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有为其君以玉为楮叶者①,三年而成。锋杀茎柯②,毫芒繁泽③,乱之楮叶中而不可别也④。此人遂以巧食宋国⑤。子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故圣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
【注释】 ①楮叶:即构树叶,大如桑,叶涩多毛。 ②锋杀(shai音晒):一作“丰杀”。指肥瘦。茎柯:敢子的筋脉和叶柄。 ③毫芒:微毛和细芒。繁泽:繁密丰润。 ④乱:混杂。 ⑤食:供食,奉养。 ⑥道化:自然变化的事物规律。
【今译】 宋国有人为国君用玉石雕刻构树叶,三年而刻成。叶子的筋脉和柄肥瘦逼真,叶上的细毛微芒繁密而润泽,混杂在构树叶中难以辨出真假。这个人便凭借巧技被宋国供养起来。列子听到了这件事,说:“如果天地生育万物,三年才长出一片叶子,那么长叶子的树就太少了。所以圣人依赖自然变化的规律而不依赖人的智谋机巧。”
【集评】 晋·张湛《列子注》:“此明用巧能不足以赡物,因道而化则无不周”。
唐·卢重玄《列子解》:“夫斫雕为朴,还淳之道也。故曰:‘善约者不用胶漆,善闭者不用关钥。是以大辩若讷,大巧若拙耳。若三年成一叶,与真叶不殊,岂理国全道之巧乎?是以圣人恃其道化,如和气布而万物生,不恃智巧也。若违天理而伪巧出,此之为未明本末也。”
宋·刘辰翁《列子冲虚真经评点》:“‘道化’,无为也。‘智巧’,人力也。此一喻甚好。”
无名氏《刊子精华》:“并归知巧,归于自然。”
【总案】 这则寓言又见于《韩非子·喻老》。道家主张顺从自然规律,反对人为雕琢,倡导“绝圣弃知(智)”。战国时工艺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先秦不少寓言即从此取材。这则寓言语言简洁,说理明白。描写实中有虚,明旨见意则反面落笔,寥寥数句,颇逗人一思。
秦穆公谓伯乐曰①:“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②?”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③。天下之马者④,若灭若没,若亡若失⑤。若此者绝尘弭辙⑥。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⑦,有九方皋⑧,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⑨。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⑩。三月而反报曰(11):“已得之矣,在沙丘(12)。”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13)。”使人往取之,牡而骊(14),穆公不说(15)。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16)、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17)!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18)。若皋之所观天机也(19),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20)。”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注释】 ①秦穆公:名任好,春秋五霸之一。伯乐(le):相传古代善相马者。 ②子姓:儿子。 ③形容:形体外貌。相:鉴别。④天下之马:指世上稀有的良马。 ⑤这三句张湛注:“天下之绝论者;不于形骨毛色中求,故仿佛恍惚,若存若亡,难得知也。” ⑥弭:消除,指无。辙(zhe音哲):车轮碾过的痕迹。 ⑦所与:朋友。与,结交。担纆(mo音沫),指肩挑绳背。纆:绳索。薪菜(cai音彩),砍柴或拾取柴禾。菜:当作“采”。薪采即“采薪”。 ⑧九方皋:姓九方,名皋。春秋时善于相马者。 ⑨马:指相马。 ⑩行:出外。 (11)反:通“返”。(12)沙丘:在今河北省广宗县北。 (13)牝(pin音聘):雌,与“牡”相对。此指骒马。 (14)骊:纯黑色的马。 (15)说:通“悦”。 (16)色物:颜色,此指马毛的颜色。色:纯色。物:杂色。 (17)一:竟然。 (18)千万臣而无数:超过我千万倍而不可计数。 (19)天机:指天赋的灵性。(20)马:指相马。
【今译】 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纪老了,儿子里有可以派去访求良马的吗?”伯乐回答说:“一般的好马可以从形体外貌筋骨去鉴别。天下绝伦的马,它的特点却若隐若现,难以捉摸。它奔驰起来,蹄不沾土,轮不留迹。我的儿子都很平庸,可以教他们识别良马,不可以教他们识别天下绝伦的马。有一个当年和我一道挑拾柴禾的朋友,叫九方皋,他相马的本领不在我之下。请您召见他吧。”秦穆公召见了九方皋,派他外出访求良马。过了三个月,回来禀报说:“已找到一匹好马,在沙丘那里。”秦穆公说:“什么样的马?”九方皋说:“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穆公派人取回这匹马,却是一匹黑颜色的公马。穆公很不高兴,召见伯乐对他说:“真差劲!您举荐的那位找马的人,连马的黑黄、雌雄尚且不能分辨,又怎么能知道马的好坏呢?”伯乐长长叹了一口气,说:“竟然到了这个地步!这正是他超过我不止千万倍的地方。象九方皋相马,是马的秉赋神气,察得马的精气而忽略马的皮毛,掌握了马的内在素质而忽略它的外在形貌;只看他所应看,不看他所不需要看的;注意他所应注意的,而舍弃他所不需要注意的。象九方皋这样相马,比马本身的价值还要宝贵”。九方皋相的马送到了,果然是天下无与伦比的马。
【集评】 宋·刘辰翁《列子冲虚真经评点》曰:“各言机鉴,真有得于不喻者,千古无其人,无其人!”
