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死同穴梁祝化蝶》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千百年来家传户诵,妇孺皆知。它是我国流传最久、传播最广的民间传说之一。它是中国古代青年男女反抗封建束缚,要求婚姻自由的壮丽颂歌。它歌颂了青年男女坚贞不屈的品格和生死不渝的斗争精神,体现了古代人民的美好理想和愿望,受到历代人民的喜爱,至今遗迹犹存,仅梁山伯祝英台的坟墓就有浙江宁波、江苏宜兴、江都、安徽舒城梅心驿、山东嘉祥、河北河间林镇、甘肃清水等数处;祝英台读书处有江苏宜兴、山东曲阜等处。这些当然都是人们附会制造出来的,但它反映了人民对梁祝故事的喜闻乐道,同时又是梁祝故事在各地流传的历史印迹。清人多有咏其遗迹之作,如宜兴乾隆年间举人杨丹桂《祝英台墓》诗:

  春草满岩阿,拖霞修帔多。花飞埋艳骨,月吐对新蛾。落日倚湘竹,回风傍女萝。空山无限恨,川上忆临波。

  情景交融,表达了人们对这对情侣的缅怀之情……

  一、源远流长

  梁山伯和祝英台,传为东晋安帝(397—418)时人。清人唱本有托为周平王(公无前770~公元前719)时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门徒的,也有说是唐代人的,年代错落,史事颠倒,不足为凭。梁祝事见于载籍的,据说最早为南朝梁元帝(552—554)萧绎所著《金楼子》,但此书明末已散亡,今本《金楼子》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不完备的本子,其中并无梁祝事,或为佚文,也未可知。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梁祝故事是唐代宪宗(806—820)时张读《宣室志》,清翟灏《通俗编》卷二十七引录全文,但今存各本《宣室志》也无此文,是否出自张读之手,难以断定。宋张津《四明图经·鄞县》载:“按《十道四蕃志》云:‘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十道四蕃志》为唐武则天(684—701在位)时,梁载言撰,此书今也不存。

  今有可靠材料的是宋代。早在北京词人作品中就有〔祝英台近〕的词牌名称,今见最早使用此词牌的是北宋大文豪苏轼(1036—1101),但词与祝英台事无涉,按词牌之得名,往往因咏其事成功而来,可见并非苏轼首创,祝英台故事的流传当更早。

  宋徽宗大观年间(1107—1110),明州(今宁波市)知州李茂诚撰有《义忠王庙记》,其中将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姓名、字号、籍里、生卒年月,以及梁祝哀史、死后显灵,都有简明记载。文中明谓“诏集《九域志》及《十道四蕃志》”而作,应是宋人在南朝梁至唐以来所说基础上丰富发展起来的:

  神讳处仁,字山伯,姓梁氏,会稽人也。神母梦日贯怀,孕十二月,时东晋穆帝永和壬子三月一日,分瑞而生。幼聪慧有奇。长就学,笃好坟典。尝从名师过钱塘,道逢一子。容止端伟,负笈担簦。渡航相与坐而问曰:‘子为谁?’曰:‘姓祝,名贞,字信斋’。曰:‘奚自?’曰:‘上虞之乡’。‘奚适?’曰:‘师氏在迩’。从容与之讨论旨奥,怡然相得。神乃曰:‘家山相连,予不敏,攀鱼附翼,望不为异’。于是乐然同往。肄业三年,祝思亲而先返。后二年,山伯亦归省。之上虞,访信斋,举无识者。一叟笑曰:‘我知之矣,善属文者,其祝氏九娘英台乎!’跟门引见,诗酒而别。山伯怅然、始知其为女子也。退而慕其清白,告父母求姻,奈何已许鄮城廊头马氏,勿克。神喟然叹曰:‘生当封侯,死当庙食,区区何足论也’。后简文帝举贤良,郡以神应召,诏为鄞令。婴疾勿瘳,属侍人曰:‘鄮西清道源九陇墟为葬之地。’瞑目而殂,宁康癸酉八月十六日辰时也。郡人不日为之茔焉。又明年乙亥,暮春丙子,祝适马氏。乘流西来,波涛勃兴,舟航萦回莫进。骇问篙师,指曰:‘无他,乃山伯梁令之新冢,得非怪与?’英台遂临冢奠,哀恸,地裂而埋壁焉。从者惊引其裙,风裂若云飞,至董溪西屿而坠之。马氏言官开椁,巨蛇护冢,不果。郡以事异闻于朝,丞相谢安奏请封‘义妇冢’,勒石江左。至安帝丁酉秋,孙思寇会稽,及鄮 ,妖党弃碑于江。太尉刘裕讨之,神乃梦裕以助,夜果烽燧荧煌,兵甲隐见,贼遁入海。裕嘉奏闻,帝以神功显雄褒封“义忠神圣王”,令有司立庙焉。越有梁王祠,西屿有前后二黄裙会稽庙,民间凡旱涝疫疠,商旅不测,祷之辄应。宋大观元年季春,诏集《九域图志》及《十道四蕃志》,事实可考。夫记者,纪也,以纪其传不朽云尔。为之词曰:

