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西游记·收服孙行者》主要故事内容及赏析

  《西游记·故事情节鉴赏·收服孙行者》赏析

  这行者,须臾间看见唐僧在路旁闷坐。他上前道:“师父!怎么不走路?还在此做甚?”三藏抬头道:“你往那里去来?教我行又不敢行,动又不敢动,只管在此等你。”行者道:“我往东洋大海老龙王家讨茶吃吃。”三藏道:“徒弟啊,出家人不要说谎。你离了我,没多一个时辰,就说到龙王家吃茶?”行者笑道:“不瞒师父说,我会驾筋斗云,一个筋斗有十万八千里路,故此得即去即来。”三藏道:“我略略的言语重了些儿,你就怪我,使个性子丢了我去。像你这有本事的,讨得茶吃;像我这去不得的,只管在此忍饿,你也过意不去呀!”行者道:“师父,你若饿了,我便去与你化些斋吃。”三藏道:“不用化斋。我那包袱里,还有些干粮,是刘太保母亲送的,你去拿钵盂寻些水来,等我吃些儿走路罢。”

  行者去解开包袱,在那包裹中间见有几个粗面烧饼,拿出来递与师父。又见那光艳艳的一领绵布直裰,一顶嵌金花帽,行者道:“这衣帽是东土带来的?”三藏就顺口儿答应道:“是我小时穿戴的。这帽子若戴了,不用教经,就会念经;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礼,就会行礼。”行者道:“好师父,把与我穿戴了罢。”三藏道:“只怕长短不一,你若穿得,就穿了罢。”行者遂脱下旧白布直裰,将绵布直裰穿上,也就是比量着身体裁的一般,把帽儿戴上。三藏见他戴上帽子,就不吃干粮,却默默的念那《紧箍咒》一遍。行者叫道:“头痛,头痛!”那师父不住的又念了几遍,把个行者痛得打滚,抓破了嵌金的花帽。三藏又恐怕扯断金箍,住了口不念。不念时,他就不痛了。伸手去头上摸摸,似一条金线儿模样,紧紧的勒在上面,取不下,揪不断,已此生了根了。他就耳里取出针儿来,插入箍里,往外乱捎。三藏又恐怕他捎断了,口中又念起来。他依旧生痛,痛得竖蜻蜓,翻筋斗,耳红面赤,眼胀身麻。那师父见他这等,又不忍不舍,复住了口,他的头又不痛了。行者道:“我这头,原来是师父咒我的。”三藏道:“我念得是《紧箍经》,何曾咒你?”行者道:“你再念念看。”三藏真个又念,行者真个又痛,只教:“莫念,莫念!念动我就痛了!这是怎么说?”三藏道:“你今番可听我教诲了?”行者道:“听教了!”“你再可无礼了?”行者道:“不敢了!”

  他口里虽然答应,心上还怀不善,把那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望唐僧就欲下手,慌得长老口中又念了两三遍,这猴子跌倒在地,丢了铁棒,不能举手,只教:“师父!我晓得了!再莫念,再莫念!”三藏道:“你怎么欺心,就敢打我?”行者道:“我不曾敢打,我问师父,你这法儿是谁教你的?”三藏道:“是适间一个老母传授我的。”行者大怒道:“不消讲了!这个老母,坐定是那个观世音!他怎么那等害我!等我上南海打他去!”三藏道:“此法既是他授与我,他必然先晓得了。你若寻他,他念起来,你却不是死了?”行者见说得有理,真个不敢动身,只得回心,跪下哀告道:“师父!这是他奈何我的法儿,教我随你西去。我也不去惹他,你也莫当常言,只管念诵。我愿保你,再无退悔之意了。”三藏道:“既如此,伏侍我上马去也。”那行者才死心塌地,抖擞精神,束一束绵布直裰,扣背马匹,收拾行李,奔西而进。

