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淮南子《卷一原道训》原文及鉴赏

  〔题解①〕 原,本也。本道根真,包裹天地,以历万物,故曰“原道”,因以题篇。

  〔要略②〕 《原道》者,卢牟六合③,混沌万物,象太一之容④,测窈冥之深,以翔虚无之轸⑤。托小以苞大⑥,守约以治广,使人知先后之祸福,动静之利害。诚通其志,浩然可以大观矣。欲一言而寤⑦,则尊天而保真;欲再言而通,则贱物而贵身;欲参言而究⑧,则外物而反情。执其大指,以内洽五藏⑨,瀸濇肌肤,被服法则⑩,而与之终身,所以应待万方,览耦百变也⑪,若转丸掌中,足以自乐也。

  〔一〕 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⑫,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原流泉浡⑬,冲而徐盈⑭;混混滑滑⑮,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⑯,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幎于六合⑰,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⑱,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横四维而含阴阳,纮宇宙而章三光⑲。甚淖而滒⑳,甚纤而微。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

  〔二〕 天下之事不可为也,因其自然而推之;万物之变不可究也,秉其要归之趣㉑。夫镜水之与形接也,不设智故而方圆曲直弗能逃也㉒。是故响不肆应㉓,而景不一设㉔,叫呼仿佛㉕,默然自得。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而后动,性之害也。物至而神应,知之动也㉖。知与物接而好憎生焉㉗,好憎成形而知诱于外,不能反己,而天理灭矣。故达于道者,不以人易天,外与物化而内不失其情。至无而供其求,时聘而要其宿㉘。小大修短,各有其具,万物之至,腾踊肴乱而不失其数㉙。

  〔三〕 修道理之数㉚,因天地之自然,则六合不足均也。是故禹之决渎也㉛,因水以为师;神农之播谷也,因苗以为教。

  木处榛巢㉜,水居窟穴,禽兽有芄㉝,人民有室;陆处宜牛马,舟行宜多水;匈奴出秽裘,于越生葛��㉞: 各生所急以备燥湿,各因所处以御寒暑,并得其宜,物便其所。由此观之,万物固以自然,圣人又何事焉!

  是故达于道者,反于清净;究于物者,终于无为。以恬养性,以漠处神,则入于天门。

  〔四〕 所谓天者,纯粹朴素,质直皓白,未始有与杂糅者也。所谓人者,偶䁟智故㉟,曲巧伪诈,所以俯仰于世人而与俗交者也。

  圣人不以人滑天㊱,不以欲乱情;不谋而当,不言而信,不虑而得,不为而成;精通于灵府㊲,与造化者为人㊳。

  〔五〕 得道者志弱而事强㊴,心虚而应当。

  所谓志弱而事强者,柔毳安静㊵,藏于不敢,行于不能,恬然无虑,动不失时,与万物回周旋转,不为先唱㊶,感而应之。

  所谓其事强者,遭变应卒㊷,排患扞难㊸,力无不胜,敌无不凌;应化揆时㊹,莫能害之。

  是故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观其所积,以知祸福之乡。强胜不若己者,至于若己者而同;柔胜出于己者,其力不可量。故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之敝。是故柔弱者,生之干也㊺;而坚强者,死之徒也㊻。

  是故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因循应变,常后而不先,柔弱以静,舒安以定,攻大䃺坚㊼,莫能与之争。

  〔六〕 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是故一之理,施四海;一之解,际天地。其全也,纯兮若朴;其散也,混兮若浊。浊而徐清,冲而徐盈;澹兮其若深渊㊽,泛兮其若浮云;若无而有,若亡而存。万物之总,皆阅一孔㊾;百事之根,皆出一门。其动无形,变化若神;其行无迹,常后而先。是故至人之治也,掩其聪明,灭其文章㊿,依道废智,与民同出于公。约其所守,寡其所求,去其诱慕,除其嗜欲,损其思虑。约其所守则察,寡其所求则得。夫任耳目以听视者,劳形而不明;以知虑为治者,苦心而无功。是故圣人一度循轨,不变其宜,不易其常,放准循绳〔51〕,曲因其当。

