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孙瑞希:生涯咨询师,个人成长教练,今日头条签约作者。专注分享成长干货,推动你的职场进化。
01:没成果的努力都是瞎忙
老杨是某三线城市一家私企的职业经理人,跟了一个老板12年,第10年的时候,终于提了总经理。
前几天老杨风尘仆仆地从外地赶来我的工作室,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说:“这回,必须得辞职了。”
我并不感到意外,“辞职”这个话题,老杨絮絮叨叨地说过很多次,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下一步行动,但这次不同。
春节过后,老板已经停发了老杨的工资,明摆着,撵人呢!
12年前,28岁老杨追随老板打天下。他很珍惜这个工作机会,希望通过努力升职加薪,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天分不够,努力来凑,老板很信任这个“上进好青年”。
老板有背景有资源,行事果决,公司发展得很快,从小工厂做成了大公司,再后来做成了集团企业。
随着企业的发展,老杨也一步一步从普通员工变成了部门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12年职场风雨,普通员工小杨变成了公司高管老杨,看起来这就是一部普通人职场逆袭的励志剧。
但事实并非如此。随着职位越升越高,老杨开始感到力不从心。无论他怎么努力,工作效率都很一般,工作成果都不大。特别是提了分公司总经理之后,独自分管一摊,压力大得透不过气来。
老板批了一个新项目给分公司,老杨带领团队没日没夜地干了两年,终于把本金都亏光了。
是的,没错,不但没有任何收益,还亏光了本金,于是出现了开篇的那一幕——老板逼老杨走人!
谈到动情处,老杨眼圈红了:我觉得自己挺没本事的,拼命加班加点,却做不出业绩,拿不到绩效工资,每个月凭一万块死工资养家。父亲脑血栓常年卧床,母亲年龄大护理起来很吃力,我连请护工的钱都拿不出。
我给老杨分析,你工作足够努力,之所以不出业绩成果,不过是你在很多事情上走了弯路。
没有成果的努力,都是瞎忙!
02:为什么你总是做事没章法
忙不到点子上
前几天和一个客户聊天,他把“努力”这件事说得很透。
他说:“很多人之所以成不了事,不是因为不够努力,而是因为做事没有章法,总是忙不到点子上。他们总是被自己努力的过程感动,而忽视了真正有价值的努力是要有结果产出的。”
为什么别人做事总是有板有眼,而你做事情总是没有章法,不出成果呢?我总结了一下经手的生涯咨询个案发现,工作没有成果的人,都有这4个坏习惯。
1、用力过猛,总想马上去做所有的事
每项工作任务的价值是不同的,所以我们需要按照工作任务的重要程度排序,来决定在每项工作任务上分配的资源和时间。
从普通员工到分公司总经理,一路走来,老杨十分不易,所以对于老板分配的工作任务,他总是表现得用力过猛。
他希望能够马上去做老板安排的所有的事,甚至老板随意说出的一句话,他都要揣摩半天,怎么才能领会老板的意图,把事情做得更好。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诸多工作任务中,不是马上去做所有的事,而是要挑出工作任务里最重要的那20%,集中精力和资源专注做有重大意义的事。
不是什么事都值得去做,而是你要懂得排序和取舍。
2、不擅长多任务管理
多任务管理要求在同时段执行多项任务,并且有能力在不同工作之间快速切换注意力。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同时并行多个工作任务时,越忙越乱,越乱越忙,顾此失彼。
老杨就陷入了这种怪圈。随着职位越来越高,他的责任也越来越重,管的事儿也越来越多。
很多工作任务需要同时并行,他做着A项目,想着B项目,B项目还没做完,又要看看C项目的进展。他加班加点,忙里忙外后发现,很多工作都虎头蛇尾,没有一个好的结果,甚至连结果都没有。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把注意力从一项任务转移到另一项任务时,他们的部分意识却仍旧停留在上一项任务上。每次当你把注意力切换回来时,都会提醒自己当初正在做的事情,与此同时对新任务的微弱干扰产生抵触情绪,这样就增大了你的认知负担。
所以,越是任务繁多,越不能蛮干。
3、把重要的工作延后
重要的工作往往难度比较大。所以,为难情绪导致人们总是想方设法拖延。
老杨每天都写工作任务清单,他习惯于先完成那些比较容易完成的任务,完成后打“√”。每天看着任务清单上80%的工作都打了“√”,他觉得挺有成就感,但其实最重要的那件事,他却一直在拖延。
那些80%都打了“√”的工作任务,并没有为他带来重大的业绩,而那件最重要最该做的事情,往往拖着拖着,就没了结果。
美国凯勒威廉姆斯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加里·凯勒曾经说过: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只有找到这件事,做好这件事,才是获得成功、高效生活的关键。
而很多人,力没少出,事儿没少做,却唯独没有找到最重要的那件事。
4、在细节上纠缠
注重细节是好事,但不宜纠缠。老杨以前在车间抓生产,非常关注细节。做了高管,他仍然紧盯细节,别人是“抓大放小”,他是“抓小放大”。
有员工骂他:“只管狗吃(shi)的事儿,不抓狼吃肉的事儿。”
这种行事风格,导致他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细节上,前瞻性明显不够,员工们也不服气。
他不知道:真正的努力,都是需要方法论支撑的。这种方法论的价值就在于,你的努力是自嗨还是卓有成效!
