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全集》又称《孙氏医书三种》,简称《赤水玄珠》,系医学丛书,明孙一奎撰,刊行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明 《国史·经籍志》、《医藏书目》较早著录。现存主要版本有明万历十二年(1584)刊本;万历二十四年(1596)刊本; 日本明历三年(1657)风月堂左卫门刊本; 清 《四库全书》本; 1914年上海著易堂书局铅印本; 《中国医学大成》本等。198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出版凌天翼点校本,为《中医古籍整理丛书》之一种。
孙一奎(约16世纪),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生子,明代休宁县(今安徽休宁)人,生活于嘉靖、万历年间(1522-1619),医学家。幼受儒学,15岁后,访伯兄于括苍,遇道士授以方术多验,乃专攻轩岐遗书及诸大家医籍,寒暑无间三年,又师从汪石山弟子黄古潭,曾挟医术远历湘赣江浙等地,广询博览,访师寻友,探冥搜奇,其术日进。历三十余年,学验俱丰,名噪当时。在医理上,对三焦、命门之火有独到见解;在临床上,于噎膈、反胃二证及辨癫、狂、痫之异治,卓然有识。积一生治学与临床经验,著成《孙氏医书三种》。因相传、黄帝求道,多方索之不得,而象罔得之于赤水”,故以 “赤水玄珠”名书,以示珍秘之意。此外,尚撰有《痘诊心印》 等。
《赤水玄珠全集》近140万字,包括 《赤水玄珠》、《医旨绪余》、《孙氏医案》三部分。《赤水玄珠》30卷,分76门,论述内、外、妇、儿各科病证,每门又条分缕析,分述因、证、处方,并附诸家治验。本书专以明证为主,引录历代文献达265种,并结合孙氏临床经验,对于寒热、虚实、表里、气血八者,辨析最详,另对古今病证名的相混之处,论辨也较明晰。《医旨绪余》2卷,共78篇论文,上卷44篇,下卷26篇,是采集诸家之言,评述各家学说汇辑而成。大旨发明太极、阴阳、五行之理,畅发脏腑、气血、经络、命门、相火、三焦之义。其中有些论点较前人有所发挥,有理有据,代表了孙氏的主要学术思想。《孙氏医案》又名《孙文垣医案》,凡5卷,是由其子孙泰来、孙明来及门人余煌等整理的孙氏医案汇集。医案按照孙氏行医地区为序分别加以汇集,计三吴治验2卷,新都治验2卷,宜兴治验1卷,总共398案。各案依治之先后排列,少叙医理,主要阐发证治,总结了孙氏的临证经验。
孙氏三书,是其数十年治学所得和临证经验的总结,也是汇集明以前诸家精粹之大成的作品,医理有阐发,论证有独见,治病有特色,有“出独见而著医绪.辑试方而成玄珠”的称誉。其医案叙述色脉病形,历历如绘,疗效卓著,“大都巧发而奇中”。三书合集,足可相互羽翼参证,相辅相成。本书搜采广博,可谓“融三教之说荟萃于医”,“融《素》《难》于方寸,辨众论归于中。”他以命门为两肾间动气,三焦为原气之别使,动气为生生不息之垠、相火有裨助生生不息之功。其论说不仅阐发了《难经》有关理论,且自出机杼,并与临床辨证施治相结合,是中医学三焦命门学说的一大流派。《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本书“于寒热虚实表里气血八者,谆谆致意,其辨古今病证名称相混之处,尤为明晰。”“其议论诸家长短,谓仲景不徒以伤寒擅名,守真不独以治火要誉,戴人不当以攻击蒙讥,东垣不专以内伤奏绩,阳有余阴不足之论,不可以訾丹溪,而樱宁生之技,亦可并垂不朽,尤千古持平之论。”《郑堂读书记》言其认证真切扼要,并称“各证经文混论者列之于前以为纲,以今人尝称者析之于后为之目,目下各列治法,庶古今通贯,攻治不紊,缓急检阅,免致疑滞,此尤为条理细密处”但书中也掺杂着一些不当的内容,如《玄珠》虚损劳瘵门之方外还丹“专讲以人补人采炼之法,殊非正道。”医案中不免有繁文标榜之处。后人俞东扶《古今医案按》选按其中部分医案,魏之琇又采孙氏医案近半数,节略旁文,收录入《续名医类案》之中,可见《医案》对后世影响亦深。更值得提出的是,本书之中多奇方、验方,皆取自非医家类书,又具 一般医书少有的特色。《赤水玄珠全集》从治学精神到治学方法,从医学理论到临床实践,从医术到医德,均有不少可取之处,是发掘整理祖国医药学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