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略称为《起信论》,是大乘佛教概要性论书。原标明“马鸣菩萨造,梁真谛法师译”,但《马鸣菩萨传》和《付法藏因缘传》都没有提到《起信论》,隋代法经等所著《众经目录》卷五对《起信论》的译者提出疑问,唐均正著《四论玄义》又对该论的作者提出疑问,疑为地论师伪造。
近来中日两国佛教学者对《大乘起信论》的真伪问题展开热烈争论,日本的著名佛教学者望月信亨、松本文三郎、村上专精等都认为《起信论》是伪书,既非马鸣所造,亦非真谛所译,而是中国人的伪造。持反对意见者是常盘大定、羽溪了谛等。中国的著名佛学专家梁启超、欧阳竟无、吕澄主张《起信论》是伪书,持反对意见者是章太炎、太虚、唐大圆等。实际上,《起信论》是伪书,其哲学理论主要依据《楞伽经》,它继承了《楞伽经》关于如来藏和阿赖耶识“同体”的论述,认为如来藏即阿赖耶识,也就是众生心,是产生世间及出世间万物的总根源,既包括清净因素,又包括染污因素,“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有涅槃”。
《大乘起信论》的核心内容是阿赖耶识缘起,显然属于唯识系统,但其理论与玄奘创立的唯识宗有很多不同之处,《起信论》的阿赖耶识是真妄和合,所谓“真”系指心真如门,所谓“妄”系指心生灭门。玄奘的唯识宗认为真如不受熏习,《起信论》却认为真如和无明互相熏习。《起信论》讲熏习四法:“一者净法,名为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为无明,三者妄心,名为业识,四者妄境界,所谓六尘。”真如本来是清净的,并无染污的因素,由于无明的熏习,使之有染污之意。无明本来是染污的,并没有清净的因素,但由于真如的熏习,使之有清净的因素。无明属于染因,业识属于妄心,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属于妄境界,这三种都属染法,不觉; 只有真如属于净法,觉。
《起信论》从5个方面说明第七识: 业识、转识、现识、智识、相续识。“一者名为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业识是由于无明的力量,使不觉之心活动起来,这就是业,相当于末那识的 “恒审思量”。“二者名为转识,依于动心能见相故”。众生的心理活动能见“我”相,这就是第七识妄执第八识为“我”。“三者名为现识,所谓能现一切境界,犹如明镜现于色相”。由于“我见”即生“我所”,也就是客观事物,唯识派认为,客观外境是虚幻不实的,犹如影像现于镜前。“四者名为智识,谓分别染净法故”。由于第七识将第八识妄执为 “我”,这就产生了区别作用,此称智识。“五者名为相续识,以念相应不断故,住持过去无量世等善恶之业令不失故,复能成熟现在未来苦乐等无差违故”。这就把生死相续归之于第七识,而唯识宗则把生死相续归之于第八识。
伪造《大乘起信论》的目的是为了调和地、摄两派的矛盾,地论师南道派主张阿赖耶识是净识,如来藏与阿赖耶识同体,摄论师主张阿赖耶识是染污识,第八识之外还有第九识阿摩罗识,如来藏与阿赖耶识异体,《起信论》主张如来藏与阿赖耶识非一非异,它把“一心”阿赖耶识分为二门,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
心真如门又分空、不空二义,这就融合了大乘空、有两宗观点。这正如新罗(今朝鲜)僧元晓(617—?)在其《大乘起信论别记》所说的“是谓诸论之祖宗,群诤之评主也”。意思是说: 《大乘起信论》融合了空宗的 《中论》、《十二门论》和有宗的 《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的观点,平息了空、有两宗的诤论。
《起信论》 又将心生灭门分为觉、不觉二义。“觉”就是法界、法身,相当于地论师的第八识净识,亦称佛性识。“不觉”是由无明引起的,无明分为二种:根本无明和枝末无明。根本无明即三细:一无明业相,因不觉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称之为“业”;二能见相,由心理活动而产生的见解;三境界相,由于错误的见解而认为虚妄境界为实有。枝末无明称为大粗:一智相,因认为外境实有,就产生了爱与不爱的情感;二相续,由于爱与不爱的分别,就产生了苦、乐感受,相续不断; 三执取相,由于产生了苦、乐感受,于 “乐”起追求情感,于 “苦”生厌恶情感;计名字相,因妄执外境实有,就对外境安立名相; 五起业相,依据外境名相,执着追求,产生各种动作,此称为“业”;六业系苦相,依业因而受果报,使之不得自由。一切染法都是由 “不觉”引起的,所以 “不觉”相当于摄论师的第八染污识。《大乘起信论》以觉、不觉二义融合了地、摄两派关于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观点。
《大乘起信论》虽然是伪造的,但对中国佛教发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对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的影响尤为显著。天台宗的 “真如缘起论”渊源于 《起信论》的 “如来藏缘起论”。天台宗三祖慧思(515—577)的 《大乘止观法门》从始至终阐述 《起信论》思想,当讲到 “心生万物”的时候,引用了 《起信论》的一段话: “一切诸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该书在讲止观法门的时候,多处引用《起信论》的话: “是故论言,以依本觉故有不觉,依不觉故而有妄心,能知名义为说本觉,故得始觉即同本觉。”“是故论云,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说名阿赖耶识,即本识也”。“是故论云,阿梨耶识有二分:一者觉,二者不觉,觉即是净心,不觉即是无明。”《大乘起信论》对华严宗的影响更为明显,华严宗的实际创始人法藏(643—712)曾著《大乘起信论义记》三卷和《大乘起信论义记别记》一卷,弘扬《起信论》思想。华严宗直接继承了 《起信论》的 “法界缘起论”。华严宗五祖宗密 (780—841) 的 《原人论》 在论述“空”的时候引用了 《起信论》的话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即无一切境界之相”。《原人论》还继承了 《起信论》的 “本觉”理论。禅宗和《大乘起信论》同出一源——《楞伽经》,其思想互相融通,是很自然的事情。五祖弘忍 (601—674) 的《最上乘论》提出以一乘为宗,一乘即一心,也就是《起信论》所讲的心真如门。六祖慧能(638—713)在大庾岭对陈惠顺讲的一段话,集中反映了慧能的禅宗主张: “自识本心,自见本性。”所谓 “本心”、“本性”就是《起信论》所讲的 “本觉”。慧能所说的 “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相当于《起信论》的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慧能的 “无念为宗”渊源于 《起信论》的 “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能随顺入真如门”。在修行理论上慧能还继承了 《起信论》 的 “一行三昧”。禅宗北宗创始人神秀 (约606—706) “五方便门”的第一门是“离念门”,所谓“离念”就是离妄念,恢复到《起信论》的心真如门,即本觉。又因为此论劝修净土,所以受到净土宗的重视。
关于《起信论》的注释,国内多达30多种,流行本是法藏的《大乘起信论义记》。在朝鲜多达7种,在日本有十多种,另有注释法藏《义记》的十种,还有两个日译本、两个英译本。我国玄奘还曾译为梵文,流传于印度,可惜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