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编辑、记者都应重视时间概念

                             安升先

1982年8月,,我和李锐前同志合写了一篇反映咸阳城市建设的报道,刊登在8月2 2日的陕西日报头版显著位置。哪知稿件见报后,咸阳市机关内外议论纷纷,说报道失实。又莫名其妙地把报道拉入复杂的人际关系纠葛中,一时搞得我们十分被动。

咸阳市搞了10大建设尽人皆知,有目共睹,怎么会失实呢?原来问题出在时间概念上。原稿是:咸阳市一年多搞了1 0大建设。是指1981年元月到1982年8月。见报稿的题目却是“咸阳市1年搞了10大建设”.导语是“咸阳市委、市政府近一年来,在城市建设方面做了10件好事。”在这里,一年多,一年,近一年,3个时间概念相差甚远。20个月办成的事:说成12个月,或不到12个月,知情的读者怎么能不认为失实呢?编辑在时间概念上的一字之差,给作者造成了不少麻烦。我们只好拿出原稿让人看。但又能说给几个人呢,又有多少人相信呢?去找报社要求更正。编辑说,“都差不多:不就是1年左右嘛。”搞得我们哭笑不得。一年就是12个月,近一年可能是10个月,也可能是11个月。一年多可能是13个月,也可能更多。不是差不多,而是差得多。

时间,是新闻五要素中第一个要素,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马虎不得的。新闻的新,就是表现在时间的竞争上。许多重要报道的新闻电头中,不但要写清×年×月×日,还要写清×时×分。如我30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l949年4月22日2时电”,《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2时电。”同是一天,一个是2时,一个是22时,相差20个小时,战场上的形势就大不一样了,多么鼓舞人心啊!如果去掉电头,都写成22日电,效果就差了?重大的自然灾害和科学实验,如地震、洪水、冰雹、龙卷风、台风、火箭发射,原子弹爆炸等,都是一瞬间发生的事,时间都必须准确、精确。

仔细想来,10大建设报道时间概念的差异,"有编辑的责任,也有作者的责任。

作者原稿中的“一年多”本身也是个伸缩幅度较大的时间概念,如果写成具体的时间20个月,也许编辑不会改成后来的样子。所以,作者对新闻中的时间不能打马虎眼,编辑对新闻中的时间、地点、人名、村名等,最好不要轻易改动。这些东西是不到现场采访的人所不了解的,也是无法推测的。随便改动就很容易出错。

1990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编辑、记者都应重视时间概念  重视  重视词条  概念  概念词条  编辑  编辑词条  记者  记者词条  时间  时间词条  
效率

 高效管理的六条法则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做好时间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不仅意味着提高内部经济利益,而且能加强企业外部竞争实力。实践证...(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