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陌人肩挑了乌盆来卖,有个妈妈儿手担着醋瓶走来。上桥时相撞着,骨碌碌瓶盆都打坏。盆要瓶赔瓶不肯,瓶要盆赔盆不谐;盆要瓶赔瓶要盆赔也,那时瓶盆都要卖!
《急口》,以独特的艺术构思、幽默轻松的笔调,描写了担乌盆的男子和提醋瓶的女子在桥上相遇,着急相撞,致使盆瓶跌落破碎的有趣情节,并且将声韵相近易混的某些字眼反复交错地嵌入句中,造成读之拗口易错、幽默诙谐的特殊效果。
村外,一个老汉挑着沉甸甸、叠摞的黑窑盆,沿着田间的小路,晃悠悠,汗岑岑,迎面走来;一个老媪提着满澄澄的几只醋瓶子,绕过脚下的坑洼,兴冲冲、颤巍巍,背向而去。二人同时迈上拱月般窄窄的小桥,一照面已是近在咫尺了,慌忙中相互闪躲不及,撞个正着。老汉陡地一吃惊,肩头一歪,挑子滑落; 老媪呢,则是猛地一摇晃,手上一松,瓶子脱手。于是,盆呀,瓶呀,都跌落在桥上,叽哩骨碌到处乱滚,稀哩哗啦跌得粉碎。这就是《急口》的前四句描写出的生活情景。
“路陌人肩挑了乌盆来卖,有个妈妈儿担着醋瓶走来。上桥时相撞着,骨碌碌瓶盆都打坏。”陌,即田间的小路。乌盆发黑的窑制泥盆。担,这里是拎、提之意。开头四句中,将 “妈妈”一词儿化,语气轻松亲昵,又显幽默逗哏,富有情趣;又用 “骨碌碌”兼表声音的重叠动词,摹写瓶盆滚动作响状,增加了视觉与听觉的形象性。这里,摹写了村外小桥上发生的富有喜剧性的情节,仿佛是一个广角镜头徐徐推出,扩展开来,构成一幅朴实生动而生活气息浓郁的图景。
二人突然迎面相撞,瓶盆均已跌落破损,双方定会互争短长,展开一场激烈的舌战。按照常理,这是势所必然,当然,这也是读者急欲知道的下文。然而,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作者竟舍人而不写,却将目光落在跌碎于地的瓶和盆上,展开有趣的描述: “盆要瓶赔瓶不肯,瓶要盆赔盆不谐”。“不谐”,犹谓不答应。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让现实变形,改头换面出现,写瓶与盆发生争吵,相互索赔,表现了作者刹那间产生的触物联想。仿佛是一个经过特殊处理的放慢的特写镜头,艺术地再现了瓶和盆叽哩骨碌乱滚,碎片稀哩哗啦乱哄的情景,也间接巧妙地表现出了翁媪二人间的争吵。
最后两句,“盆要瓶赔瓶要盆赔也,那时瓶盆都要卖。”仿佛画外音一般:嗨,什么你要她赔、她要你赔的,算了算了,甭争甭吵了。反正你们这瓶呀,盆呀,都是要卖的。这下不是更好吗?再也不用走街串巷,吆吆喝喝了,各自回家歇着去吧。仿佛是在解劝,又好像在幸灾乐祸,语带幽默,为全篇又增加了不少喜剧的色彩。
这后四句,写瓶与盆碎破时的杂乱作响,又写点评事件的画外音,令人读之有趣,诵之拗口,想之发笑,确乎妙笔生花。
这首歌谣,内容简单,并无多少思想意义,但在艺术上却颇有独到之处。
第一,构思新颖独特,笔调轻松活泼。其始,描写老汉老媪桥上相撞,瓶盆破碎,以难得一见的偶发事件和特殊的字眼儿,创造了一种喜剧性的气氛。继之,赋予无生命的瓶和盆以人的灵性与特征,写它们相争索赔,间接表现货主的争吵;并在三个相近的字眼上走马灯似的颠来倒去,更增其幽默的情趣。最后,作者用旁白的方式,仿佛影片的画外音,又是劝解,进行阿Q式的安慰,又是挖苦,表达中国式的幽默,令人忍俊不止,几欲捧腹。情节的安排,既环环紧扣,又出人意料,出奇制胜;笔法的运用,既挥洒自如,又轻松巧妙。
第二,巧妙安插字眼,故意制造难题。尤其是后四句,作者独出心裁,巧妙地利用人们心理和生理上容易产生的阻碍、混淆与误差,将声韵相近易混的“瓶”、“盆”和“赔”三字,颠过来掉过去地安插使用,故意设置语音上的 “陷阱”,善意地与人为难,使人感到既拗嘴难念,又新鲜有趣。如,“盆要瓶赔瓶不肯,瓶要盆赔盆不谐。”“瓶”、“盆”、“赔”邻近排列,反复交错使用,彼此间组合关系颇为复杂微妙。这样,就容易使人在快速念诵时,发音器官紧张疲劳,心理高度戒备不敢分神,但又往往事与愿违,忙中出错,啼笑皆非,又欲罢不忍。
读之简单又困难,有趣又有益;既可娱人,又可自娱,更可有效地培养准确而流畅的发音能力,实在是独有奇光异彩的佳作。正唯其如此,所以,它对后世的儿童绕口令的创作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盆边有个瓶,瓶边有个盆,盆挨瓶来瓶挨盆,瓶盆砰砰碰,不知是盆碰瓶,还是瓶碰盆。”这首为广大幼儿传唱的绕口令,显然是脱胎于 《急口》这首民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