03:高效工作的4个秘诀
让你的努力卓有成效
工业工程学中有一个ECRS分析法,它主要用于对生产工序进行优化,以减少不必要的工序,达到更高的生产效率。
这个方法不只适用于生产工序的优化,也适用于改善我们的工作方法。
简单来说,当我们想改善一项工作时,可以有四种方法:排除(Eliminate)、合并(Combine)、重组(Rearrange)、简化(Simplify)。
怎样理解这四种方法呢?举个例子。
我有个朋友老K,早年做财务出身,前些年他辞职出来创业,开了一家咨询公司。我们来看看老K是如何在工作中应用ECRS分析法的。
1、排除(Eliminate)
公司成立初期,老K凡事亲力亲为。随着业务量增加,他开始力不从心。他重新梳理了一下自己的工作内容,砍掉了很多不重要的“细枝末节”。
以招聘为例,以前老K亲自披挂上阵,面试每一个员工。现在,只有部门经理级的复试,他会把把关,其他的事情交给人力资源部全权负责。
实际上,排除法是四种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种。当接到工作任务时,不是马上执行,而是考虑有没有可以排除掉的步骤和环节,排除这些步骤和环节会不会影响整体工作成果。
如果这个步骤或环节的排除,并不影响整体工作成果,说明它是你工作任务中的冗余,把它排除掉有利于节约资源,提升效率。
2、合并(Combine)
老K刚创业那会儿,项目是一个一个接的,有时还连续不上,现在随着业务量的猛增,他经常要同时并行多个项目。
为了提高效率,他经常把同一行业的项目归类处理,这其实就是合并的技巧。
合并的重点是把同一类型的工作集中处理,因为这类型的工作有重复和交叉的地方,通过对这些地方进行整合,可以帮助我们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3、重组(Rearrange)
老K做咨询,经常要给客户企业出具项目咨询建议书。早前老K都是用“演绎推理”,也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项目结论的过程。
老K发现,有些客户面对前面大段的推理,表现得极不耐烦,所以他重新调整了汇报顺序。
建议书还是那个建议书,只是汇报的时候,他将结论前置,然后再一一进行推导,这种方法受到了客户的普遍欢迎,这就是重组。
重组就是改变工序程序,使作业的先后顺序重新组合。
“朝三暮四”还是“暮四朝三”,本质上都是7颗橡子,但客户的认同度是不一样的。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把重要的事情前置。
4、简化(Simplify)
老K有个同学,大企业出身,建议老K采用欧美企业的管理流程和方法,对企业实行规范化管理。
老K研究发现,大企业的方法的确不错,但过于繁琐,不适合他这样的小企业。
他认为,小企业重要的是“小而精,小而美”。他带领团队费了不少心思,对组织架构和工作的流程进行了简化处理。
所以你看,过多地纠缠细节反倒会让工作变得复杂和无序。
大道至简,极简就是极致。
很多人都在追求工作中一些表象的东西,以前我在朋友圈里曾经看到有人的个性签名是: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当然,努力和拼搏很重要,但如果总是追求这些浅层次的东西,你就很容易忽略真正重要的东西——让你的努力和拼搏卓有成效。
当你忽视了真相的时候,你的人生节奏也就打乱了,就像本文中的老杨。匆匆忙忙地,却不知道自己忙些什么,这大概是最没有意义的生活。
人生很短,但别活的太着急,最笨的努力,就是没有成果的瞎忙。
不要让你的忙碌,毫无目标和远见。提升工作认知,让你的努力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