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文史范儿(ID:wenshifan2017)
很想问一个问题:
每当我们说自己很忙很累,没时间的时候,究竟是不是真的没时间?
你有没有过这些经历:
每天早上,被六七点钟的闹钟惊醒,紧接着,“小憩10分钟”,“再小憩10分钟”.......结果,上班迟到了半个小时;
晚上回家,一招屁股向后平沙落雁摊到床上,刷个热搜,逛个朋友圈,点个视频会心一笑......“什么!已经10点半了!还是洗洗睡吧”;
就这样,说好的晨读一次次告吹,每晚1小时的健身早已成为笑谈。
什么学习呢!健身呢!阅读呢!都败给了好累啊,好忙啊,今天状态不佳啊。
但是,转念一想:我好像明明是有时间的啊!
紧接着,你可能会陷入无休止的自我责备中:我太懒了,我太蠢了,我自制力太差了......
而实际上,你可能只是陷入了一种“拖延魔咒”——拖延、焦虑,更拖延、更焦虑......
那拖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拖延心理学:向与生俱来的行为顽症宣战》告诉我们:
拖延既不是时间管理的问题,也不是道德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
拖延不是你的错
很多人经常会羡慕那些做事雷厉风行,对时间精准把握,把每一件事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的人。和这些人一比,感觉自己简直就是个loser。
但《拖延心理学》告诉我们,拖延和智力、意志力并没有太多的关系,而且从事任何职业的人都可能染上拖延的瘟疫。
要想根治拖延,就必须明白,拖延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是由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
首先,你得明白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拖延。
想象一下:
当你选择搁置某些事情的时候,你是为了放松大脑、休养生息,还是故意逃避?
当你长时间瘫在沙发上追剧聊天打游戏的时候,是拖延还是放松?
马上就得交文案初稿/工作周报/方案策划,而此刻的你不仅毫无头绪,还在死死攥着手机不放?
......
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事情实在太多了,那么这些看似“逃避”的行为究竟是不是拖延呢?
书中给我们分享了一个小技巧:
每当你质疑自己是否陷入拖延时,可以试着问自己一些问题
你现在到底应不应该这样做?
你感觉自己正在浪费时间吗?
......
要知道,有些“拖延”可能是必要的,这种有意为之,并不是真正的拖延。
图片来源 | yestone.com
我什么道理都懂,为什么还是控制不住自己?
有句话说得好:我什么道理都懂,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很多拖延者都难免会有这种困惑: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的“战拖指南”、“行动攻略”,付诸实践时还是会一拖再拖呢?
其实,我们只要稍加思考就会发现,单纯地把克服拖延寄希望于提高自控力、时间管理等技术层面,而不是深挖这些行动背后的深层逻辑,便犹如隔靴搔痒,结果只能是徒劳无功。
所以,克服拖延,还是得从“心”入手。
对成功所需的能力缺乏自信;对要去完成的某个任务有反感心理;目标和回报太遥远,感受不到什么意义;无法自我约束,容易分心。
简单来说,对一件事情,越自信、价值感越高、回报时间越短、可分心的环节越少,就越不容易产生拖延,反之亦然。
作者在这本书中为我们介绍了“拖延怪圈”的想象,详细刻画了一个人是如何一步步陷入拖延的。
现在,不妨结合这个“怪圈”来看看。
——步入怪圈:从兴致满满走向质疑反感
通常,每当我们开始一个任务的时候,往往都会自信满满,告诉自己——“这次,我一定要早早收工”。
你自信自己可以掌控这一切,于是先把它放到一边,一段时间过去后,你突然发现,情况好像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你开始出现担忧——“我必须得马上开始了”。
这时候,你的自信开始大打折扣,你开始感到焦虑,你后悔自己没能在第一时间尽快启动任务。但是,又想着现在离最后期限还有一段时间,你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再等等又怎样呢?”
时间又一点一滴过去了,你还是没有开始做事,这时,一种不详的预感充斥脑海:
“我的天,我这是做了什么?”
“我应该早点开始的!”
“我可以做任何事,但是这件事......要不就算了?”
事到如今,你对自己“可以早早结束这件事”的自信已经所剩无几,而且,你开始质疑自己,我是不是一开始就不应该接下这个任务?
——深陷怪圈:都处都是让你分心的陷阱
伴随着焦虑、质疑和苦苦挣扎,你开始问自己“假如我不开始又怎么样呢?”
你感觉自己应该换个思路,做点其他事情,比如,整理整理书桌,打扫打扫房间,去看会儿电影,去逛个超市......