  〔七〕 夫得道已定,而不待万物之推移也,非以一时之变化而定吾所以自得也。吾所谓得者,性命之情处其所安也。夫性命者,与形俱出其宗,形备而性命成,性命成而好憎生矣。故士有一定之论,女有不易之行,规矩不能方圆,钩绳不能曲直。天地之永,登丘不可为修,居卑不可为短。是故得道者,穷而不慑,达而不荣;处高而不机〔52〕,持盈而不倾;新而不朗,久而不渝〔53〕;入火不焦,入水不濡〔54〕。是故不待势而尊,不待财而富,不待力而强,平虚下流〔55〕,与化翱翔。若然者,藏金于山,藏珠于渊,不利货财,不贪势名。是故不以康为乐,不以慊为悲〔56〕;不以贵为安,不以贱为危;形神气志,各居其宜,以随天地之所为。

  〔注释〕 ① 按:“题解”即东汉时期许慎和高诱的《淮南子注》中对于每卷卷名的解释。许、高二人曾先后分别对《淮南子》作注,约在宋代时高注佚失八卷,时人以许注中相应的八卷补入高注,后来许注的完整本也佚失了。现存《淮南子注》即是许、高二注的混合本,为古代最经典的《淮南子》注本。其中,许注的八卷是《缪称训》、《齐俗训》、《道应训》、《诠言训》、《兵略训》、《人间训》、《泰族训》和《要略》,其余十三卷为高诱所注。为行文方便,本书注释或鉴赏文字中凡引用到许、高《淮南子注》的地方,一概称“原注”。又: 今本《淮南子》除《要略》外,其余各卷卷名中均有一“训”字,一般认为是后来的注释者所加,即高诱在《淮南子注》的序文中所说的“深思先师之训”的“训”,乃训释、注解的意思。 ② 按: 《淮南子》的作者在第二十一卷《要略》中,对全书前二十卷的内容和意旨作了较为精辟的概括和总结,对于我们理解各卷的中心思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在本书中,我们把《要略》对各卷进行总结的段落移置于各卷的“题解”之下,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各卷的思想内容。 ③ 卢牟: 原注为“卢牟,犹规模也”。马宗霍认为“卢牟”为“矑眸”之借字,犹言明察也。“明察六合”与下文“浩然可以大观矣”相应。 ④ 象: 描摹。 ⑤ 轸: 通“畛”,界限、境界。 ⑥ 苞: 包容。 ⑦ 寤: 悟。 ⑧ 参: 同“叁”,三。 ⑨ 指: 通“旨”。洽: 沾润。藏: 通“脏”,内脏,五脏。 ⑩ 濇: 王念孙认为“濇”当为“渍”。“瀸、濇”义同,如《说文》曰:“瀸,渍也。”故“瀸渍”即“渐渍”,指浸润。被服: 接受、感受。 ⑪ 览耦: 观览迎合。 ⑫ 廓、柝: 扩张、拓展的意思。 ⑬ 原: 源。浡: 渤涌。 ⑭ 冲:“盅”的假借字,意为“虚”。 ⑮ 混:“丰流也”(《说文·水部》)。混混: 水流奔流急速。滑滑: 汩汩,指水流急疾。 ⑯ 植: 树立、竖直。 ⑰ 幎: 帐幔,覆盖的意思。 ⑱ 约: 收束。 ⑲ 四维: 指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天区四角。纮: 维也,作动词。 ⑳ 淖: 烂泥。滒: 黏稠多汁。淖和滒在这里形容“道”的柔靡状。 ㉑ 要归之趣: 意为事物发展之真谛。 ㉒ 智故: 意为“巧饰”。 ㉓ 响: 这里指“回音”。 ㉔ 景: 影子。 ㉕ 仿佛: 指影子晃动。 ㉖ 知: 通“智”。 ㉗ 接: 交往,接触。 ㉘ 至无: 虚无至极。时聘: 随时变化。 ㉙ 修: 长。具: 备。数: 度、序。 ㉚ 修: 遵循。 ㉛ 决渎: 疏通河道。 ㉜ 榛巢: 丛木中筑巢。 ㉝ 芄: 应作“艽”,野兽巢穴中的草垫。 ㉞ 秽: 粗糙。葛��: 细葛布。 ㉟ 偶: 隅、角,不正为隅。䁟: 差,也指不正。 ㊱ 滑: 乱。 ㊲ 灵府: 心。 ㊳ 为人: 相偶、相伴。 ㊴ 志弱: 心志柔顺。 ㊵ 毳: 鸟兽的细毛,形容“柔软”。 ㊶ 唱: 倡导。 ㊷ 卒: 通“猝”,意为突变。 ㊸ 扞: 抵御。 ㊹ 揆: 测度。 ㊺ 干: 主干、本质。 ㊻ 徒: 同、类。 ㊼ 䃺: 同“磨”,攻破,碾碎。 ㊽ 澹: 平静。 ㊾ 阅: 经历。 ㊿ 文章: 色彩、花纹。 〔51〕 放: 仿效,依循。 〔52〕 机: 通“几”,危险的意思。 〔53〕 朗: 明、亮。渝: 变。 〔54〕 濡: 湿润。 〔55〕 下流: 意为低下。 〔56〕 慊: 俭。

