留下姓名就走了。栢能长到五六岁时,有一教铿祖师说他有道缘,不应在凡尘中居住,还写了一篇颂偈:“非有为有,道无是无。无则非有,有则是无。知无不有,还无为有。知无不无,无在非无。总归一空,是为净了。”写完后让栢能的父亲收藏好,留到以后做为验证。栢能读书识字,聪明伶俐,很讨父母喜欢。只是他命运不济,十六七岁时父母相继而亡。栢能过了几年孤苦无依的生活,一天看到幼时教铿祖师写的颂偈,又想起当初他说的话,就动了脱离凡尘、修身学道的念头。于是便收拾行李,并带着祖传的宝贝妆天铲,投往教铿祖师学道。
栢能来到压倒泰岳山,拜见了教铿祖师,希望拜在他的门下学道。祖师看他身上世俗凡尘之气未除,就把坐骑尽勾兽送给他,令他先往悟颖山南循洞修身。栢能离开教铿祖师,来到悟颖山南循洞,他在这里息志宁神,修身养性,饿了就吃山上的松子,渴了就喝山中的清泉,不知不觉十多年过去了。一天,栢能正在养元气,有一只成精的老鹰,双翅扇动着巨风大火飞扑而来,栢能挥动妆天铲打去,老鹰化作一道火光钻入地下去了。栢能用铲掘地,竟掘出了光赤盔、不顾甲和皮禅杖三件宝贝。
在悟颖山附近有一座积财山,山中有一个出放洞,洞中祖师道号神鳔,他常与门客及徒弟在这里说法讲道。因出放洞规模狭小,神鳔祖师便和徒弟们商定把南循洞设为讲坛,让栢能移居别处。高徒旬卓首先到南循洞威逼栢能让出山洞,栢能没有答应。另一高徒崔必又去索要,被栢能说得哑口无言,理屈词穷,只得悻悻而归。第三个徒弟高岳采用强硬手段,要把栢能赶出山洞,被栢能打得唇破齿缺,口吐鲜血,回去见到祖师放声大哭。神鳔的如意算盘没有打成,不禁勃然大怒,亲自披挂上阵,率领众徒弟来南循洞和栢能大战。栢能的法力和皮禅杖固然厉害,起初还能打个难分难解,但后来终究敌挡不过神鳔的无绛锁,只得钻地而逃,这时想起教铿师父说过如有危难可去找脱空祖师,于是便向脱空祖师求助。 脱空祖师派了徒弟祁有次和任不怕二人相助。 双方战了数回合后,栢能和祁有次、任不怕遮挡不住崔必射来的乱箭,最终还是战败而逃。三人一同下山,又请思禅真人帮忙。 思禅真人给住在金堆山积宝洞的黄四币和白中金二位大仙写了一封书信,让他们从中调解。 栢能带信拜见了黄、白二仙,他们的一番教诲,使相能茅塞顿开,于是接受了劝说,把南循洞让与神鳔祖师,祖传宝贝妆天铲也一并舍弃在洞中。 栢能为安静修身,把皮禅杖和尽勾兽寄留在黄、白二人住处,只携带着他们赠送的四时琴、八节锏另寻修身之处。
神鳔祖师费尽心机,得了山洞又得到妆天铲,十分高兴,将它们托付给自己的儿子无忧小真人看管,又让门客惠恬和凤成与他做伴。无忧小真人在颖悟山南循洞虽有惠、凤二人极力逢迎谄媚,但终日无所事事,又无他人来往,日子过得特别无聊乏味。惠恬、凤成告诉他附近翠云山芙蓉洞有两位仙子,一名玉兰,一名瑞香,小真人急忙派他们两个带上玉簪花、金绣球、垂丝荷包、累丝荷包四件礼物前去邀请。惠恬、凤成在路上各自私藏了玉簪花、金绣球,只把剩下的垂丝荷包和累丝荷包送到二仙子那里。二仙子得知了小真人的渴慕之情,不一会儿便飘然而至。小真人喜不自胜,与二仙子食则同器,卧则同衾。没几天又请来二仙子的好友开宝山出宝洞的开宝大官人、傲二郎君、八红娘子等,后来又有一青州从事前来助兴。小真人有众人相陪,终日杜门不出,浪荡成性。不久,神鳔祖师被地藏菩萨召去参加九道轮回大会,临走之前对小真人放心不下,再三叮嘱要好好照管两处山洞,尤其南循洞中栢能留下的妆天铲,是费了很大力气才得到的,更要精心保管。神鳔一走,小真人没有了父亲的约束,和众人更加自由自在,转眼二三年过去了,家业也已挥霍殆尽。二仙子意欲返回翠云山芙蓉洞,小真人苦留不住,以金银花、银狮子等宝物相送。开宝山出宝洞的众人也要回去,小真人又把金狮子等宝物送给了他们。神鳔一去不回,惠恬、凤成早已另投门路去了。大家一哄而散,洞中四壁一空,家缘破尽。小真人孑然一身,冷落孤独,后来听出宝大官人和瑞香仙子说教铿祖师广收门徒,便舍弃山洞,带着妆天铲投往教铿祖师。他途中经过堆金山,遇见黄、白二位仙人,便以妆天铲交换了栢能寄留在此地的皮禅杖和尽勾兽。
栢能把南循洞让与神鳔祖师之后,携带着琴、锏,来到窟笼山挣布洞,为洞主扁福子所留,从此以后师从扁福子修道。他终日一心只在琴锏上,再也没有任何妄念。十余年后,终于推倒情山,跳出欲海,彻悟人生,修成正果。黄、白二仙把妆天铲归还给他,并赠号“返本真人”。栢能携铲返回家乡义亭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