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①: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②,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③。蹇叔曰: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④?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⑤。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⑥,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 “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公使谓之曰: “尔何知? 中寿,尔墓之木拱矣⑦!”
蹇叔之子与师⑧,哭而送之,曰: “晋人御师必于殽⑨。殽有二陵焉: 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⑩;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注释】 ①杞子:僖公三十年秦国留戍郑国的大夫之一。②管:钥匙。潜师: 秘密地派遣军队。③访:询问。蹇叔:秦国元老,曾为上大夫。④无乃:恐怕。⑤悖:背叛,违逆。⑥孟明、西乞、白乙:都是秦将。⑦中寿:活到六七十岁叫中寿。蹇叔当时已近八十,过了中寿。拱: 两手合抱。⑧与:参加。⑨殽:通“崤”,山名。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北,地势险要,是晋国要塞,为秦往郑必经之地。⑩夏后皋: 夏朝帝王,夏桀的祖父。
【译文】 杞子从郑国派人回来告诉秦穆公说: “郑国人叫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地发兵前来,郑国是可以得到的。” 秦穆公为此询问蹇叔。蹇叔说: “使军队疲劳而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我没有听说过。军队疲劳,力量衰竭,远地的主人早有防范,这恐怕不可以吧? 我军的所作所为,郑国一定知道。费了力气而一无所得,必定有违逆背叛的情绪。并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 秦穆公不接受。召见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从东门外出兵。蹇叔哭着说: “孟子,我看到军队出去而看不到它回来了!” 秦穆公派人对他说: “你知道什么?如果你六七十岁就死了,你坟上的树木已经可以合抱了!”
蹇叔的儿子在军队里,蹇叔哭着送他。说: “晋国人必定在殽山抵御。殽山有两座山陵,它的南陵,是夏后皋的坟墓; 它的北陵,周文王在那里避过风雨。你必定死在两座山陵之间,我在那里收你的尸骨吧!”秦军于是出发东进。
【鉴赏】 鲁僖公三十年,烛之武说退秦军后,秦穆公派杞子等人驻守郑国。鲁僖公三十二年,霸主晋文公刚死,秦穆公便野心勃勃,认为自己称霸的时机到了,于是轻信杞子从郑国送来的情报,想灭郑攻晋。蹇叔是秦国富有经验的老臣,他预言劳师袭远必遭失败,一再劝阻,但秦穆公却利令智昏,不但不听从蹇叔的忠谏,反而加以责骂、嘲讽,一意孤行,坚持出兵袭郑。蹇叔只好一哭其师,二哭其子。结果正如蹇叔所料,被晋军在殽山打得全军覆没。文中蹇叔的形象写得十分动人,可谓理明情深,他哭送秦军出师,不但说明他对形势分析的深透和对战局预测的准确,更体现了他拳拳爱国之心。本文在叙事上不枝不蔓,井然有序。
字数:1134
知识来源:傅德岷,赖云琪 主编.古文观止鉴赏.武汉:崇文书局.2005.第29-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