  生同师道,人正其伦。死同窀穸,天合其姻。神功于国,膏泽于民。谥义谥忠,以祀以禋。名辉不朽,日新又新。

  清、闻性道康熙《鄞县志》

  这段文字又具有明显的封建迷信成分和封建土大夫的陈腐观念,并削弱了梁祝互相爱慕、反抗封建礼教的描写,突出了义和忠的封建道德观念。英台死节,山伯死后效忠,成为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被封建朝廷封为“义忠神圣王”,并为之立庙祭祀。

  明人朱秉器有“祝英台”小传:

  会稽梁山伯与上虞祝英台同学。祝先归,梁后过上虞访之,始知为女,告于父母,请娶之。而祝已许马氏子,梁怅然苦失。后三年,为鄞令,病死,遗言葬清道山下。又明年,祝适马,过其处,风涛大作,舟不能进。祝造梁冢,哀恸失声,地忽裂,祝投而死焉。马氏闻其事于朝,丞相谢安请封为义妇。和帝时,梁复显灵异,效果于国,封为义忠,有司立庙于鄞云。吴中有花蝴蝶,妇孺俱以“梁山伯”、“祝英台”呼之。

  (《朱秉器全集·浣水续谈》

  卷一·集端有万历十二年序。)

  其后,邵金彪综合、转录前人记载,作《祝英台小传》:

  祝英台,小字九娘,上虞富家女。生无兄弟,才貌双绝。父母欲为择偶,英台曰:“儿当出外游学,得贤士事之耳”。因易男装,改称“九官”。遇会稽梁山伯亦游学,遂与偕至义宜善权山之碧鲜岩,筑庵读书。同居同宿三年,而梁不知为女子。临别梁,约曰:“某月日可相访,将告父母,以妹妻君。”实则以身许之也。梁自以家贫,羞涩畏行,遂至愆期,父母以英台字马氏子。后梁为鄞令,过祝家,询九官,家童曰:“吾家但有九娘,无九官也。”梁惊悟,以同学之谊乞一见,英台罗扇遮面出,侧身一揖而已。梁悔念成疾卒,遗言葬清道山下。明年,英台将归马氏,命舟子迂道过其处。至则风涛大作,舟遂停泊。英台乃造梁墓前,失声恸哭。地忽开裂,坠入茔中。绣裙绮襦,化蝶飞去。丞相谢安闻其事于朝,请封为“义妇”。此东晋永和时事也。齐和帝时,梁复显灵异,助战有工,有司为立庙于鄞,合祀梁祝。其读书宅称“碧鲜庵”,齐建元间,改为善权寺。今寺后有石刻,大书“祝英台读书处”。寺前里许,村名祝陵。山中杜鹃花发时,辄有大蝶双飞不散,欲传是两人之精魂。今称大彩蝶尚谓“祝英台”云。

  (清·吴景墙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卷九《古迹、遗址考》引邵金彪《祝英台小传)

  南宋、元、明、清各代纂修的宁波、宜兴、荆溪等地方志书中,都保存着有关遗迹和传统的记载。

  民间传统的梁祝故事的真面貌,它所反映的历代人民的美好愿望,应从民间文艺中去寻找,可惜这方面的材料太缺乏了。明代以前,没有留存一部完整的作品,明代有短篇作品留存,而留存全本最多的是清乾隆以后的为数不少的曲艺和地方戏曲作品,这是历来封建士大夫轻视民间文学造成的缺憾。

  二、早期创作

  梁祝故事在宋元民间必有广泛流传,并为文人歌咏的典故之一,可惜未能留下他们的作品。现知最早以梁祝故事为题材的作品,是元代著名戏曲家白朴的《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杂剧可惜也无传本。天一阁本《录鬼簿》著录此剧题目正名作:“马好儿不遇吕洞宾,祝英台死嫁梁山伯”。马好儿、吕洞宾,与此前此后染祝故事都无关。马好儿是否即英台被迫嫁给他的马骏或马文才?吕洞宾曾在清代鼓词《柳荫记》中把梁山伯之魂带去学习文武百艺,后来中了状元,但与马好儿无关。白朴杂剧的内容难以悬猜。

  宋之南戏中,只有明末钮少雅《汇纂元谱南曲九宫正始》第三册录有[仙吕]三支曲,题作《祝英台》,注为“元传奇”:

  〔醉落魄〕“傍人论伊,怎知道其间的实。”“奴见了心中暗喜。”“一别尊颜,不觉许多时。”

  〔傍妆台〕“细思之,怎知你乔装改扮做个假意儿。”“见着你多娇媚,见着你口口口。见着你羞无地,见着你怎由已。”“情如醉,心似痴,刘郎一别武陵溪。”

  〔前腔换头〕“奴家非是要瞒伊,自古道得便宜处谁肯落便宜。争奈我为客旅,争奈我是女孩儿。争奈我双亲老,争奈我身无主。”“今日里,重见你,柳藏鹦鹉语方知。”

