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舆地全图》是近代重要的地图集。邹代钧等编纂。光绪二十九年(1903)舆地学会刊行,单色石印,1908年再版,彩色印刷,又称“大清地图,世界地图合册”。
邹代钧(1854—1908) ,字甄伯,又字沅帆,湖南新化县人。是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光绪十二年(1886),作为随员随刘瑞芬出使英俄等国。在国外期间,潜心研究西方的地图测绘理论和方法。3年任期满后,于光绪十五年返国,购回欧美诸国各种地理图册书籍。清末乱世,民穷国弱,列强肆意蹂躏。讲经世之学,求富国强兵之法成为有识之士的中心思想。为此,他在好友陈三立、汪康年、吴德潇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个人出资,于光绪二十一年在武昌创办舆地学会。这是我国地理学最早的组织,开创之功不可没。该组织提倡西方测绘理论,编译出版了大量用新方法绘制的地图。这些图对普及和发展中国近代地理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去世后,由于资金困难,该组织解散。他还担任过湖北舆图局总纂,在两湖书院和京师大学堂任过地理教习。他除编纂了大量地图外,主要地理著作有《西征纪程》4卷,《光绪湖北地记》24卷,《中俄界记》 3卷等。
此图集共收集68幅图,是邹代钧和他的同仁根据已有的地图和其他编图资料在室内编辑而成的。这些图都有以下几大特点:
第1、这些图均以当时中外最新测绘的名图为底本,原始资料都是最新成果,比较准确。
第2、在译制外国人测绘的地图时,综合了中外地图特点,将经纬度改为以中国京都的子午线为起始子午线,比例尺改用自制的中国舆地尺(1尺=0.308642米),使中国人读外国地图时,按图可得中国里数分率之准。此外,还详作图例和注记,以便辨识阅览,易于中国人接受。
第3、国内地图大多使用圆锥投影,外国地图则采用了多种投影法。
第4、地图印刷采用新式的烂铜版法,色彩鲜明,线条清楚,较中国传统的石制版法大有改进和发展。
第5、出现了人口划分等级的图例,这在中国人编绘的地图上是第一次。
此图集运用了西方地图测绘学理论和方法,和我国传统地图有着天壤之别。它是当时国内最好的地图集之一,在清末民初流传十分广泛,并成为后世编制中外地图集的主要参考资料。如光绪三十三年(1906),周世棠、孙海环编的《廿世纪中外大地图》1册,就是以此图册为基础编绘的。它是我国现代地图学萌芽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的出现使我国地图学的发展从此逐渐走科学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