  ——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

  【赏析】

  唐僧西天取经团队的主将是孙悟空,小说《西游记》的主人公也是孙悟空,作者趁他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的时间里,腾出笔来写了玄奘的出生以及取经之事的缘由。如今唐太宗已在西安大开法会,亲送唐僧出发,而唐僧于路上初遇苦难,幸得人相救。此时取经处于关键时刻,孙悟空又该上场了。

  就在这一张一驰的艺术描写之间,岁月已过了五百年。这是当初佛祖规定的孙悟空的受难时间。如今的孙悟空正在焦急地等待着那个来自东土的取经人。因为只有他能拯救自己脱离苦难,并且也只有他能使自己的人生理想变为现实。所以当他听见刘伯钦在对唐僧说话时,已晓得唐僧正是自己日盼夜想之人,深感人生新的机遇就在眼前,再也不容错过,于是大叫:“我师父来也!我师父来也!”正如清人汪憺漪所说:“看到此处,令人人踊跃、欢喜,如出暗室而睹青天,如泛苦海而登彼岸,无数重负,一朝顿释矣。乐极!乐极!”此时,更乐的当然是“不怕寒暑,不吃饮食,自有土神监押,叫他饥餐铁丸,渴饮铜汁,自昔到今,冻饿不死”的孙悟空了!只见他露着头,伸着手,乱招手说:“师父,你怎么此时才来?来得好!来得好!救我出来,我保你上西天去也!”他的欢呼雀跃之情,溢于言表。

  此时的孙悟空“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还喜得眼睛转动,喉舌声和。语言虽利便,身体莫能挪。正是五百年前孙大圣,今朝难满脱天罗”。与“大闹天宫”时的那个浑身英雄之气的孙悟空,显然要苍老得多。历经沧桑的他在见到唐僧时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可是东土大王差往西天取经去的么?”等到确认唐僧的身份后,才向他诉说事情的缘由:

  我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只因犯了诳上之罪,被佛祖压于此处。前者有个观音菩萨,领佛旨意,上东土寻取经人。我教他救我一救,他劝我再莫行凶,归依佛法,尽殷勤保护取经人,往西方拜佛,功成后自有好处。故此昼夜提心,晨昏吊胆,只等师父来救我脱身。我愿保你取经,与你做个徒弟。

  我们之所以把这段话引录于此,是以前有不少人认为,小说《西游记》第七回以后的孙悟空与前七回中,尤其是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已有了很大的不同,而且这种不同又是质的区别。他们甚至提出了“一部《西游记》,两个孙悟空”的观点,说小说第七回以后的孙悟空叛逆了早先的孙悟空,成为同一部小说中的截然相反的两个艺术形象。还有人说,小说第七回以后的孙悟空投降了佛祖,或者是被佛祖招安的人物,等等。他们的主要理由则是这段话中“犯了诳上之罪”的说法。

  平心而论,对孙悟空作这样的贬低甚至是否定的评价,是不公正的。孙悟空没有变,他还是原来的孙悟空。只是经过了这一场磨难,他的策略改变了。通过和佛祖的对峙和比试,也许他认识到了佛法无边的力量,现在又从取经人如约来到的事实中更加真切地感知到了这一点,从而认为倘若再不改变策略,错过眼前翻身的机会,以后恐怕只能一辈子被压在这五行山下了。而如果真的是这样,这对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因为一生的理想实现只能付之东流了。出于求生的本能,也出于再展宏图的需要,所以孙悟空在确认唐僧的身份后,犹如获得了一根救命的稻草,再也不可失去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的心情之迫切即由此而来。向唐僧承认“只因犯了诳上之罪,被佛祖压于此处”也是出于此种考虑。我们甚至可以说,孙悟空说这句话,完全是违心的,只是为了让师父救赎自己脱离苦海而一时说的好话,并非出自真心。今天我们已经知道,要识别一个人,不能光看他的一时一地的行动,更不可凭他一言一语所说的话,而是要看他的全部行为和语言,最重要是要看他的实际行动,这才能不走样。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这段话之前,孙悟空所说的还有一句话,即“我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倘若我们仔细体验他在说这句话时的口气,无疑是带有着无比之自豪的口吻而说的。就是被佛祖镇压在五行山下受了整整五百年的囚徒生活,孙悟空对往日“大闹天宫”的行为依然津津乐道,从来没有为他的大胆造反行动流露出哪怕是丝毫的后悔之意,相反,对那个光荣的岁月以及“齐天大圣”的称号念念不忘,这难道是他“忏悔”的表现吗?