明·孙矿《列子冲虚真经评》:“事理境俱精,章句字皆妙,是极炼文字,然其炼无迹。但觉质而腴、浑而劲。”
又:“此理甚精,甚近。今与高人谈,必不记其着何衣,若记其着何衣,则定非解谈者。”(按,指得精忘粗数语。)
【总案】 伯乐两番论相马,前次简据,虽然重视了马的气质,但“若灭若没,若亡若失”的把握毕竟是不容易的。后次对不辨牝牡,骊黄不分的相法的评论,则把前论更确切深入化了。“喟然太息”的神态,“一至于此乎”的赞叹不尽的语气,和前论及找马的结果,都很好地烘托了末尾的精论。得精忘粗,在内忘外,忘弃了次要的,主要的就容易掌握。所以“不见其所不见”,使事物关键更为突露,这给人启发是很多的。精妙的见解,用质实的语言表达,这本身就是一种本领,其形式和内容诚然有“质而腴”的特色。前后紧紧围绕马的形神去写,秦穆公沮丧不及的“败矣”数语从反面使立论显得更为明朗。“非臣之下”和“千万臣而无数”的认识加深,安排得自然而运笔有力。作者借伯乐的话来写九方皋相马的本领,也更加强了说服力。
孙叔敖疾①,将死,戒其子曰:“王亟封我矣②,吾不受也。为我死③,王则封汝。汝必无受利地④!楚越之间有寝丘者⑤,此地不利而名甚恶。楚人鬼而越人机��⑥,可长有者唯此也⑦。”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子辞而不受;请寝丘⑧,与之,至今不失。
【注释】 ①孙叔敖:楚国大夫。 ②亟(qi音气):屡。 ③为:如。 ④利地:指肥沃的土地。 ⑤寝丘:古邑名,春秋楚地,在今河南省沈丘县东南。 ⑥鬼:崇拜鬼神。��(ji音基):祈求福祥。⑦有:保有。 ⑧请:求。
【今译】 孙叔敖患病快要死了,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给我封地,我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封给你地了。你一定不要接受肥美的土地!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一片土地叫寝丘,这里土地脊薄而且名字也很难听。楚国人崇拜鬼神而越国人祈求福祥,可以长期保有的只有这块土地。”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拿好地封给孙叔敖的儿子。他推辞而不接受,请求寝丘,楚王就把寝丘封给他,至今没有失掉。
【集评】 宋·刘辰翁《列子冲虚真经评点》:“此意盖谓取人之所弃,得人之所不争则可以自安。”
明·孙矿《列子冲虚真经评》:“辞气平雅,舒亦有笔致,然未腴炼。”
【总案】 故事很单纯,叙述也很平静,孙叔敖的话写得次第有叙,语意因果昭然。
东方有人焉,曰爰旌目①,将有适也②,而饿于道。狐父之盗曰丘③,见而下壶餐以哺之④。爰旌目三哺而后能视,曰:“子何为者也?”曰:“我狐父子人丘也。”爰旌目曰:“嘻!汝非盗邪?胡为而食我⑤?吾义不食子之食也。”两手据地而欧之⑥,不出,喀喀然⑦,遂伏而死。狐父之人则盗矣,而食非盗也。以人之盗因谓食为盗而不敢食,是失名实者也。
【注释】 ①爰旌目:人名。 ②适:往。 ③狐父:地名,在梁砀之间。 ④下:出。餐:稀饭。哺(bu音脯):食。 ⑤食(si音饲):以食食人。 ⑥据:扶。欧(ou音鸥):吐。 ⑦喀喀(ke音客):呕吐声。
【今译】 东方有个人,名叫爰旌目,要去一个地方,却饿倒在路上。狐父那里有一个强盗名叫丘,碰见他便倒出瓦罐里的稀饭给他喝。爰旌目喝了三口之后便能看见东西,问道:“你是干什么的?”盗丘回答说:“我是孤父地方的人,名字叫丘!”爰旌目说:“唉!你不是盗贼吗?为什么来给我饭吃?我坚持正义不吃你的饭。”他两手扶地要把饭吐出来,吐不出,喀喀喀地,便趴在地上死了。孤父的这个人虽然是盗贼,但饭并不是盗贼啊。因为人是盗贼就认为食物也是盗贼便不敢吃,这就是弄错名和实的关系了。
【集评】 宋·刘辰翁《列子冲虚真经评点》:“此章即是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之意,於陵仲子哇其兄之鹅,孟子所讥亦此意也。”明·孙矿《列子冲虚真经评》:“净而腴。”又:“有色。”
