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诗经《鹤鸣》原文、翻译及鉴赏

       鹤鸣于九皋,① 白鹤长鸣沼池边, 

        声闻于野。   鸣声嘹亮四野传。 

        鱼潜在渊,   鱼儿潜游在深渊, 

        或在于渚。②  有时浮在浅水滩。 

        乐彼之园,   看那园林多可爱, 

        爰有树檀,③  园里檀树高参天, 

        其下维萚。④  又有树在下面。 

        它山之石,   别个山上的石头, 

        可以为错。⑤  可做磨石把它留。 

         

        鹤鸣于九皋,  白鹤长鸣沼池边, 

        声闻于天。   鸣声嘹亮响彻天。 

        鱼在于渚,   鱼儿浮在浅水滩, 

        或潜在渊。   有时潜游在深渊。 

        乐彼之园,   看那园林多可爱, 

        爰有树檀,   园里檀树高参天, 

        其下维榖。⑥  又有楮树在下面。 

        它山之石,   别个山上的石头, 

        可以攻玉。⑦  可以琢玉把它留。

         

        【注】 ①九皋: 皋,沼泽。九是虚数,言其多。②渚(zhu) : 水中 小洲,这里指小洲边浅水处。③树檀: 为叶韵而倒文。檀树高大,是贵重木材,可为轮为辐。爰,发语词。④萚(tuo): 草木脱落的皮叶。 此句与上句对应,当作 “” , 即酸枣树, 矮小。⑤错: 砺石,磨物工具。⑥穀(gu):楮(chu)树,古代以其树皮造纸。⑦攻玉: 琢磨玉器。 

         

        《鹤鸣》是《小雅》 中的名篇之一。作者是当时朝廷里的一位士大夫,他以这首诗讽喻王朝统治者重视使用下层的人才,注意招贤纳士。通篇采用借喻的手法,以白鹤鸣, 鱼儿游, 檀树长, 穀矮, 石可琢玉等一连串鲜明的形象作譬,抒发对国家使用人才的主张。全诗两章,章各九句,两章间只调换几个近义字和有一个倒句,句式、结构和内容相同。这种重章复沓的形式,出于合乐演奏的需要,在《诗经》中较为普遍。 

        周王朝统治者从文王时代开始兴建园囿。《大雅·灵台》一诗就描述了当时王室园囿的规模和盛景。东周时各诸侯国 (如秦、卫、郑等国)也热心园囿建设。古文献记载,在这些园囿里树木繁盛,松鹤满园,鸟兽翔驰,池沼鱼跃,是国王的养息之所。诗人即以园林譬于国家,借园中各种眼前景物为喻。 

        首二句以鹤鸣起句: 在那美丽的九曲沼池,白鹤嘹亮的鸣叫声传遍四野,响彻九天。鹤是珍奇动物,历来为园主珍养赏玩。在这里借以象征为国王所重视的人才。他们的功业“声闻于野”,“声闻于天”,理应受到重视。可是园林不仅仅是鹤的世界,在三、四句,诗人又取鱼儿作譬,“鱼潜于渊,或在于渚”。除了在上面的鹤,在下面深水潭里还有鱼儿潜游,不过它有时也会浮到浅水滩上来,还是可以发现的。第二章采用倒句:“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浮游在浅水滩的鱼儿,有时又潜游到深水潭去了。这四句的意思是说:人才不只有上面飞的,也有水里游的,一旦发现就应起用他们,不然他们就埋没于深渊了。 

        五至七句:“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榖) ”。意思又推进一层: 那令人喜爱的园林,在高大珍贵的檀树下面, 也生长着矮小的、楮之类的树木。这三句的含义明白而深刻,一个美丽的园林必须生长各种树木,如同一个国家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贵重的檀木可以制轮制辐,、楮是下等木材,但可以制橛, 楮皮可以造纸。 它们都有各自的用途。 治理国家也象管理园林,要注意发掘并善于使用下面的人才,使他们各尽其材,为国家出力,为园林添彩。 

        末两句以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作譬,把意思再推进一层,取别国的人才,也可以为我所用,为什么不可以招贤纳士、延聘天下的人才呢? 

        一说 “它山”的 “它”字是山名,不是指示代词 (《玉篇》: “它,古文陀字,蛇也”)。但历代说 《诗》,已经把古写的 “它”字,变为近体的 “他”字,成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条历代人民习用的成语,启发人们虚心学习和借鉴别人、外地、外国的长处。好在二说并不悖谬,对这个字的考释不必过于胶柱,我们这里就采用通行的解释。 

        这首诗以诗代论,但它没有一句枯燥的议论,而用一连串鲜明的形象来借喻,把事理喻于其中,此乃本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诗经《鹤鸣》原文、翻译及鉴赏  鹤鸣  鹤鸣词条  诗经  诗经词条  鉴赏  鉴赏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翻译  翻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