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发现,我们对别人的态度,有时比想象中敏感。
朋友突然沉默,你觉得是不是哪里惹他不开心了;
同事在你面前窃窃私语,你怀疑是不是在说自己坏话;
客户对你的方案提出质疑,你感觉他是不是在针对自己;
……
人么,肯定都想得到更多认同嘛。
可活在别人的想法和目光里,不仅自己很难快乐,更让人感慨的是,很多人明明手里一副好牌,却在围观人群的指指点点中,硬生生地失去了原有的大好局面。
01、有些人,是被别人的意见搞穷的
我有位从小一起学钢琴的师姐,毕业后原本在家教小朋友弹琴,才两个月不到,她就被父母念叨得不行。整天让她去找一份“正经工作”,哪怕薪水低,也有份说出去好听的本职。
至于在家教钢琴,可以兼职做嘛。
她从小属于很听话的类型,行吧,就找了份中学音乐老师的工作。
上班了才发现,老师不仅仅是上课啊,还有许多教务要处理,还要应对各种行政检查、写形形色色的报告反馈。收入上连原先的零头都不到,以前每个月能赚小几万,当老师后到手只有4千多。
兼职教琴更别提了。
应对本职就已身心俱疲,回到家只想平躺,哪里还有精力折腾其他。
这么撑了一年多,她实在受不了了,辞职后重新在家里开培训班,1对1教学,主要辅导学员的考级和参赛。日子才逐渐回到相对理想舒服的状态。
我们经常听到类似的话:我妈让我考公务员、我老公让我换工作、我爸说女孩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面对信赖的人,我们会爱屋及乌地将对方的看法,也视为可信赖的看法。
但一个扎心的现实是:并不是年龄越大、关系越亲密,给你的建议就越有用。
当今时代,无论职业、行业、经济等诸多方面都持续变化。同一个问题,过了3年没准连答案都变得不一样了。许多社会经验未必有用,更未必适合你。
有一个简单的判断:
无论提出建议的是父母还是谁,你只要想想他们的生活样貌,是否就是你理想的样子,答案或许就浮出水面了。
人只能从已有的经历中得出结论。
能为你生活买单的人,永远只有你自己。
02、有些人,是被别人的看法搞垮的
亲密关系中如此,社会关系里,太多人更是由于活在别人目光中而陷入自我怀疑。
《奇葩说》里有位选手给我留下很深印象,叫许吉如。清华大学法学院毕业、哈佛大学研究所生、青奥会形象大使、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履历优秀得无懈可击。
首次登场惊艳亮相,意气风发。
第6季里,许吉如输给了一位中学老师,由于罗振宇的过度青睐,又是强捧又是送卡,败光了她的观众缘,网络上对她的质疑与谩骂随后铺天盖地。
第7季,她再次来到《奇葩说》,状态让我看了蛮心疼的。
出场时她说:
“我讲的时候就只敢看陈铭老师的眼睛,是因为我依然不是很有勇气去看观众的眼睛。我依然很怕在他们的眼里看到那种我没有被你说服或者我不认可你的观点。我觉得我还是缺少一点跟观众直接交流的勇气。”
举手投足间卑微小心,唯唯诺诺,眼睛里没了光彩。
重新回归,她带回来的是上一季让她被淘汰的辩题:“分手后该不该向前任把钱要回来”,想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
可大家都看得出,她过不去那个坎儿。
她希望重新在这里捡回自尊,破除心魔。
所以我对杨幂开导许吉如的话特别有感触:
“在我的人生格言中,有一句话很重要:极度的坦诚,就是无坚不摧。
因为我很坦诚,所以很多东西击不垮我。我很坦诚地面对自己的所有欲望也好,失败也好,优点也好。希望这句话可以帮到你。”
在人世间摸爬滚打,只要存在关系就必然被评价。
许多人其实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似乎一生都只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结果在人们褒贬不一、参差不齐的声音中,迷失了自己。
永远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最终被别人的目光,紧紧地束缚住,动弹不得。
03:
随着年纪渐长,我越来越觉得哈,生命中或许不需要太多人。
对你生活长期起到影响的,加起来几乎不会超过10个。绝大多数人都是某个时间点与你产生一定交集,然后又各自回到各自的轨迹。
太在意他人而丢了自己,是对自我的极大不尊重。
我有段时间生活、工作、感情都很不顺,不知道怎么着那时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别人说我一句好话,我会开心一整天,而别人说一句质疑的话,我也能失落一整天,甚至第二天、第三天还在耿耿于怀。
生怕我一个不小心得罪人。
最后搞得自己更加不快乐了。
掏心窝子说句,一定要放弃和所有人搞好关系的想法。
情绪和想法,请坦诚地表达,而不是关起门来冥思苦想自己哪里做得不尽如人意。该翻脸就翻脸,该拒绝就拒绝,该得罪就得罪。
你可能突然发现,好像也没怎么样。
反而轻松自在。
这感觉怎么说呢,当你放低身段、费心圆润地想让所有人都舒服时,大家对你的要求往往越来越多,你反而成为最不舒服的那个人。
而当你展示棱角,大家知道你的底线和原则后,彼此有了一定界限感更容易打交道。
你只有先尊重自己,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成年人可以有热血,但更有要冷眼。不是对旁人,而是对冷眼自观,放弃一些不现实且多余的想法,把精力留给那些真正影响自己生活的人+事上。
04:
人要想过得快乐,是需要一点“不要脸”的能力的。
脸皮够厚,就能过滤掉一些不必要的评价、看似善意但没用的建议;脸皮够厚,就不至于变得玻璃心。
当然,这么说不是让你们完全拒绝他人建议,或是变成冷漠无情的人,而是说,要懂得听取有效信息,自己独立作出判断,但不是全盘接受。
何况,不要脸一些,你的进步速度才会更快。
该争取机会就去争取机会,该展示自己就展示自己。别人来批判?那就汲取批判中有用的那部分壮大自己,从而得到反馈和改善。
北野武还没成名时,他和搭档靠在脱衣舞馆表演漫才(类似相声)为生。 观众都是来看脱衣舞的,根本没人听他们的漫才。
对其他表演者来说,多数会想,太丢人了,接这种活还没人听,何必呢?
而对北野武来说,有这个机会就不错了,得好好把握。
年复一年,他们每一场表演都认真对待,积攒了越来越多粉丝,为自己迎来被看见的机会。但凡他们顾虑自己是否被鄙视、职业是否不体面,恐怕就不会有出头之日了。
最后总结一下吧:
1、不要迷信亲近的人给出的建议,他们代替不了你做决定;
2、不要活在旁人的目光里,一个人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
3、先尊重自己,才有可能得到他人尊重;
4、想快乐一些、成长多一些,那就请“不要脸”一些。
《无声告白》一书里有句话: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希望我们都能学会拥抱自己,不将他人的评价作为价值映射,而是自己成为自己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