  明末钮少雅《汇纂元谱南曲九宫正始》第三册,题作《祝英台》,注为“元传奇”。此书是增补元天历间(1328~1330)人所编的《九宫十三调》而成,所征引均为古曲。

  这三支曲是写山伯访英台时二人的唱词,二人对唱,形式灵活自由,真实地表现出二人久别重逢情势有变时的复杂而微妙心理和争叙别情的急切情怀,反映了他们之间真挚纯洁的情感。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作品是明人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十八卷《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中的一段“入话”。这段“入话”很可能是冯梦龙的创作,他在《情史》卷十“情灵类”,已辑录了《宁波志》的记载,并加了按语,记载了当地“好事者”的传说。它和以往传说的故事梗概基本一致,但在艺术描写上作了加工,反封建的思想更加深入。

  故事一开始就表现了一个尖锐矛盾,常州义兴人祝英台“通书好学”,与男子有同样的资质,“闻馀杭文风最盛,欲往游学”,遭到兄嫂拒绝。揭示了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女子要想实现求知的欲望,既要改换男装,掩人耳目;更重要的是要保证男女杂处中的贞洁。英台改装成男子模样,连“哥嫂亦不能辨认;英台又自析榴花,插档盟誓,作为验证,这才取得受教育的权利,自称祝九舍人,出外求学。

  苏州人梁山伯与英台同馆读书,而不知英台为女子,自然不会产生男女之情,但同窗兄弟之情非同一般。英台心下明白,只是不敢违背誓言,唯有私下“爱君”,结为兄弟。他们“日则同食,夜则同卧,如此三年,英台衣不解带:山伯屡次疑惑盘问,都被英台将言语支吾过了”。三年学成,临别之时,约山伯“二个月内,可来相访”。“英台有心于山伯,要等他来访时,露其机括,再“说婚姻之事”。两人之间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哥嫂将英台许婚安乐村马家的描写,看似淡化了反封建的色彩,没有写成“为父所逼”,而是“英台只恐哥哥疑心,不敢阻挡”;山伯因事来迟,见英台原来是女子,初时只是“自愧愚鲁,不能辨识”。当知道英台已订婚马家,也只是“自恨来迟,懊悔不迭”。似乎他们的爱情遭到破坏以后,两人都是送来顺受。其实不然。英台不予“阻挡”,只是证实自己的纯洁;山伯“懊悔”,是深知自己回天无力。他们都把痛苦和反抗深深埋在心底。足见封建势力的强暴,不是个人的反抗所能改变。这种描写是更深入一层的。接下写山伯“分别回去,遂成相思之病,奄奄不起,至岁底身亡”,证实了他精神上的撞巨痛深。临死嘱咐葬于“安乐村路口”,表现了对英台的深切思恋。“明年,英台出嫁马家,行至安乐村路口,忽然狂风四起,天昏地暗,舆人都不能行。英台举眼观看,但见梁山伯飘然而来,说道:‘吾为思贤妹,一病而亡,今葬于此地,贤妹不忘旧谊,可出轿一顾。’英台果然走出轿来,忽然一声响亮,地下裂开丈馀,英台从裂中跳下。山伯的一往情深,英台的果断决绝,都反映了他们爱情的坚贞不渝,对封建束缚的反抗,表现了顽强的不妥协精神,他们的反封建精神不但没有淡化,反而更加深入。这和同时代的伟大剧作《牡丹彦》,在思想深度和表现方法上是一致的。它反映了当时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的障碍,并不是个别封建家长,而是整个黑暗如磐的封建礼教,仅仅战胜封建家长是不可能打开青年男女的幸福之路的。

  梁祝合墓并呼为“义妇冢”的传说,源于南朝宗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体山畿》,死后化蝶源于晋干室《搜神记》卷十一“韩凭夫妇”事。梁祝化蝶最早见于南宋薛秀宣《游祝陵善权洞》诗:“蝶舞凝小魄,花开想玉颜”。本篇作了更具体生动的描写:

  众人扯其衣服,如蝉脱一般,其衣片片而飞。顷刻天消地明……再看那飞的衣服碎片,变成两般花蝴蝶,传说是二人精灵所化,红者为梁山伯,黑者为祝英台,其种到处有之,至今犹呼其名为梁山伯、祝英台也。(人民文学出版社版)