  紧接上文的是孙悟空被唐僧用紧箍咒约束的精彩描写。师父的这一行动也说明了被救赎后的孙悟空依然故我,不肯乖乖地听从师父的话而常常要使点小性子,时不时地做出一些违反佛门规矩的事,甚至不惜离开师父,回到他的花果山去做山大王。所以唐僧给他带上了紧箍咒,以约束这个有点顽皮的徒弟的行动,保证西行取经使命的早日完成。从此,孙悟空有了约束,只要他的言行不合师父的意,唐僧就会念动咒语,制服孙悟空。正如小说名著《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五回中所描写的那样,蜀国丞相诸葛亮明知部下大将魏延身有反骨,有机会将背叛朝廷,因此预先曾授予另一大将杨仪一条锦囊妙计,在战场上只要与魏延对阵时,设法激他大叫三声“谁敢杀我!”就有人会把他斩落马下。魏延果然中计,当他在两军对阵时刚叫出第一声“谁敢杀我!”时,埋伏在他身后的马岱立即出手,取下了他的头。这个紧箍咒虽然不至于要孙悟空的命,但它对于孙悟空来说,也正如要命的那样痛苦。从此唐僧就有了制服孙悟空的杀手锏,而孙悟空也在这紧箍咒的约束下,踏上了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道路。

  在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头上的这个紧箍咒,其实是一种符号的象征。什么符号象征呢?原来是明代王朝的专制主义的符号象征。从秦始皇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开始,历代的封建王朝实行的都是专制主义的统治,明王朝也不例外。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就大开杀戒,把多少功臣和富有才华的文人送上了断头台。尤其可恨的是统治者们已从历史上王朝政治的兴衰命运中懂得了“武定祸乱、文致太平”的道理,所以在杀戮了大量的不听话的文人后,还是定下了教化、善俗、致治的治理国家之策,力图在思想上禁锢异己,实行严酷的文化专制主义。如明初的文言小说《剪灯新话》,无涉政治内容,也遭到卫道者们的禁行。明正统七年(1442)二月,李时勉呈送奏章给朝廷说:“近有俗儒,假托怪异之事,饰以无根之言,如《剪灯新话》之类,不惟市井轻浮之徒,争相诵习,至于经生儒士,多舍正学不讲,日夜记忆,以资谈论。若不严禁,恐邪说异端,日新月盛,惑乱人心。乞敕礼部,行文内外衙门,及提调学校佥事御史,并按察司官,巡历去处,凡遇此等书籍,即令焚毁,有印卖及藏习者,问罪如律,庶俾人知正道,不为邪妄所惑。”至于那些小说家和演说小说的人,也不时有大祸临头的危险。清代褚人获的《坚瓠集》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凤洲有奴胡忠者,善说平话,酒酣辄命说列传解颐,每说唐明皇、宋艺祖,辄自称‘朕’,称‘寡人’,称人曰‘卿’等,自古已然。士骕携忠至酒楼说书侑酒,而闾阎辄闻者曰:‘彼且天子自为。’以是并为士骕罪。”此事发生在嘉靖、隆庆年间,与小说《西游记》的面世相距不远,这种文化上的专制主义深刻地影响着作家们的思想,使他们深感到人性的约束,自由的丧失乃至是行动的阻挠等等。于是他们在孙悟空的头上设置了一只紧箍咒,以示对这种高压统治和文化专制主义的控诉。小说中的这种象征意义十分显明。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西游记  西游记词条  收服  收服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行者  行者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