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史记·苏秦列传齐使人谓魏王曰》原文、翻译及鉴赏

  齐使人谓魏王曰:“齐请以宋地封泾阳君[2],秦必不受。秦非不利有齐而得宋地也,不信齐王与苏子也。今齐魏不和如此其甚[3],则齐不欺秦。秦信齐,齐秦合,泾阳君有宋地,非魏之利也。故王不如东苏子[4],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齐秦不合,天下无变,伐齐之形成矣。”于是出苏代。代之宋,宋善待之。

  齐伐宋,宋急,苏代乃遗燕昭王书曰:

  夫列在万乘而寄质于齐[5],名卑而权轻[6];奉万乘助齐伐宋,民劳而实费;夫破宋,残楚淮北[7],肥大齐[8],仇强而国害。此三者皆国之大败也。然且王行之者,将以取信于齐也。齐加不信于王[9],而忌燕愈甚,是王之计过矣。夫以宋加之淮北,强万乘之国也[10],而齐并之,是益一齐也[11]。北夷方七百里[12],加之以鲁、卫,强万乘之国也,而齐并之,是益二齐也。夫一齐之强,燕犹狼顾而不能支[13],今以三齐临燕,其祸必大矣。

  虽然,智者举事,因祸为福,转败为功。齐紫,败素也,而贾十倍[14];越王句践栖于会稽,复残强吴而霸天下[15],此皆因祸为福,转败为功者也。

  今王若欲因祸为福,转败为功,则莫若挑霸齐而尊之[16],使使盟于周室,焚秦符,曰“其大上计[17],破秦;其次,必长宾之[18]”。秦挟宾以待破,秦王必患之。秦五世伐诸侯,今为齐下[19],秦王之志苟得穷齐[20],不惮以国为功。然则王何不使辩士以此言说秦王曰:“燕、赵破宋肥齐,尊之为之下者[21],燕、赵非利之也。燕、赵不利而势为之者,以不信秦王也。然则王何不使可信者接收燕、赵[22],令泾阳君、高陵君[23]先于燕、赵[24]?秦有变,因以为质,则燕、赵信秦。秦为西帝,燕为北帝,赵为中帝,立三帝以令于天下,韩、魏不听则秦伐之,齐不听则燕、赵伐之,天下孰敢不听?天下服听,因驱韩、魏以伐齐,曰‘必反宋地,归楚淮北。’反宋地,归楚淮北,燕、赵之所利也;并立三帝,燕、赵之所愿也。夫实得所利,尊得所愿,燕、赵弃齐如脱矣[25]。今不收燕、赵,齐霸必成。诸侯赞齐而王不从,是国伐也[26];诸侯赞齐而王从之,是名卑也。今收燕、赵,国安而名尊;不收燕、赵,国危而名卑。夫去尊安而取危卑,智者不为也。”秦王闻若说[27],必若刺心然。则王何不使辩士以此若言说秦? 秦必取,齐必伐矣。

  夫取秦,厚交也[28];伐齐,正利也[29]。尊厚交,务正利,圣王之事也。

  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竟破齐,湣王出走。

  【段意】 写苏代过魏被执,齐虽巧妙地利用说客使魏释代,但苏代却心念燕之旧恩,为燕王出谋画策,挑拨秦、齐关系。燕王正“欲报仇于齐”,故复召苏代回燕。

  字数:1137

  注释

  [1]为燕执代:替燕国逮捕苏代。

  [2]泾阳君:秦昭王弟,名悝。

  [3]今齐魏句:指魏国逮捕作为齐国客卿的苏代。

  [4]东苏子:放苏代东归齐国。

  [5]列在万乘:指燕国也可称得上万乘大国。寄质于齐:把人质寄托在齐国。

  [6]名卑句:是说不但名声低下,而且权威也随之减轻。

  [7]残楚淮北:使楚国淮北一代受创。

  [8]肥大齐:使齐国壮大。

  [9]齐加不信:即“齐不加信”,齐并不为此而信任。

  [10]强万乘之国:其强大不亚于万乘之国。

  [11]益一齐:又增加了一个齐国。

  [12]北夷:齐地在淮、泗之间。

  [13]狼顾:狼惧被袭,走常反顾,形容有后顾之忧。

  [14]齐紫三句:齐国的紫色帛,只不过是将不好的白帛染成紫色,就增价十倍。贾:同“价”。

  [15]残强吴:战胜了强大的吴国。残:使其残破。

  [16]挑霸齐:带头使齐称霸。

  [17]大上计:上上计,最好的计划。

  [18]长宾之:永远排斥秦国。宾:同“摈”。

  [19]今为齐下:现在被齐国压下。

  [20]苟得穷齐:如果是不灭齐不罢休。

  [21]尊之为之下者:尊奉他,作他的下属。

  [22]接收燕、赵:把燕赵拉拢过来。

  [23]高陵君:名显,亦是秦昭王之弟。

  [24]先于燕、赵:先到燕、赵去。

  [25]:同“屣”(xi)。

  [26]国伐:使国家受到攻伐。

  [27]若说:这番话。

  [28]厚交:很有利的外交。

  [29]正利:正当的利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苏秦  苏秦词条  史记  史记词条  列传  列传词条  鉴赏  鉴赏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有感儿童书籍

 成语《一鸣惊人》的故事

 一鸣惊人的典故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 当时齐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