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怀麓堂集》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诗文别集。一百卷。明李东阳撰。成书于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生于明正统十四年(1447年),卒于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茶陵(今湖南茶陵县)人。十六岁典中举,十七岁中进士。曾任礼、户、吏三部尚书,太子太保,文渊阁、谨身殿、华盖殿大学士等职。宦官刘瑾掌权时,以委屈求全避祸保位,颇为时人不满。李东阳工书法,能诗文,由于政治地位高,在当时影响很大,因而形成了以他为首的茶陵诗派。正德七年辞首辅职,退隐还乡,四年后病逝。

  《怀麓堂集》,又名《怀麓堂全集》,取怀念长沙岳麓山之意,一百卷。其中诗文九十卷,杂记十卷。诗文九十卷包括在翰林院任职时所写的《前稿》五十卷(诗稿二十卷,文稿三十卷)和入内阁后所写的《后稿》四十卷(诗后稿十卷,文后稿三十卷)。杂记十卷包括《南行稿》、《北上录》、《讲读录》、《东祀录》、《集句录》、《哭子录》、《求退录》和《怀麓堂诗话》等。

  其中《南行稿》写于成化八年,该年东阳陪父亲李淳从北京回故乡茶陵祭祖省亲,途经数省,往返七个月,旅途耳闻目睹,感慨甚多,他将这次旅途中所作诗文编为《南行稿》。《北上录》作于成化十六年,东阳以翰林院侍讲兼应天府(今南京)乡试考官,阅卷后游览了一些名胜古迹,然后经扬州、徐州、德州、通州北上返京,途中所作诗文题为《北上录》。《东祀录》作于弘治十七年,是年四月东阳奉命前往山东曲阜祭祀孔庙,故将东行途中的诗文作品编辑成集后题为《东祀录》。《求退录》辑录了东阳在弘治、正德年间历次请求去职引退的疏表奏章。《怀麓堂集》是李东阳一生从政、治学的记录,本集对研究明代历史也有参考价值。该书卷帙浩繁,收录详备,共百余万字。

  李东阳的诗文深受唐宋元诸大家的影响,创作上也未完全脱离台阁体气息。历官馆阁,立朝五十年,入阁十八年,四十年不出国门,生活贫乏,只能从书卷中寻找诗情,因此不能反映出深刻的社会内容,只好从声调格律和形迹法度中寻找出路。这种不注重内容而较多着眼于从形式上继承前人的做法,对后来的前后七子产生了重要影响。李东阳的成就和影响主要表现在诗歌创作上。所作《拟乐府》百首内容上以乐府体诗作史论,自成一家之言,但形式上却为以后前后七子的拟古创作开了先河。东阳诗词多为应酬题赠之作,积极意义不多,古乐府多吟咏历代史事,离现实也较远,但有些抒情小诗或深厚雄浑或典雅工丽,思味隽永,较为可读。其散文也颇有名,朝廷的许多重要诏令文告都出于他的手下。作文善于操纵开阖,随意发挥,且有一定的法度准则,不为瘦词硬语,不为倔奇可骇之词,又有一定的藻饰,具有典雅流丽的风格。然其散文成就不及诗歌。

  今本《李东阳集》(岳麓书社版)共分三大卷。第一卷收录李东阳的全部诗歌作品,其中《诗前稿》二十卷、《诗后稿》十卷的分卷与篇次,完全依照《怀麓堂全集》的体例,《杂记》则按《南行稿》、《北上录》、《东祀录》、《集句录》、《哭子录》的顺序编排,佚诗作为补遗附录于后。李东阳的诗歌体裁多样,包括古乐府、长短句、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排律、五言绝句、六言绝句、七言绝句和词曲等,全卷共收诗歌二千二百八十三首。第二卷为李东阳《文前稿》三十卷和《杂记》中的全部散文(《南行稿》、《北上录》、《讲读录》、《东祀录》、《怀麓堂诗话》)作品。第三卷收入《文后稿》三十卷以及他人所写的序、志、传、年谱等。

  李东阳诗文集系自己所编原题为《怀麓堂稿》,东阳逝世后其门生熊柱付刻时改题为《怀麓堂集》。现传的本子有:正德十一年(1516年)《怀麓堂集》一百一十七卷本,嘉靖年刊本,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刻《怀麓堂全集》百卷本,清嘉庆八年(1803年)陇下学易堂刊本和仰斗斋刊本等。抄本有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怀麓堂稿》抄本。岳麓书社的整理本改题作《李东阳集》,分作三册,周寅宾点校。第一册一九八四年出版,第二册一九八五年出版,该书适于今人阅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赏析  赏析词条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