你对本应该开始的任务避而不做,却在其他事情上忙得不亦乐乎,你甚至安慰自己“至少我也做成了一些事儿,我也没有闲着”。
但与此同时,你的潜意识里“总有一件事儿还在那拖着”的阴影却始终挥之不去。
——厌恶怪圈:这件事儿,我看不到回报
经过一系列的苦苦挣扎,你终于要面临最后的抉择——“做还是不做?”
不做——你觉得这件事请太折磨人了,不如干脆放弃;
做——你像等待审判的囚犯一样,满脑子焦虑;
就这样,一个任务结束了,无论你是完成还是放弃,你总会再一次告诉自己——“以后,我永远不会再拖延了!”
可是,只有你自己知道,这种心理暗示能起多大作用。于是,等待你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拖延怪圈”。
图片来源 | yestone.com
告别拖延,你可以这样做
1)走出心灵囚笼,树立成长心态。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希望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
然而,这种完美主义对于深陷拖延的人来说,往往是巨大的折磨。
正如作者所说,完美主义者常常对自己有不现实的要求,当无法实现这样的要求时,就会变得不知所措,失望之余,便通过拖延让自己从中退却。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德威克在研究人怎样面对失败的时候,举例过两种心态:固定心态和成长心态。
固定心态的人,容不得错误,见不得失败,而持有成长心态的人,相信努力的力量,不会为一两次的困难和失败困扰,懂得享受生活的过程,能在一次次的挑战和磨练中,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
不是吗?
追求完美更应该是一个让我们加倍努力的理由,而不是让我们一次次退缩、放弃和拖延的借口。
2)“化苦为乐”,找到每一件事的乐趣所在
从“拖延怪圈”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件事陷入拖延的第一步往往是我们对当前的任务产生了厌烦情绪,紧接着,我们便开始质疑自己,自己究竟有没有能力做成这件事?是不是一开始就不应该接下这个任务?
正如鲍勃·迪伦所说:人们很少做他们相信对的事,他们做比较方便的事,然后后悔!
当我们对一件事情失去了兴趣,自然也就没有将其继续下去的动力了。
所以,时刻保证身心愉悦是避免陷入拖延的重中之重。
书中给了我们几个建议:
组建或加入战拖同盟,相互督促,共同成长。很多喜欢写作的人,都热衷于加入一些写作小圈子,在里面设定写作目标,互相督促激励,煮字疗饥,共同成长。
给自己限定任务量,学会取舍,分清主次轻重,以免给自己太大压力;
培养一种情绪调整能力,正如书中强调的那样,拖延所逃避的并不是某个任务,而是由这些任务所引发的一些感受。
当我们能够容忍各种程度的内心感受的时候,就可以坦然面对那些想要推迟拖延的事了。
3)分解目标,用阶段性的“奖赏”激励自己
很多人都有给自己设定目标的习惯,但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按照既定目标一步步完成,而有些人却往往不是拖着不做,就是半途而废呢?什么才是真正具备可操作性的目标呢?
很多人都有过这些想法:
“我今天要做成几件事”、“我要写出十万加”、“我想写一本书”......
仔细想想,这些目标是否真的具有可操作性?
书中告诉我们,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必须包含这几个特征:可观察性、具体性和特殊性、可以被分解为几个小的步骤、第一步可以在5分钟内完成。
我们不妨把上面的三个目标进一步优化:
“我今天要做成几件事”——“我要在2个小时内做完这件事”;
“我要写出十万加”——“我的大纲要按照什么结构,我准备了至少三个备选标题”;
“我想写一本书”——“今天我要完成这本书的第X章的第X节”;
很显然,后面的目标更具操作性。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目标太大、太多、太宏观,没有具体的阶段反馈,是很多拖延的人难以完成自己目标的症结所在。
4)留有余地,为各种意外做足准备
当我们真正认识到拖延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不再被完美主义的执念折磨,也设立了具备可操作性的目标,但是,很多时候还是会被层出不穷的“意外之事”打扰。
曾在网上看过一张学霸的学习时间表,一张日程满满的表格,里面把学习任务规划到几点几分。
不过,这样井井有条的时间管理虽然让人羡慕,但是却很难适用于大多数人。
因为一旦某个时间点的任务被耽搁延误,后续的一系列时间规划也得跟着改变,或挤压,或调整,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因此,在制定了清晰可操作的目标之后,还要将各个目标分割拆解,为各种可能出现的阻力和困难做好准备,留有足够的缓冲余地。
世上究竟存不存在“拖延基因”这回事?拖延到底是不是被上帝写入了我们的基因密码里?
可谓见仁见智,但是,拖延似乎是人类的天性。
在拖延这个问题上,我们既不能一味地自我责备,也不能听之任之,我们必须直面它,必须正确处理与拖延的关系。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文史范儿(ID:wenshifan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