  美丽的结尾,表现了古代人民对青年男女自由幸福婚姻的美好理想,为以后的梁祝故事创造了一个优秀的具有浓厚神话色彩的结局。

  这段“入话”比以前的记载,具有更明显的艺术性。如写英台只有兄嫂,并无父母。减少了出场人物。以兄代父,作为封建家长的代表足够了,丝毫不削弱故事的思想意义,而情节显得更为紧凑。又如,前有英台插榴枝对兄嫂起誓,后有回家时榴枝“花叶并茂”,再后又有马家求婚时“怕哥嫂疑心”,前后呼应,一贯而下,结构严谨,又起到充分证明英台坚守贞洁的作用。在人物描写上,注意了人物心理的刻划,如写山伯初见英台行为反常,“凝惑盘问”;、后山伯到祝家庄找“祝九舍人”,庄客说“本庄只有祝九娘,并没有祝九舍人”时,山伯“心疑”;当见了女装的英台,“山伯大惊,方知假扮男子,自愧愚鲁,不能辨识。”“疑惑”、“心疑”,说明山伯反应灵敏,不是“愚鲁”,而是憨厚。山伯对英台情感的描写也步步深入,逐渐显露。故事还删去了一般志书津津乐道的“封义妇”、“显灵异助战役”,“封义忠王”,并“立庙祀之”等宣扬封建道德的荒诞情节,足见冯梦龙的思想修养和艺术情趣。

  三、蜚声剧坛

  梁祝故事在明代小说、话本中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而在戏曲中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可惜完整的剧本没有留传下来。

  明万历以来,随着戏曲创作和演出的兴盛,民间坊肆刊印了许多戏曲选本。它们一般是从昆腔或其他声腔的长篇本戏中选出的单折戏,又经过移植、改编的演出本,因此它保留了更多民间色彩。现存明代梁祝戏曲折子戏百出,其中三出是“英伯相别回家”,即后来的“相送”;两出是“访友”,即后来的“楼台会”。这两部分都是全剧中最精彩的片断。各本因剧种不同,作者或改编者不同,在思想内容、语言风格上,又各有自己的特色。现存五个单折,有四个出自《同窗记》。同一题材、同一情节,又源于同一个剧本的,有三四个不同剧种的演出本流传下来,这在古代戏曲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由此可以窥见梁祝故事所受的广泛欢迎。

  《英伯相别回家》,选在《天下时尚南北徽池雅调》卷一。写祝英台学满三年,一天,与同学到长江游玩,“被他瞧破我机关”,便借口家有“书来取俺回去”,不向老师请假便回家去。临行辞别梁山伯,山伯送她上路。一路上,英台即景设比,以机智的隐喻,向山伯暗示自己是女子,山伯却丝毫不解,曲白写得很传神:

  (旦白)来到这墙头,有树好石榴。(唱)

  哥哥送我到墙头,墙内有树好石榴。本待摘与哥哥吃,只恐知味又来偷。

  (生白)来到此间,乃是井边。

  (旦唱)

  哥哥送我到井东,井中照见好颜容。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生白)贤弟,此间好青松。(旦唱)

  哥哥送我到青松,只见白鹤叫匆匆。两个毛色一般样,未知那个雌来那个雄?

  (生白)贤弟,来到此间,乃是一所庙堂。(旦唱)

  哥哥送我到庙庭,上面坐的是神明。两个有口难分诉,中间只少个做媒人。东廊行过又西廊,判官小鬼立两傍。双手抛起金圣筶,一个阴来一个阳。

  (生白)贤弟,来到此间,有一个好池塘,(旦唱)

  哥哥送我到池塘,池塘一对好鸳鸯。两个本是成双对,前生烧了断头香。

  (生白)兄弟,如今来到前面,就是长河。(旦唱)

  哥哥送我到长河,长河一对好白鹅。雄的便在前面走,雌的后面叫哥哥。

  (生白)兄弟,往日全不语,今日口嘴这等多。(旦)今日多蒙哥哥好意送我,因此托物比兴,遇景吟哦。(生)兄弟请行,来到此间,又是江边。(旦唱)

  哥哥送我到江边,只见一只打鱼船。只见船儿来弄岸,那有岸儿来拢船。

  (生白)兄弟,你还是从大溪过,小溪过?

  (旦)还是从小溪过。(生)既然这等,待我到人家借篙子过来。

  (旦)暂时分别去,少待又相逢。(唱)

  好笑哥哥真个痴,说起头来全不知。我本效取赵贞女,连篮带水不沾泥。

  (生白)兄弟,你就过去了?(旦)哥哥,我过来了。(生)水浅深若何?(旦唱)

  哥哥送我到江边,上无桥来下无船。哥哥问水知深浅,看看浸到可字边。

  (生白)兄弟,我不知道什么“可”字。(旦)既不知道,回去问先生。(唱)

  哥哥送别转书堂,说起叫人泪汪汪。你今若知心下事,强如做个状元郎。

  这出戏深入细致地刻画了祝英台作为一个少女的细心,多情和聪慧。一路所见景物,都能信手拈来,取譬暗示。当反复启发得不到应有反响时,她便机智地以妹相许,留下再会重议的余地。唱词保持了质朴真率的本色。连唱十支曲,用十种景物作隐喻,这种善用比喻,重迭连章的形式,正是民歌的特点,它恰当地表达了祝英台对梁山伯的一片深情。