【总案】 名实之辩,是周秦诸子讨论的热门课题。《列子·天瑞篇》讲盗亦有道,此则即就义不食盗者之食辩正,指出因人废食“是失名实者也”,隐然和儒家“不饮盗泉之水”作对,把受礼教戕害的饿人的愚顽的蠢相写得异常生动。“汝非盗邪?胡为而食我?”说得那样肃然作色,大动肝火。“义不食”句,大义凛然的庄重语调充斥调侃的意味。特别是“两手据地而欧之,不出,喀喀然”的夸张而逼真的动态刻划,勾画出一幅漫画,显示出作者劲炼生动的笔力。再看那个不动声色的“三哺而后能视”,足以使人忍俊不禁。“遂伏而死”的“伏”,则用笔如刀,简直剔透了死于礼教者的灵魂。
杨子之邻人亡羊①,既率其党②,又请杨子之竖追之③。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④,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⑤;又非夫子之有⑥,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⑦。弟子孟孙阳出以告心都子。心都子他日与孟孙阳偕入,而问曰:“昔有昆弟三人⑧,游齐鲁之间⑨,同师而学,进仁义之道而归⑩。其父曰:‘仁义之道若何?’伯曰(11):‘仁义使我爱身而后名(12)。’仲曰(13):‘仁义使我杀身以成名。’叔曰(14):‘仁义使我身名并全。’彼三术相反,而同出于儒。孰是孰非邪?”杨子曰:“人有滨河而居者,习于水,勇于泅,操舟鬻渡,(15),利供百口。襄粮就学者成徒(16),而溺死者几半。本学泅,不学溺,而利害如此。若以为孰是孰非?”心都子嘿然而出(17)。孟孙阳让之曰:“何吾子问之迂(18),夫子答之僻(19)?吾惑愈甚。”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20)。学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异若是。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21)。子长先生之门,习先生之道,而不达先生之况也(22),哀哉!”
【注释】 ①亡:失。 ②党:族,家人。 ③竖:僮仆。 ④戚(cu音促):同“促”,疾,速。 ⑤畜(chu音触):畜牲。牛羊之类。 ⑥有:物品。 ⑦命:教。 ⑧昆弟:兄弟。 ⑨游:观,游学。 ⑩进:尽。 (11)伯:长。 (12)爱身:谓身体发肤不敢毁伤。后:去。 (13)仲:中。 (14)叔:少。 (15)鬻(yu音育)渡:谓摆渡赚钱。鬻:卖。 (16)裹:包。徒:群。 (17)嘿:同“默”。一本作“默”。 (18)迂(yu音于):曲。 (19)僻:怪僻。 (20)方:方法。指治道的方法。生:同“性”,本质,正宗。 (21)为(wei音畏):则,乃。亡(wu音无):通“无”。 (22)长(zhang音掌):师。 (23)达:晓。况:譬,比喻。
【今译】 杨子的邻家丢失了羊,既带领全家,又请杨子的仆人一同追羊。杨子说:“唉呀!丢了一只羊怎么追的人这么多?”邻家说:“因为有很多岔路!”回来以后,杨子问:“找到羊了吗?”邻居说:“丢了!”杨子说:“怎么丢了呢?”邻居说:“岔路里边又有岔路呀,我不知羊跑到那里去了,所以回来了。”杨子立即脸色严肃起来,好久不说话,整天没有笑容。学生们感到奇怪,请求说:“羊,是个不值钱的牲畜,又不是你自家的东西,却失去言笑,为什么呢?”杨子没有回答。学生们没有得到答案。有个学生孟东阳出去把这事告诉心都子。心都子有一天跟孟孙阳一同进去,就问道:“从前有兄弟三人,到齐国鲁国一带去游历,拜同一个老师来学习,学完仁义这门学问便回家。他们的父亲问:‘仁义这门学问怎么样?’老大说:‘仁义教我爱惜生命而放弃名节。’老二说:‘仁义教我牺牲生命来成全名节。’老三说:‘仁义教我生命和名节一同保全。’那三种学说互相矛盾,却同属于儒家。哪个对哪个不对呢?”杨子说:“有个人靠河住着,习惯于游水,擅长于泅渡,驾船摆渡,赚的钱可供一百口人的吃穿。成群的人带着干粮前来学习,几乎有一半人被淹死。本是来学泅渡的,不是来学溺死的,可是利害这样分明。你认为谁对谁不对?”心都子没说什么就出来了。孟孙阳责备他说:“怎么你问得这样迂曲,老师答得这样怪僻?我的疑惑更加重了。”心都子说:“大路因岔路多丢了羊,学者因治道的方法多而失去本性,学说不是本源不一,不是本源不同,而结果这样地不同。只有返回到本源上去,才不能失去本质。你拜师在先生门下,学习先生的思想,却不明白先生的比喻,可悲啊!”
