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某地一次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一位分管教育的市长提出了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中小学生课业“减负”为什么难见成效?”
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观念陈旧。长期以来,一些学校、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观念滞后,重视学生的分数,忽视人的发展;重视学生的学习,而忽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在此观念主导下,尽管教育行政部门采取种种措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在基层学校问题一时难以根除。
二是制度滞后。目前,处于变革期的中小学依然受到原有考试制度的制约,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而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就成为必然。
三是师资专业化水平不高。不少校长和教师的专业素养受限,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极不适应,教学费时低效,因而就出现了“课内损失课外补”现象,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就在所难免。
要根本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必须标本兼治,多方发力。
一是全力推进依法治教。加大力度,强化措施,严格执行素质教育有关文件及地方教学规范要求,变红线为高压线,惩防结合,堵疏并举。
二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要加快高考、中考改革进程,打破“唯分数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变革育人模式,促进学校、教师及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地成长。
三是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策略,以建设教育云平台为抓手,按照“三通两平台”的标准,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大幅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区域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
四是着力提升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以建设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教师群体为目标,按照“面向全体、分类推进、梯队发展、全面提高”的思路,建设好中小学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