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每一个地方都有机会的存在,善于抓住机会的人,就懂得往人少的地方去。如果某个地方只有你一个人,岂不是意味着这里所有的机会都只是属于你一个人吗?变换思维,将使你的人生有更亮丽的风景。要想获得命运的垂青,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另辟蹊径,懂得变换你的“思考帽”。
“一个人能飞多高,不是由其自身其他因素决定的,而是受自己的思维(态度)制约。”从一定程度上说,人只能被自己造就,不能被别人、被社会造就。举个例子,当人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你就要努力改变自己,这就是积极思维。改变了自己,你才可能成功,否则,你就只能被淘汰,连存在都不可能,更谈不上成功。可以断定,一切失败的根源,都是思维的失败。
思维方式这个东西有点难理解,简单地说,就是你思考问题的习惯。事物本身是可以从很多角度去看待的,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类型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军事家等,他们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思维方式。
比如一只兔子,科学家会从兔子的品种和生物特性去考察,而艺术家则会从它活泼的形象去考察。一般来说,我们将思维基本分为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抽象思维与具体思维、分析思维与演绎思维、历史思维与逻辑思维四对相互关联的思维。一般人常常习惯于使用其中的几种。经常使用逻辑思维与分析思维的人,很有可能是一个科学家。如果这个科学家还经常使用逆向思维,那么他还有可能是一个哲学家。
思维方式可以影响一个人对新思想的接纳,从而影响你性格发展的倾向。不仅如此,思维方式还可以影响你对问题的解决,也就是你能力的发挥。能力也与职业相关。思维方式决定了你的人际关系、你的家庭结构等。
古希腊的葛第士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上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就可以征服整个亚细亚。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成功地将绳结打开。这时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小亚细亚,他来到葛第士的绳结之前,不加考虑便拔剑砍断了这个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50倍的波斯帝国。
总之,思维方式可以说是定下了一个人命运的发展框架,机遇的来临使这个框架更加牢固,或是更加脆弱。不过,框架里的风景也随着机遇的变化而变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苹果电脑公司濒临破产。到90年代晚期,史蒂夫·乔布斯凭借一台他称为“IMac”的突破性电脑,挽救了公司。
IMac的广告做得就好像电脑本身一样创新和激发联想,广告打出了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改革家的黑白照片,比如爱因斯坦、甘地等,每幅照片下面都附有一句简单的口号:“不同的思维。”
为什么要“不同的思维”?
“不同的思维”,这个建议可不是任何时候都是那么好的,在伽利略时代,不同的思维有可能使你被烧死在柱子上。
但是今天,人们必须学会挑战传统的智慧,换一种方式来思考。
伟大的思想家都是另类的思想家,他们不会陷入思考的陷阱,跟着羊群走。他们不愿被打上烙印,他们开辟新的路径和拓展新的边界。亨利·福特就是这样一个人。后来的山姆·沃尔顿,沃尔玛的创始人,也是这样一个人。杰夫·贝索斯,亚马逊的创始人,还有很多其他互联网亿万富翁,都是这样的人。
确实,使用不同的思维,是有回报的。
我们一直都在强调人要善于适应变化。实际上,当他人的思路与自己不一致时,求同存异、达成共识也是适应变化,并且是更深层次的适应。当自己的想法与他人不同时,如果试着暂时放弃自己的观点,去倾听一下人家的意见,并按他的说法去做一下,结果也许并不坏。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几点:其一,人家的观点可能比我的更好,由此我可以学习一些新的知识或思想方法;其二,如果他的观点不如我的高明,但最终实际效果的好坏能使他人认识到我的观点的合理性,从而愉快地接受我;其三,这样做体现了一种高尚的妥协精神,可以带来和谐的人际氛围,收到良好的工作效果。
人的进步取决于思想方式的不断改善,人应该善于改造和完善自我,即使是成年人,也应该不断地改善自己的思维模式。放弃无益的固执,学习倾听和妥协,这样可以学得更多、活得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