  《山伯赛槐阴分别》也选在《新锓天下时尚南北徽池雅调》卷一。梁祝故事本无“槐阴分别”事,此处加上“赛”字,表明是借《织锦记》(又名《天仙配》)中董永和织女“槐阴分别”作比,这一出与《英伯相别回家》比较,情节基本一致,但侧重点不同,文字也显得典雅。前者写梁祝相送比喻清新活泼,灵活自如,充满机智和聪敏;后者则大加删削、而把重点放在写山伯多方疑惑英台为女子,这固然反映了英台的机敏应变的才能,同时也反映了封建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风尚。

  《河梁分别》选在《新锓天下时尚南北新调》卷上,究意是何种剧种,说法不一,有说“决不是昆腔,疑是余姚腔之曲。”(钱南杨)有说“确切可信地是昆腔戏”。(谭玉璧)这出戏满篇经史典故和仁义道德教条。送别时即景取譬的生动清新比喻没有了,有的是刘阮遇仙姬、红叶良媒一类陈腐典故,甚至生硬地搬用《西厢记》“长亭”中的语句,也是文人风尚的表现。

  这三出戏,题材、情节相同,语言风格、思想情调和所用曲调不同,思想和艺术上固然有优劣之分,但它反映了梁祝故事在明代的广泛传播。

  “访友”是梁祝故事的又一个重要情节,精彩片断。明无名氏有《访友记》傅奇。《曲海总目提要》著录,但仅引录有关资料,对剧本内容不置一词,疑编者并未见到原本。剧以“访友”命名,可见这一情节在剧中的重要地位。《访友》一出,今有两种传本,一题作《山伯千里期约》,收在明刊《摘锦奇音》中;一题作《访友》,收在明刊《缠头百练》二集。两者曲词相同,前者多出事久问路,梁祝相认、问委、对饮等情节,并穿插事久与人心的科诨。宾白较多,两出应是出于《同窗记》傅奇的不同演出本。剧情委宛曲折,反映了祝英台、梁山伯的复杂心情。梁山伯兴致勃勃,按照分别时的期约,带领事久,“千里来访故人”,好不容易找到祝家来。英台听说梁兄到,反而很悲伤,因为此时她已为父母订嫁马家。〔驻云飞〕曲就写出了英台出见山伯时的既伤悲又难为情,盼相见又怕相见的复杂心理:

  闻说兄来展转教人泪满腮。昔日是书生辈,今改作蛾眉黛。嗏,向前步懒抬,进前退后,谩自疑猜。争奈我,赤颊香腮,羞答答

  怎与兄相拜?久别梁兄常挂怀。见了面,又是问安,又是待茶,又请到书房敬酒,山伯本不胜酒,英台仍似无事一般,行酒令,殷勤劝酒。一方面借以掩饰她内心的痛苦,另方面,因人心在侧,不便吐露真情,怕被父母知道,有伤贞操。英台支开了事久、人心以后,这才道出了她的苦衷:

  非我欲言又忍,半吞半吐,话不分明。争奈我,上,上有老萱堂;下,下有小梅香,伏侍又勤,四下里眼睁睁难诉我衷情。因此上,不敢吐真情,紧把声名守定。欲许下燕约莺期,又恐怕蜂喧蝶

  嚷,伤残风化,有乖奴家德行。山伯问英台为什么分别时不讲“真话”,英台说:

  哥,我也曾讲来,我道:“墙角石榴庙里神,青松白鹤吐真情,池内鸳鸯交颈语,天台采药问虚真,红莲并蒂言多味,诗举《关雎》论圣经。谁知就里全不晓,辜负文君一片心。”

  又问许九妹的事,英台说:

  我那有妹子!只是舍不得与你三载同窗八拜之交,约你前来结下丝萝。谁知你失信不来,反道我不是!

  山伯还要辨解、英台指出他把“三七、四六、二八日”的期约领会错了,因此误了期约,父母把她许配了马家。山伯很气忿:

  〔一枝花〕枉自与你同床共寝,又不知你是河州淑女身。你倒做了落花有意,我反做流水无情。你本是贤德孟光,一心心要遂梁鸿案。念卑人肉眼相如,那识卓文君!

  〔前腔〕百拜谢芳卿,(又)。辞却宝厅,急转家庭。前去寻一个月老冰人,定要把赤绳绾定,(又)。谁知你是铁石心来铁石人?!你好亏心短幸!你好负义忘恩!你好狠心!你好歹情!只图马家偕白发,全不想断送我青春!一来恨贤妹言而无信,二来恨卑人薄命,三来恨月老注得不均平。本是同林鸟,又被狂风散,比目鱼又被猛浪分。本是个鸾凤交友,到做了参商两星。咫尺天涯,不得和你亲,不由人将伊怨恨,(又)。

  怨愤到极点,实痛苦到极点;英台也激动万分,举杯盟誓:

  哥!今生不和你谐凤侣,来生定要和你结姻亲。梁兄,我将此酒对天滴地盟下誓来:祝英台,若果是高心负义,七孔皆流鲜血!望天、天鉴奴此情!

