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溯外国儿童文学史,19世纪以来语言艺术大师中为少年儿童写过故事作品,或以少年儿童生活为题材写过作品的,并不鲜见。然而,苦心孤诣专为孩子首先为幼儿创作的却为数甚少,而俄罗斯的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便是这为数甚少者中的一个。
列夫·托尔斯泰为儿童写故事、散文、寓言、童话,绝不是一时兴之所至,心血来潮,而是愤慨于农奴制度下的农家孩子失去了求学机会,而他认为他们中间不乏道德优势,不乏天才,于是他从慈善教育的角度在1859—1876年间为孩子写下了496件作品。
这些作品中以生活故事和动物故事居多,童话、寓言又以采录、改写为主。《三只熊》创作的成分比较大,各选家都将它列为他的童话代表作。它因被选作小学生课文而得以广泛传播。俄文原文中,熊爸爸(身材高大)说的话都用大号字,熊妈妈(身材略小)说的话用中号字,小熊(熊娃娃)说的话用小号字,这样处理对于幼儿阅读有特殊的趣味和特殊的效果。
《三只熊》从吃、坐、睡三个角度表现了熊父母对小熊的爱和体贴:小碗里的粥“味道最好”,小椅子上“有个蓝坐垫”,“舒舒服服”的小床最好睡; 它实际上是用童话方式表达了一种母爱情愫。但作家把这种情愫表达得很艺术——不是正面的、直露的,而是通过小姑娘和小熊无言的理解和沟通: 小姑娘单单吃了小熊的粥,单单把小熊的小椅子摇垮了,单单睡进了小熊的床。“小”总是被爱的;“小”与“小”之间总是特别容易沟通,兽界、人间无不如此。这则伟大作家奉献给幼儿的童话杰作,说明了 “小” 中有美,“小” 中有诗,爱“小” 的歌可以用多样式、从多角度去唱; 母爱中有唱不完的歌。
·韦苇 ·
三只熊
有个小姑娘离家到树林去。她在树林里迷了路,找来找去总找不到回家的路,却闯到林中的一座小房子里。
房子的门本来是开着的。小姑娘往门里瞧了瞧,里面一个人也没有,她就进去了。房子里住着三只熊。熊爸爸米哈伊尔,身材高大,浑身毛茸茸的。熊妈妈个儿略微小一点,叫娜斯塔霞。第三只是熊娃娃,叫米舒卡。三只熊都不在家。他们到树林里散步去了。
小房子里有两个房间,一间是饭厅,一间是卧室。小姑娘走进饭厅,看见桌子上有三碗粥。第一只碗非常大,是米哈伊尔的; 第二只碗小一点,是娜斯塔霞的; 第三只蓝色的小碗,是米舒卡的。碗旁边都放着一把汤匙: 一把大的,一把中等的,一把小的。
小姑娘拿起最大的汤匙,尝尝那只大碗里的粥; 又拿起中汤匙,尝尝中碗里的粥; 然后又拿起小汤匙,尝尝小蓝碗里的粥。他觉得米舒卡的粥味道最好。
小姑娘想坐下来歇歇,看见桌子旁边有三把椅子: 第一把椅子很大,是米哈伊尔的; 第二把椅子小一点,是娜斯塔霞的;第三把椅子很小,有个蓝坐垫,是米舒卡的。小姑娘爬上大椅子,摔了下来; 她坐到中椅上,觉得不舒服; 最后,她坐上小椅子,乐得笑起来了。这把椅子多么舒服呀! 她端起小蓝碗的粥,搁在膝盖上吃起来。她把粥吃光了,就坐在椅子上,舒舒服服地摇呀摇,愈摇愈猛。
小椅子给摇垮了,小姑娘摔倒在地板上。她爬起身来,扶起小椅子,走进第二间房间。房间里有三张床: 第一张是大床,是米哈伊尔的,第二张是中床,是娜斯塔霞的,第三张是小床,是米舒卡的。
小姑娘躺到大床上,觉得太大; 躺到中床上,又觉得太高;躺到小床上恰恰正好,小姑娘呼呼地睡着了。
三只熊回到家里,已经饿了,正想吃中饭。大熊端起自己的碗一看,粗着喉咙喊起来:
“谁吃过我碗里的粥?”
娜斯塔霞看了看自己的碗,也大声叫起来,可是声音没有那么大:
“谁吃过我碗里的粥?”
米舒卡看见自己的碗空了,便尖声嚷起来:
“谁把我碗里的粥吃光了?”
米哈伊尔一看自己的椅子,声音大得可怕地喊起来:
“谁坐过我的椅子,把它动过了?”
娜斯塔霞看看自己的椅子,也大叫起来,可是声音没有那么大:
“谁坐过我的椅子,把它动过了?”
米舒卡瞧了瞧自己的破椅子,尖叫起来:
“谁坐过我的椅子,把椅子都弄坏了?”
三只熊走进第二间房间。
米哈伊尔大叫起来:
“谁睡过我的床,把被褥都弄皱了?”
娜斯塔霞也大叫起来,
不过声音没有那么大:
“谁睡过我的床,把被褥都弄皱了?”
米舒卡搬来一条小板凳,爬到自己的床上,尖着声音说:
“谁睡过我的床?”
它突然看见了小姑娘,就像给什么刺了一下,尖叫起来:
“就是她! 抓住她! 就是她,就是她! 唉……呀! 把她抓住呀!”
小熊正要咬她。小姑娘睁开眼,看见三只熊,连忙扑到窗口。窗子本来是开着的,她从窗口跳出来,飞也似地逃跑了。
熊没能追上她。
(吴墨兰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