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①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②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初③,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中,钱君④始书其名于版。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着于石⑤。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 “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回⑥。”呜呼,可不惧哉!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注释 ①萃——聚,集中。②汲汲——心情急切,不止息。③天禧初——指天禧元年(1017)二月,“置谏官、御史各六员,每月一员奏事,有急务,听非时入对。”(《宋史·真宗纪三》)。④钱君——钱明逸。庆历四年(1044)为右正言,谏院供职,六年,擢知谏院。⑤嘉祐八年句——司马光于嘉祐六年以修起居注同知谏院。⑥回——奸邪。
赏析 司马光于宋神宗嘉祐六年(1061)迁起居舍人,同知谏院。这是他于嘉祐六年(1063)为谏院题名刻石所写的一篇题记。文章着重阐明了谏官的重大责任和身为谏官应有的品德,表明了刻名于谏院的目的。文字简洁,富有感情。
文章首先回顾了谏官产生的历史。古代没有谏官之职,自上而下,人人都可发表意见,规劝当政者。直至汉代,才开始设谏议大夫,以执掌指陈朝政阙失之职。对古无谏官历史的回顾,正是为了强调而今谏官之职的重要性。文章接下来说:“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将指陈国家的大政方针、反映四海之内人们的利益与愿望,补阙当政者治理国家的利病得失,都集权于谏官一职之身,其责任之重大,便不难想见了。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当得起如此重任呢?或者说当此任者,应当怎样做才不辜负此职呢?文章说:“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这里指出了三个条件和两个方面。第一条是: 作为谏官,要有远大的志向,不要斤斤计较于小事。第二条: 处理事情,应分轻重缓急,有条不紊。第三条: 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不为一己之利谋进竞取。这三条,第一二条是从谏官所应具备的素质与才干上来要求的; 第三条则是对谏官在品德方面的要求。是否作为谏官的人都已达到了这样的要求呢?非也。作者说:“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有的谏官既争名,又争利,为个人名利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他们的品德与作为与一个合格谏官的品德距离相差实在是太远了。这是司马光对现状发出的深切感慨,亦是说明刻名于谏院的起因与必要性。
文章的第二段,首先介绍了刻名的背景与过程。时间分为三个阶段: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设置了六名谏官,并明确其职责。《宋史·真宗纪三》载: “置谏官御史各六员,每月一员奏事。有急务,听非时入对。”可见对谏官已有了较为严格的制度。这是刻名的前题背景。“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于版。”这是刻名产生的阶段。“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着于石。”是刻名之制定型的阶段,也是作者写这篇题名记的时候。作者对三个阶段进行回顾,旨在说明对于刻名之事的重视。接下来,作者说明刻名的目的:“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 ‘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回’ 。”名字刻在石碑上,永不漫灭。一个谏官的所作所为,功过得失,将有后人评说。忠义正直者,英名千古传诵; 奸佞狡诈者,遗臭万年,为后世所唾弃。“呜呼,可不惧哉! ”身为谏官,轻忽职守,难道不是很可怕的吗?这是对谏官要司其职谋其事的真诚劝戒。
这篇可视为题记体杂文,虽然很短,表达的意思却非常明白透彻。它劝导谏官要正直行事,忠于职守,专利国家,不为身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戒之以千载,垂教于万世,徐徐道来,娓娓动听。将深刻的道理以平易浅近之言出之。把严肃的话题,用亲切和缓的语气表达,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