  山伯这才恋恋不舍地告辞回家,英台起身相送,途中以罗帕戒指赠为信物,在难舍难分之际,共同以“九泉终久重相会,再世相逢议此亲”相慰相期,依依离别。

  在梁祝故事中,这出戏对梁祝感情表达得最充分,特别是梁山伯对英台的期望、失望、怨恨、留恋、爱情之情,宣泄得最为淋漓尽致。剧中事久、人心以科诨穿插其间,既有助于情节的交代,又体现了中国古代戏曲以类似喜剧性的科诨作为悲剧情景陪衬的特点从而更丰富了悲剧性的表现手法。

  四、悲壮奇丽

  梁祝故事到清代已传遍全国,各地方戏曲曲艺几乎都演出有关节目、保存至今的清代唱本不下数十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鼓词《梁山伯祝英台夫妇攻书还魂团圆记》、《柳荫记》,弹词《金蝴蝶传》、《东调大双蝴蝶》,木鱼书《牡丹记》,以及《双蝴蝶》室卷等。这些作品,有的是明代戏曲的改编本,有的是民间传说的增饰敷衍,充实发展。

  这些唱本出自说书艺人之口,传之于市井书场或村镇街头。它唱出了下层人民对于男女爱情苦乐酸甜的关心,也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过去流传比较简略的部分,在说唱艺术中都充分展开,予以淋漓尽致的表达。这些唱本既是梁祝故事的集大成、新发展,又难免掺杂些庸俗、落后和荒诞、迷信的成分,因此虽故事梗概基本一致,情节却不尽相同:情节虽有不同,但都以生动的民间口语,丰富的细节,写出了青年男女之间深厚的爱情,反映了他们反抗封建婚姻制度的坚强斗争、痛苦遭遇和美好理想。

  故事以反对封建礼教为核心展开,一开始就为读书问题展开了一场尖锐斗争。祝英台听见哥哥朗朗读书声,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要求,自己正是读书求学年龄,“若然错过唔思学,痴呆一世枉为人”。向父母提出求学要求以后,立即遭到反对:“只有男儿攻书史,何曾女子读书文?朝内两班文共武,尽是男儿汉子身。况且你是裙钗女,怎与男儿共学文,快去房中工绣作,女工是你正经文。”只有男子可以读书,女子不能读书;只有男子做官,女子不能做官;女子只有“女工”才是“正经”。这种荒谬的歪理,在古代竟是天经地义的大道理。作为封建家长,更担心女儿出门从师就教,男女同处,违理乱伦,玷辱门风。英台为打破封建束缚,争取平等读书权利,便在丫环人心的启发下,女扮男装,扮个卖卦先生,使父亲连自己女儿都没有认出来,解除了父亲的顾虑。嫂子又不放心,嘲笑她:“那是杭城将书读,分明要找有情人。杭州读书三年整,回来公公抱外孙。”英台一怒之下,扯下三尺红绫,埋在土中,上面栽上一株红牡丹,对天发誓:“若是到杭州为人不正”,三尺红绫化为灰尘;若是“在杭州冰清玉洁,花又红叶又放好见双亲”。后来英台读书回家,红绫更艳,牡丹更红,证明英台“冰清玉洁”,唯求读书。这个细节是荒诞的,却是对封建束缚的有力回击。祝英台旗开得胜,取得了求学机会,为梁祝爱情故事揭开了序幕。

  “结拜共读”是梁祝爱情的开端。祝英台携丫环人心,两人女扮男装,辞家登程,途中恰遇梁山伯也去杭州游学,二人年龄相仿,品貌相合,义气相投,一见如故;同时也因少年离家,都希望能互相关照,便结拜为兄弟。一路同行同宿,到了学校同拜先生,仍然日同读,夜同宿,形影不离,情深日笃。其间对于英台隐瞒女身,山伯时有疑窦,各本作了详略不同的描写。有的难免庸俗猥亵,但都突出地借以刻划了英台的聪明机敏。如山伯发现英台耳朵有环眼,她机智地回答:“庄上有个观音会,年年叫我扮观音。”其他一些女子生活行为的迹象,一旦引起怀疑,都能随机应变,一一遮掩过去,表现了在封建社会,一个女子要取得同男子一样的求学权利,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承受多么沉重的精神负担,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在读书生活中,最有价值的是对梁祝情感的描写。《牡丹记》写英台回家以后,梁祝两地互相思会往日共读时的情谊时写道:“二人对面习文章,”“弟问兄时兄问弟,有时换法体文章”, “弟讲《春秋》兄讲《易》文”。“往日读书神厌倦,共佢双双携手出凉亭,”“百花亭上共你吟诗”;“有时共佢红索弄,哥弹瓦鼓我和《莺州》”;“有时共佢传杯盏,哥哥猜五我猜乎。或时额角流香汗,佢把罗巾共我阅书。”真诚纯洁,两好无猜。山伯想:“英台此友难寻两”,“若系真真闺女我错从前。”英台想:“共但朋情都咁好,我想夫妻重有情。”他们之间虽然隔着一层“窗户纸”,但这种情感的真实描写,既体现了明清民歌、民间文学的特色,又为他们的爱情打下坚实思想情感基础。

