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苦,圣上合闻声。背蕃归汉经数岁,当闻大国作长城,金榜有嘉名。太傅化,永保更延龄。每抱沉机扶社稷,一人有庆万家荣,早愿拜龙旌。
这首歌辞咏敦煌人民起义归唐之事。据考证,是属于归义军张氏时代。任半塘在《敦煌歌辞总编》中谈到此辞背景时说: “辞讬瓜沙之三军百姓,代诉义潮对唐室之悃诚。始称义潮领导西陲,拨乱反正,捍卫有年,地方颇历艰苦,而唐室未能加恤;既示献州之初,已蒙金榜酬勳于前,何尚不能推信心腹?晋爵是虚,羁縻是实,‘归阙’处置,毋乃寡恩。终望荣秩久长,机权契合,则趋朝拜伏,恩系万家,亦固所愿耳。——如此复杂心情,惟义潮归阙之际能有。”
“边塞”这里指敦煌一带。敦煌一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处于唐时国家外围,若此地把持得好,那么,当有外侵时,它便像长城一样,天然屏障般阻止侵入,所以唐室十分重视敦煌一带地情民情,以安抚为主,稳定人心。敦煌人也一心一意对于大唐,所以屡立战功,得到皇帝的嘉奖。上片便写皇帝深知敦煌一带疾苦,敦煌将领捍卫边塞有功,给予褒奖。
下片写敦煌将领对唐室的忠心耿耿,一心不二,“太傅”是古代官职名,“三公”之制,汉曰司徒,周曰太傅。也许是敦煌将领的造化,运气与福分十足,他永远保持着官职。将领虽身居边塞,但一心想为大唐社稷立下功勋,他总是怀抱潜在的愿望辅佐国家,他知道,一个人得到赏识,整个敦煌的万家百姓也会觉得光荣,那么早早晚晚会得到皇帝的赐职。“龙旌”是绘有龙图的旌旗。唐时有这样制度,大将受命,赐旌,以专赏;赐节,以专杀。这里指敦煌将领晋升为检校太傅。
此辞在艺术上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语言平白质朴,可蕴味不足,不能给欣赏者留下长久的回味。但是其中所表现出的情绪与基调都异常高昂,“有嘉名”、“扶社稷”、“万家荣”、“拜龙旌”,敦煌将领信心百倍地获此殊荣,实在是可嘉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