  【鉴赏】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十分常见、但又非常独特的一个概念,先秦儒、道、墨、法等百家诸子无不将其作为宇宙存在之本原,正如高诱所言,“本道根真,包裹天地,以历万物”,“道”可谓是中国哲学中最具根本性的一个概念。《淮南子》开篇首先论“道”,正是抓住了中国文化的根脉。

  “道”之作为宇宙存在之本原或本体,与西方哲学中的“本体”概念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西方哲学侧重于以一种知识论的态度将宇宙作为一个客观对象,其“本体”所指的即是此客观对象的抽象本质;而中国哲学则侧重于以一种生存论的态度一方面将宇宙视作人类的基本生存处境,另一方面将人类社会视作宇宙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为本体概念的“道”,按照其原初的意义来理解,也即“道路”的意思,指的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宇宙万物所应当行走的道路。因此,“道”不仅仅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描述,而是含有“应当”、也即规范性的意义在其中,宇宙万物只有依其道而行,才能达到其最佳状态,也即“善”的状态。就此而言,中国先哲对于“道”的思考,其中自然包涵着一种“善”的理想与追求。

  《原道训》之言“道”,与中国先哲言“道”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并且对先秦诸子关于“道”的思想作了更为具体而精辟的发挥。首先,“道”是天地万物所共由之途,一切事物皆须行走在其应走的道上,正所谓“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因此,“道”虽然是宇宙万物之本体,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周易·系辞》),道“高不可际,深不可测,禀授无形”;但同时,“道”又与具体的事物(器),如山、渊、兽、鸟等相即不离,而且“道不远人”(《中庸》)。这也即是庄子所说的,“道无所不在,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庄子·知北游》),万事万物皆有其所当行之道。就此而言,道不仅是抽象的,而且也是具体的;道是无形的,但又寓于各种有形的事物当中。一言以蔽之,道“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既然“道”分散在万事万物当中,那么,“道”究竟是只有一个“道”,还是有多个“道”呢?《原道训》对这一问题的阐释是:“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万物之总,皆阅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门”。“道”在根本上是“一”,万物百事所由之路最终还是要汇聚到一条“道”上来,如上所述,这条“道”也即“善”,也即万物百事之存在的最佳秩序。因此,一而多,多而一,“一”与“多”在这里并不矛盾。正如《原道训》所云:“其全也,纯兮若朴;其散也,混兮若浊。”若分而观之,万物百事各行其“道”,此道非彼道,仿佛各不相同,因而“混兮若浊”;但是,当“道”作为一个整全呈现时,一切事物都达至其最佳之状态,合而观之,就如一块璞玉那样纯美朴质。

  既然“道”意指宇宙万物所应当行走的道路,其中包涵着一种“善”的指向,那么,这里的“应当”最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或者说,究竟怎样行走才算是“善”呢?《原道训》在这里继承了老子的思想,用“天”和“自然”这两个概念来补充说明之。《老子·二十五章》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不是现代汉语中客观意义上的自然界之意,而是指事物之自然而然的状态。而对于宇宙万物来说,最能彰显这种自然而然之特质的事物也即天地,因此“天”与“自然”在此处实际上具有相同的意味,均是指事物的天然、本然状态。在道家看来,一般情况下,当事物遵循其天然之状态发展时,事物才能达至其最佳状态,也即其“善”,而这种天然状态也即是事物所应遵循之道。正是因此,《原道训》云:“修道理之数,因天地之自然,则六合不足均也。”强调“天下之事不可为也,因其自然而推之”。这里的“不可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因其“自然”而为(推),这样才能使万物“腾踊肴乱而不失其数”,也即不偏离其所应当遵循之道。