  “相送”是梁祝爱情的发展。如果说同学共读期间梁祝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那么英台回家,山伯相送时,一路上英台眼见要与山伯决别了、她的爱情之火已难抑制,却又隘于封建礼教和女子应有的矜持,无法直接表露,只有不断地通过具体景物的暗示,希望能启发山伯的领悟。各本对此都有精彩描写,如《还魂记》:

  前头走的梁山伯,后头跟随祝英台。一头走来一头想,佳人心内自评论:虽然结拜梁兄长,比我姊妹恩情深,欲要与他说明了,又怕梁兄得知情;不与梁兄来说出,又怕冤家不动情。看见路途无人走,用言戏谑姓梁人。英台就把梁兄叫:“吟诗一首下山林,我今有个好比方,说与梁兄去猜情。哥哥若还猜得到,一双夫妻配起来;哥哥若还猜不到,前世姻缘不成双。”……英台说道:“……书房门前一棵树,一对斑鸠闹嚷嚷。雄的点头雌的叫,这枝跳在那枝上。英台说出多模样,好比你我人一双。”山伯说道:“走路吧,口内说的没相干。”出了杭城到了关,前面到了一座山。英台便把梁兄叫:“我今问你这座山。出了城来到了山,山上樵夫把柴砍,他为谁人将柴打?你为冤家送下山。”山伯说道:“走路吧,管他山上把柴砍。”……回言就把梁兄叫:“此花你可认得他?”山伯回言我晓得!这是一枝龙爪花。”英台听说回言答:“山伯哥哥以根芽。龙爪花来龙爪花,我爹是你丈人家;低头拾起金豆子,我弟是你小舅子;低头拾起地骨皮,我妹是你小姨子。”山伯听说“什么话!”口口声声将我骂:“讨我便宜买尿吃,叫你嘴上害疔疮。”……过了一山又一沟,前面到了粉墙头。“粉墙头上结石榴。欲要摘个梁兄吃,食之有味又来偷。”山伯即便回言答:叫声“贤弟莫多心,碗大石榴我家有,不吃路旁野石榴。”“石榴虽然你家有,你家不及那石榴,”山伯说道:“走路吧,管他石榴不石榴。”“过了一州又一河,上面飘下一对鹅。雄的前头喳喳叫,雌鹅后头喊哥哥,看起雄鹅与雌鹅,好比梁兄你同我。九斤鹅来八斤半,哥哥好比呆头鹅。”……过了一河又一庄,庄上犬子闹嚷嚷。英台被犬咬急了,骂声“瘟犬咬姣娘!不在前面咬男子,反在后面咬姣娘。”山伯说道:“前面走,我打犬子你过去。”……英台闻听心发躁,暗把苍天喊几声。千说万说说不醒,冤家是个竹木人,莫非姻缘不该配,红鸾阻隔天喜星。”

  英台一边走,一边见景生情,信手取譬,一再启发,山伯都当作玩笑话。英台的机敏,山伯的憨厚;英台的热烈,山伯的冷静,在对比中更加突出。

  “马家求婚”是对梁祝爱情的考验。关于马家,各本写法不一,有说是“豪家”,马家子是“贪花好色”的纨袴子弟,曾逼死前妻。有说马家有“万贯家财”,马家子“一表人才生得好,……满腹文章不必表,必定就要跳龙门”,为人“志诚”, “知文达理”。祝公祝母,既非屈服于“豪家”,也非贪图马家丰厚聘礼,而是真心实意为女儿选一门户相当,品格端正的女婿。而英台闻听父母接受了马家聘礼,内心非常痛苦,既不能对父母说已自许梁山伯,又不能公然反抗父母之命。这不是英台的软弱,妥协,而是英既要始终保持读书期间不曾与人谈情说爱的所谓“贞洁”,又因封建礼教太严酷,英台自知反抗父母并不能解决婚姻自主的问题,从而更深入地揭示了封建礼教的杀人本质。如果英台果真逆来顺受妥协了,便不会有对梁山伯的苦苦思念和切切关心,更不会有以死殉情的壮举。因此,马家行聘,使梁祝爱情经历一场尖锐考验,更显得梁祝爱情的坚贞、执着。

  故事以细腻的笔触,淋漓酣畅地描写了梁祝分别以后的相互思念的深情,它超出了一般友情,而是异常热烈的恋情。《还魂记》用民歌中的“五更调”,思往事,想未来,醒里思,梦里想,如说如诉,如泣如慕,痛彻心脾,感人肺腑。《牡丹记》前有分别后的山伯“五忆窗朋”,后有“马家行聘”后的英台“五羡梁兄”,分虽用民歌的五更调和连章体,反复咏叹,相钦相慕,悲痛欲绝。这种真实充沛的情感描写,突破了一般男女私会,一见钟情,然后同封建家长展开斗争,达到美满结合的俗套,着重写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恋,从而丰富、提高了爱情题材的描写。

