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生活紧张,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再加上长期缺乏锻炼,他们的身体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面对这些健康压力,许多人开始了花样养生,他们有的一边暴饮暴食,一边吃着消食药;有的抽完一根烟,就得吃个清嗓含片......
但这类养生方式已经走上了误区,真正的“养生”其实应该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而想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其实很简单,一天24小时,1440分钟,你只需拿出不到十分之一的时间,坚持做下面7个动作,就可以完成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
一、温熨眼圈10分钟
双手掌心对搓到微热,用热掌心敷双眼,温度下降了再搓、再敷,如此反复持续10分钟,能减轻黑眼圈和近视的症状。
近视是因为眼肌使用过度又没有得到合理的保养才导致的;黑眼圈则是因为眼部血瘀通过眼周的皮肤显露而形成的。想要缓解这些症状,需要适当放松眼睛并对眼睛进行能量补给。
掌心有个穴位叫“劳宫穴”,“劳宫穴”属于心包经,心包经是阳经,因此这个穴位也是温热的。用性质温热的“劳宫穴”温熨眼周,就是直接的温补。在敷的同时,也在打断你连续用眼的恶习,更好地保护眼睛。
二、捶胸5分钟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工作节奏快,生气郁闷的机会多,就很容易因为生气而“气出病来”。如果能每天揉三次“膻中穴”,每次200~300下,可以有效地消减生气对身体带来的伤害。
心火重、肝郁重的人,这个穴位一碰就疼。不过越是这种人,则越需要按揉“膻中穴”,按揉的力度从轻到重,如果疼痛逐渐减轻,就说明气郁气滞在逐渐消解了。
三、迎着太阳扩胸15分钟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状态往往是早上从家出来就钻进地铁,然后就在写字楼里伏案工作一天,等日落西山又重新钻进地铁回家。这种缺少日晒又含胸的状态就会导致人们肝郁,而肝郁又会阻滞阳气的舒展。
所谓的阳气,就是指人体的功能、能量,人体功能顺畅、能量充足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础。现在很多疾病,例如乳腺癌、心脏功能失调等,都和胸阳不振有关系。西医肿瘤专家提倡大家“在太阳光下扩胸”来预防乳腺癌等疾病,也是同样的道理。
每天迎着太阳扩胸15分钟,一来可以使不太足的阳气最大程度地发挥,二来还能逐渐地增补阳气,减少乳腺癌、心脏功能失调这类疾病的发生。
四、双臂上伸15分钟
人睡不着的时候会心烦,越心烦越睡不着,由此进入恶性循环。这个时候,可以把双手伸展开来,高过头顶,很快就可以入睡了。这是因为失眠多是心经郁阻所致,而这个姿势可以使你的心经充分伸展以缓解失眠症状。
中医的“心经”从腋下发源,那里是“心经”的“井穴”极泉,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处于双手下垂的状态,这个姿势很容易造成心经这条经脉的郁滞。如果你白天心烦时,可以到户外充分地伸展开双臂,做做深呼吸,你心中的郁闷恼怒就会减轻很多。
这也是为什么无论是中医的传统“导引术”,还是后来的各种广播操、健美操中,伸展运动都是必须的。因为伸展运动可以舒展身体的各条经脉,而经脉不郁滞,是中医治病养生的前提。
五、发呆5分钟
中医所说的“心”就是西医的大脑皮层,是身体的最高指挥中枢,控制着身体器官运转。例如能降血糖的胰岛、能产生卵子的卵巢等,无一不与大脑皮层以“内分泌轴”的方式相连。只要“心”不静,大脑皮层就会不停对器官“发号施令”,甚至出“昏招”,导致疾病产生。
很多中医大师常选择通过入静治病,而不是吃药,就是因为入静是更加高级的“发呆”,可以最大程度地把头脑清空,一旦约束甚至羁绊身体潜能的大脑开始放手了,身体就会开始自我调节乃至疾病治疗。所以前几年,卫计委也特别向民众提倡:“每天发呆5分钟”。
六、睡午觉20分钟
子时,是指深夜23时至凌晨1时;而午时,是指中午11点到下午1点,这两个时间段的睡眠,对养生非常重要。《黄帝内经》对此给出了理论依据:“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意思是,睡眠与醒寤是阴阳交替的结果,而子时和午时,正是阴阳交替之时,睡“子午觉”是为了养阴、养阳。
要做到“子觉”很简单,就是不要熬夜,每天十一点前入睡;“午觉”对上班族来说确实有些困难,但中午是“合阳”时间,至少要闭眼休息20分钟左右,才能更好地养生。当然,午觉时间也不宜过长,现在的研究发现,过长的午觉反而不利于健康。如果是在家睡午觉,最好在长沙发上睡,这样既有临时感,不至于久睡,又能伸展身体,在短时间内彻底放松。
七、快走30分钟
中医界认为“脾主肌肉”,脾不好就会导致肌肉无力以致引发糖尿病等各种疾病。想要避免这些疾病很简单,养好脾就行了。每天快走30-40分钟,就能动用到全身肌肉,起到养脾效果。大家在通过快走避免糖尿病、肥胖的同时,也会因肌肉的弹性而保持体态紧致年轻。
“美国运动协会”的研究显示:运动10分钟后,身体的脂肪开始消耗,在30分钟时达到最高,随后即使停止运动,脂肪的消耗仍可持续6小时。当然,这30-40分钟的运动对强度是有要求的,一般需要心跳达到每分钟110次以上,感觉上有一点儿喘的程度最合适。这样的运动,普通人每周坚持3次,体脂就会下降。
保健养生的内容其实非常广泛,包括四季生活、饮食、体育锻炼、精神养护等多个方面,但说到底,养生最重要的还是养态度。
正所谓养生先养心,把这种养生的习惯和心态坚持下来,并做到遇事不怒、想得开、放得下、始终保持心情的平和,健康就会一直伴在你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