【集评】 宋·刘辰翁《列子冲虚真经评点》:“心都子之问与子贡问夷齐语脉同。歧路分也;歧路之中又有歧路,谓分而又分也,以喻学术之不一,杨子戚然而不言笑者,有感也。……因学泅而得溺,喻学之末流,多违其初,失其本真。心都子嘿然而出,悟其言外之意。大道,大路也,大道本一,至于多歧则亡羊。至学本同至于多方则丧生。此本同而末异也。归同反一者,同归于至道而反于至一之理,则无得丧矣。况,情也,未达先生之情,何以习先生之道。此章展转譬喻以为问答,今禅家答语亦有此风。”
明·孙矿《列子冲虚真经评》:“结构好,分三节转意,文炼净。大凡文炼则味腴,净则色浓。”
又:“借意起,正意证。”
又“两语特峭甚。”
明·陈仁锡《列子奇赏》:“此篇明己身变异则外物所不达,故有是非之义,不内求诸己而厚责于人,亦犹杨布服异而狗之吠也。”
无名氏《列子精华》:“结构好。”
又:“精奥。”
【总案】 这则寓言结构比较别致,大故事套着小故事,歧路亡羊和学仁义之道,意义相偶,用以疑问所疑代替了正面论述的本体和喻体关系,很有些禅宗答辩的味道,所以林希逸说:“此章展转譬喻以为问答,今禅家答语亦有此风况喻也。”亡羊事写得深沉动情,丰厚的内涵,滋生辐射性的外延,成为后世比况人生多艰常用不衰的典故。三个“不言”、“不笑”、“不答”,引发下文。心都子三问可谓启发性的请疑叩难,杨子学泅得溺之答颖警隽永,二人机锋往返,答词更为精奥迂曲,借旁听者有问得曲折答得怪僻的迷惘,烘托旁衬,虚实生色。至结末方端出“为亡得丧”——损之又损,“归同返一”的要旨,回笼全文,使前看似松散的三个故事,在意脉上凝结得更为紧密,犹如医家按寸脉而通全身。
人有亡斧者①,意其邻之子②,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③,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注释】 ①斧:斧子。 ②意:疑。 ③掘:穿。
【今译】 有人丢了把斧子,怀疑邻家的孩子偷了,看他走路,象偷了斧子;看他脸色,象偷了斧子;听他说话,象偷了斧子;举止表情,没有不是偷斧子的样子。不久他穿过那个山谷找到了斧子,以后又碰见邻家的孩子,举止表情全不象偷斧子的了。
【集评】 宋·刘辰翁《列子冲虚真经评点》:“此间犹谚言疑心生暗鬼也。心有所疑,其人虽不窃斧,而我以疑心视之,则其件件皆可疑,此喻甚得世情之微。”
明·孙矿《列子冲虚真经评》:“平写事。”
明·陈仁锡《列子奇赏》:“卜邻之难如此,故曰,老死不相往来。”
无名氏《列子精华》:“此喻明浅,说理入玄。”
又:“曲写意状妙。”
【总案】 此则寓言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疑人偷斧”的典故,即由此而来。文虽不满百字,却有如此强大生命力,即在于它的内蕴精深。用了一个家常故事,却阐发了一个切中世情的道理,所以刘辰翁评曰:“比喻甚得世情之微。”全篇平写事,却曲尽意状,中间连用四个排句,参差而有变化,平易中见出险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