  “山伯访友”是梁祝爱情的重大转折,并为爱情的悲剧结局奠定了基础。山伯如约访英台,始知英台为女子,许九妹实是自许终身的托词,有些本子写临别时英台以“三七、二八、四六日必来访”的隐话相约,明言“若是来迟许别人”,似乎英台被父兄许婚马家,错在山伯来迟。实际上山伯、英台都明白,按封建礼教,家长终不会接受子女自许婚姻,自选媒证。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国人皆耻之”,父母不可能蒙受这种“耻辱”。父母之命高于当事者相互的真诚爱情,父母作主的婚姻是道德的,当事人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反而是不道德的,这是多么黑暗、是非颠倒的社会!在封建势力还相当强大,自由婚姻的要求还很微弱的时代,无论屈服,还是反抗,都是悲剧性的。山伯、英台是不甘屈服的,他们表示“在世不能为夫妻,死后同你做一块。”表现了青年男女不惜用生命捍卫真正爱情的坚强意志。

  “合墓化蝶”是梁祝故事的悲壮结局,也是整个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有的写梁山伯访祝时,知婚姻无望,当场愤而成疾;有的写山伯回家后,忧思成疾,有的写山伯因多方谋求不成,吞下书信或绣鞋而咽死。总之,梁山伯是因为理想的婚姻遭到封建思想制度的摧残,含恨而死,死后葬在大路旁。英台的斗争更为艰苦。山伯走后,马家逼婚,英台固难抗婚,但她决心已下,意志已坚,坚持要父母和马家同意她花娇经过山伯墓前亲去祭奠,否则唯有一死。两家父母被迫答应。英台在丫环人心的帮助下,一切准备妥当,上轿登程。轿被风雨所阻,英台下轿恸哭祭奠,英台的精诚感天动地,坟墓突然裂开,英台纵身入墓,墓合如旧,埋葬了一对情侣,悲剧达到了顶峰,接着有蝴蝶双双翩翩起舞。人们传说,这就是山伯:英台精魂所化。这一结尾在各唱本中都写得极为壮丽动人:

  ……倾刻狂风从地起,虚空霹雳响连声;眼前昏黑如同夜,唬坏迎亲一众人;豁达一声坟圹裂,鬼哭神豪好怕人。只见英台新娘子,将身跳入裂中存。丫头妇女焉能舍,连帕扯住绣罗裙。谁知罗帕多扯碎,九娘不见裂中存。倏忽狂风从地入,依旧天开日见明。地裂全无痕迹然,只见花蝶满丘坟。白衣黑点梁山伯,白点黄衣九姐身。却是二人魂变化,飞来飞去共相亲。

  有的写风起坟裂,英台跃身入坟,众人逃散:单单剩落人心妹,佢重扯住英台脚一双。扯住素装鞋一只,变成孤雁叫凄凉。呖声扯断娘裙带,变成蛇子在山冈。阻拦罗裙三两幅,变成蝴蝶乱飞狂。

  四川还有梁祝死后化为一对比翼鸟的传说。

  这是一出震撼人心的大悲剧,是青年男女为争取婚姻自由,被封建思想制度吞噬的大悲剧,是一朵绚丽的爱情之花被封建礼教的恶风摧折的大悲剧,同时又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恩格斯语)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大悲剧。但是,人民是从来不甘屈服的,总是瞳憬美好的未来,相信美好的事物一定会胜利。这是人民的信念,也是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望。死后化蝶,就是这种美好理想、愿望的艺术再现。在悲壮中寄托了美好的希望。

  有的唱本写梁祝死后还魂,学成一身文武艺,为国立功封候,重新团圆,有的节外生枝,梁祝各有所爱,终于团圆,也有的说梁祝是金童、玉女谪罚人间,受八年离别之苦等,或者充满封建迷信,或者荒诞不经,实为续貂狗尾,不足取。

  五、遗响绵邈

  梁山伯祝英台故事,如果说产生于唐代中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经过长期而广泛流传,逐渐丰富扩展,成为宋元明清时期戏曲、民歌、小说及各种说唱文学的重要题材。已知靖至民国年间唱本多达四十余种,地方戏曲剧本三十多种,演唱剧种三十多种。解放后,文艺工作者进一步加工整理,到一九五三年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比赛,精选出越剧《梁山伯祝英台》,川剧《柳阴记》两种优秀剧目,更为各地方戏提供了范本,至今梁祝故事戏盛演于舞台。越剧电影片,电视戏曲片,经常出现于影视屏幕。六十年还出现第一部中国交响乐曲《梁祝》。

  梁祝故事不仅广泛传播于国内,也远播国外,朝鲜民间至今有关于梁祝的传说故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梁祝  梁祝词条  性格  性格词条  特点  特点词条  形象  形象词条  人物  人物词条  
感想

 骆驼王子读后感

骆驼王子读后感15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骆驼...(展开)

感想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推荐度:读《送东阳马生序》有感推荐度:东阳房屋租赁合同推荐度:送烟等于送危害宣传活动总结推荐度:《罗生门》读后感推荐度:相关推荐《送东阳马...(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