  其实,不仅仅是道家,中国古代的先哲对于“天”,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对于事物的天然状态,都有一种较为积极的肯定。如孔子曾说:“予欲无言。”其弟子子贡便反问道:“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回答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先哲们对于“天”以及事物之天然状态的尊崇与肯定,绝不是出于一种前科学时代的愚昧,恰恰相反,这乃是比所谓科学时代的人类更为理智地对待我们周围之事物的一种态度。这是因为,“天”以及事物之天然状态代表了人所生存的原始环境,一方面,人与此环境必然有许多“同构”之处,因而天地万物生生不息之理自有人应当效法之处;另一方面,天地万物生生之理亦为人所应当尊重者,惟有如此人才能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原道训》对此也有非常精辟的诠释,提出“所谓天者,纯粹朴素,质直皓白,未始有与杂糅者也”;而“所谓人者,偶䁟智故,曲巧伪诈,所以俯仰于世人而与俗交者也”。认为事物之天然状态乃是纯粹朴素、与“道”合一的“善”的状态,而“人”则因为有了“智巧”、“伪诈”的因素,存在着破坏这种“善”的可能,因此,《原道训》强调“不以人滑天”、“与造化者为人(伴)”,认为“达于道者,不以人易天”。

  既然宇宙万物各有其所应行之道,那么,作为宇宙之一员的人所应行之道是什么呢?与上述的孔子由“法天”而“不言”类似,《原道训》的答案是“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正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中庸》),“静”是人天然具有的“性”,人循(率)此“静”而行便是人所应行之“道”。《原道训》的这一答案,可谓十分恰切地指点出了中国先哲们关于“人”所应行之道的思考之精髓。这里的“静”不是与“动”相反的寂然不动之意,而是人所应当持守的一种谦卑退让、不自以为是、不躁动的人生态度。分而言之,它既是老子“以德报怨”的取后守柔之道,又是孔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恕之道;既是墨子“兼爱”、“非攻”的贵义之道,又是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成为至人之道;既是《周易》“一阴一阳”的感应变化之道,又是《中庸》“成己成物”的至诚之道。“静”既包含了一种人对于宇宙万物应有的态度,即尊重万物之天然状态,不妄为以不使其偏离其应行之道;也包含了一种人对于他人所应有的态度,即推己及人,利人而不争;更包含了一种人对于自己所应有的态度,即反观内省,澹然而不为外物所诱,以善其生。这也正如《原道训》所云:“达于道者,反于清净;究于物者,终于无为。以恬养性,以漠处神,则入于天门。”由此,正是因为对于宇宙万物之天然状态保持着一种“敬”,所以循道而行的人“柔毳安静,藏于不敢”,“静”而不妄为。

  《原道训》的作者还看到,因为人有智虑、欲望以及外物的牵引,所以人要想保持在“静”之道上是不容易的,因此强调“夫得道已定,而不待万物之推移也,非以一时之变化而定吾所以自得也”。也就是说,人不能以外物的变化而违反自己所应当遵循之道,所谓“穷而不慑,达而不荣”;只有如此,才能使“性命之情处其所安”,“舒安以定,攻大䃺坚,莫能与之争”。这也即是《淮南子》由“原道”而欲使人明白的哲理:“欲一言而寤,则尊天而保真;欲再言而通,则贱物而贵身;欲参言而究,则外物而反情。”

  总而言之,作为《淮南子》的首卷,《原道训》首先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指点了宇宙万物都有其所应当遵循的天然之道,只有如此才能达至其“善”,因而包括人类在内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反其道而行,否则最终必然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而人所应当行走之“道”,《原道训》以一“静”字明之,此一“静”字既包涵了人与自然所应有的关系,也包涵了人与人之间所应有的关系,还包涵了人与自己所应有的关系,其蕴意可谓至深至重。《原道训》在此只是首先从根本上指出了人应当有所“敬”、有所“保”、有所“定”,应当觉悟“尊天而保真”的道理。至于“静”之丰富内涵的进一步展开,则请读者诸君参看《淮南子》以下各卷。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淮南子  淮南子词条  道训  道训词条  鉴赏  鉴赏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感想

 百年孤独读后感

百年孤独读后感【精】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百年孤独读后感,仅供...(展开)

感想

 百万英镑的读后感

百万英镑的读后感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百万英镑的读后感,仅供...(展开)

感想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700字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700字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傲慢与偏见》读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