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二十三种,一百二十六卷。另附小学汇函。清钟谦均辑。刊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
钟谦钧,生卒年不详。湖南巴陵人。官至两广盐运使。该书是其于广州为官时所刻。
关于《汇涵》成书之由,其序文说:“唐以前书存于世者鲜矣,其在经部者抑鲜矣。”而“治经者虽读《十三经注疏》,尤必求唐以前古书而得之也。”然《通志堂经解》所刻多宋元人书,若古书则子夏《易传》、陆德明《经典释文》、成伯玙《毛诗指说》仅三种耳。小学之书则无一种。小学自古入经部,治经者岂可不治小学哉。”“钟云卿都转取唐以前经部书,四库著录而通志堂未刻者尽刻之,为《古经解汇涵》,附以《小学汇涵》相辅而行而不相杂”。
《古经解汇函》收汇《周易》注书四种。其《郑氏周易注》初为王应麟集郑玄成《易注》一卷,明姚士麟增入二十五条,后有惠栋增补成该书。每条下注明原书之出处。又作十二月爻辰图,爻辰所值二十八宿图以阐明郑学。选自平湖孙氏二十一家注本。《陆氏周易述》原注十五卷已亡,今所录只一卷,由明代姚士麟采李氏集解、陆氏释文及陆绩所注京房传汇成。《周易集解》为唐代李鼎祚辑,原本为汉费氏撰。书后附宋王应麟所采郑氏易。选自昭文张氏学津讨原本,用德州卢氏雅雨堂本校补。共十七卷。《易纬》八种:《乾凿度》、《乾坤凿度》、《稽览图》、《通卦验》、《辨终备》、《乾元序制记》、《是类谋》、《坤灵图》均为汉郑玄注。此八种易纬选自武英殿聚珍版本。《周易口诀义》为唐代史徵撰,由南海廖廷福、番禺县俞守义、陈宗侃校,共六卷。取自阳湖孙氏岱南阁本。《尚书大传》三卷。汉伏胜撰,郑玄注,福州陈寿祺辑校。后附《尚书大传辨讹》一卷,福州陈寿祺撰。番禺县陶福祥校字。选自闽县陈氏定本,重新编定。《诗》两种:《韩诗外传》、《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春秋》五种:《春秋繁露》,选自余姚卢氏抱经堂本。《春秋释例》十五卷。晋杜预撰。选自武英殿聚珍版。《春秋集传纂例》、唐陆淳纂。南海廖廷相、番禺县刘昌龄、王国瑞等人校。十卷,四十篇。选自嘉兴钱氏经苑本。《春秋集传辨疑》。十卷。唐陆淳纂。南海廖廷相、番禺县刘昌龄、沈葆和等校。选自钱塘龚氏玉玲珑阁本。《论语》二种:《论语集解义疏》,魏何晏集解,梁皇侃义疏。十卷,番禺县黎永椿、陈庆修校。选自新安鲍氏知不足斋本。《论语笔解》二卷。唐韩愈、李翱同注。顺德冯佐勋、南海廖廷相校。选自南汇吴氏艺海珠尘本。另有《郑志》三卷、补遗一卷。魏郑小同撰。秀水王复辑,偃师武亿校。番禺县刘昌龄、陶福祥校。选自承德孙氏问经堂本。
小学汇涵有:《方言》十三卷,补遗一卷。汉扬雄撰。晋郭璞注。番禺刘昌龄、黎永椿、黄涛校。选自余姚卢氏抱经堂本。《释名》汉刘熙撰。八卷。番禺县刘昌龄、陈庆修校。选自吴氏璜川书屋本。《广雅》,魏张揖撰。隋曹宪音。番禺县陶福祥校。选自钱塘胡氏格致丛书。用高邮王氏疏正本补正。共十卷。《匡谬正俗》八卷。唐颜师古撰。顺德冯佐勋、番禺县林国庚校。选自德州卢氏雅雨堂本。《急救篇》四卷。宋王应麟校本。颜氏注。王应麟补。选自玉海附刻本。《说文解字》十五卷。汉太尉祭酒许慎撰。徐铉等校定。番��陶福祥、陈庆修等校。选自阳湖孙氏平津馆本。《说文系传》四十卷。南唐徐锴撰。番禺县陶福祥、廖廷相等校。选自寿阳祁氏本。《说文韵谱》五卷。附录一卷。南唐徐锴撰。该书由番禺县刘昌龄、黎永椿、王国瑞等校。选自绵州李氏函海本,用吴县冯氏本校。《玉篇》三十卷。南朝梁陈之间顾野王撰。体例仿《说文解字》部目稍有增删,分五百四十二部,稍异于《说文解字》。番禺县刘昌龄、陶福祥、花县汤金铸校。选自苏州张氏泽存堂本。《干禄字书》,颜元孙撰。一卷。刘昌龄校。唐石刻本。《五经文字》三卷,唐张参撰。公元876年孙自牧以家本重校勘定,鱼宗会刻。刘昌龄、陶福祥、林国庚校。主唐石刻本,用祁门马氏小玲珑山馆本补。《九经字样》一卷,唐玄度撰。番禺刘昌龄、陶福祥、林国庚校。选自唐石刻本。用祁门马氏小玲珑山馆本补。
《古经解汇函》所收集的大都为少传之书,如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唐李鼎祚《周易集解》等。所收诸书又据清代学者校勘本对文字讹误进行了补正。该书为研究经学,尤其是研究唐代以前诸家经学典籍的重要参考书。
《古经解汇函》有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粤东书局本。光绪十四年(1888年)上海蜚英馆石印本。光绪十五年(1889年)湖南书局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