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用这一生的时间来做点什么?
Life Is Good公司创始人伯特(Bert)和约翰两兄弟(JohnJacobs)年轻时,母亲每天晚餐时都会问他们这个问题。兄弟俩思考了很久也没有想明白。但当他们想明白之后,他们的一生彻底改变了。 生于马萨诸塞州,约翰和伯特是家里6个孩子中最小的两个。
▼
家庭条件很一般,孩子又多,约翰和伯特两个人只能在家里的二楼睡上下铺。二楼没有供暖设施,父亲的解释是“你们几个孩子白天都在一楼玩,又不在二楼”。
从小,母亲这样教导他们
每一天,当他们玩累了回到家中吃完饭,他们的母亲都会和他们说一句话“跟我说说今天发生了什么开心、好玩的事情”。母亲总会引导他们记住和关心积极、乐观的事情,而不是去想那些负面、不好的事。
兄弟俩上小学时,父亲和母亲遭遇了一次严重的车祸,母亲多处骨折,父亲不幸地失去了右手。
他们父亲、母亲。
▼
尽管遭遇了不幸,母亲一直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给他们唱歌、讲故事。即便在他们家贫困潦倒时,乐观依然没有改变。
7周自驾行,决定用一生卖T恤
带着母亲每天晚饭时都会问的那个问题——“我们要用这一生的时间来做点什么”,1988年的夏天,约翰和伯特自驾跨洲旅行,计划时间为7周。
这一年,哥哥23岁,弟弟20岁。
▼
带着不多的一点钱,一张美国地图,几盘磁带,兄弟俩上路了。精神收获颇丰。
最最重要的是,他们找到母亲那个问题的了答案:开公司,搞创意T恤。于是,“Jacobs Gallery”诞生了,也就是Life Is Good公司的前身。
▼
成功就靠两个字:乐观
回家之后,兄弟俩把他们在大学宿舍里设计制作的T恤拿到波士顿的街头集市去卖。但是根本没有几个人买。
1、用20多年前最有效的办法,上门推销
他们当时很清楚,大学生是一个很好的客户群,但是这些学生并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于是,兄弟俩花2100美元买了一辆二手的普利茅斯捷龙(Plymouth Voyager)小型厢式旅行车。这辆车就是他们的公司。
▼
兄弟俩开着车在美国东海岸各所大学里穿梭,他们要让那些大学生们看到自己做的创意T恤,认识他们的品牌。
他们不停尝试,无数次失败而归。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记住了这两个小伙子和他们的车。
▼
2、借势负面的社会情绪
为什么T恤卖不出去,设计差?学生没钱?还是因为他们每天凌晨1点把人家吵醒?
为了找到答案,他们决定开派对,收集反馈信息。每次推销回来,不管收获如何糟糕,他们都会开一次派对,与朋友分享旅途中的趣事,朋友们则给他们的T恤提出实质性的反馈。
当时的美国,社会上到处充斥着负面新闻,几乎人人都饱受负面情绪的影响,要一直保持积极的心态很难。
两兄弟当时的境况,实际就像美国社会一样。只不过,两兄弟一直保持很好的心态,脸上总是挂着微笑。
▼
最糟糕的一次,兄弟俩账户里一共只有78美元。他们用这钱又开了一次派对,很有可能是最后一次。
在派对上,约翰和伯特分享了自己在路上想到的一个设计。是一个人,看上去像是一个波西米亚男子,头戴贝雷帽,脸上戴着一副太阳镜,正在开怀大笑。
也许是有感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人说:“这个人把生活看透了。”(This guys got life figured out.)
茅塞顿开,兄弟俩把这句话缩短,变成了“Life Is Good”,赶制了48件T恤。他们把这些T恤拿到了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的街边集市上。这时候已经是1994年了。
▼
人们都看懂了,不需要解释什么,“Life Is Good”就是两兄弟要表达和传递的正能量信息。1个小时内,所有T恤都卖掉了。
▼
他们给那个开怀大笑的人取名“Jake”,是他们的姓氏“Jacobs”的简称,在古英语中更是“一切都好”的意思。
3、用乐观精神武装公司文化
1997年,Life Is Good的销售额突破100万美元。约翰和伯特请了几名员工,搬倒了真正的办公室里。然后开始建立自己的公司文化——幽默。
“因为笑会让我们放松,让我们从容地进行思考,有助于更高效地交流和解决问题。”
Jake成了Life Is Good公司的标志。
▼
在给顾客寄送T恤时,他们也会留一些幽默的话,比如“为了让我们仓库里的灯一直亮着,请您尽快付款。”
如今,Life Is Good员工有160多人,产品已经不仅限于T恤,全球4500多家店有售,年销售额达到1亿美元,每年捐出10%的利润做慈善。
约翰和伯特说,Life Is Good的成功,来自于“乐观主义力量的传递”。
约翰说:“我们要把这个信息传递出去,帮助人们理解乐观的深层含义。它所表达的,不是生活很容易或者生活很完美,而是生活很美好。”
Life Is Good,过去生活不好时,卖的是情绪,现在生活好了,卖的还是情绪。这个品牌本身就具有感染力,T恤是一个载体。约翰和伯特兄弟俩的创业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具有感染力的品牌,无论选择什么载体,都一定会赋予这个载体持久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