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最难的恐怕就是中年人。
他们一方面扛起了整个家庭,另一方面为公司辛苦付出,但是当公司撑不下去想要裁员的时候,他们却是第一个被考虑的对象。
人到中年,少了创新,慢了思维,多了牵绊,公司还要多付点薪水,所以失业仿佛已经成了必修课。
1:
为公司工作10年,离职只花了10秒
中年人正在被时代宣告出局
前几天,一个80后的朋友说他被裁员了。
他为公司服务了10年,但是签离职手续只花了10秒。
走出公司大门时,他感到有些不知名的东西,像铅一样,灌满他的身体,令他走都走不动。
一个孩子看到他,说:“大伯,你还好吗?”他愣了好一会儿,哑然笑了:大伯的秃头,大叔的年纪,90后的存款,毕业生的起点。
时间再往前一点,还有一个人,失业37天,不敢告诉家人。依然像每日上班一样,早上8点出门,在网吧上一天网,一边投简历,一边刷游戏,到了晚上8点回家。太早也不行,怕家人问:“怎么最近回来这么早?”又有新的担忧。
再再往前一点,甲骨文中国区研发中心大裁员,京东、腾讯、阿里、滴滴、有赞接二连三大换血,华为干脆连35岁以上的工程师都劝退。
在时代的大洗牌里,他们首先成了出局的人。
2:
为什么被裁的总是中年人?
危机下,千万别抱有侥幸心理!
每一次裁员危机中,中年人都是被重点关照,因为这个年纪意味着精力下降,体力难支,深谙职场,浅尝创新,无法为公司再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所以很容易成为企业被优化掉的对象。
网络数据显示,亚马逊员工的平均年龄31岁,谷歌员工的平均年龄30岁,华为员工平均年龄28岁。
更危险的是,前有猛虎,后有追兵。
据统计,2020年大学毕业生将达到840万,他们虽然初出茅庐,却胜在高精力、零负担、低成本,塑造性极高。
同时,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兴起,不但打破了老员工经验的壁垒,更让不少岗位逐渐消失。
这样严峻的环境下,每个中年人都要好好思考这个关乎前途的问题。大环境如此,千万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提前思考,做好规划才是一个成熟中年人应该做的。
3:
想要持续发光发热,
职场上的中年人要怎么做?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悄悄地干起了副业,有人兼职做微商,有人当起网络写手,有人下了班跑滴滴,无论做什么,其实都是在为以后做准备,即使被裁员,也有个做的顺手的副业可以带来一些收入。
这些副业也许能帮你度过一时的危机,但是中年人的职场危机却会持续很久。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在任何时候都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力,并不断尝试新鲜事物。接纳变化、死磕目标、持续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裁员”的那一天,从容地笑着离开,而不是焦虑彷徨束手无策。
第二,你要找到那些能让自己发光发热的事业,并持续付出。我们听到的裁员消息,其实很多都是科技企业,因为中年人在日新月异的科技下的确比较吃亏,但是我们的优势可以放到其他行业继续大放异彩!
人到中年,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有不错的人脉积累,但是需要兼顾家庭,需要更高的收入,在这些背景下,保险可能是对中年人最友好的行业。
今年34岁的黄龙,硕士毕业后到深圳一家投行工作,而今年他选择了卖保险。
他说:“保险更像是一份给自己打工的职业。你可以利用过往工作经验,塑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吸引客户。”而这些正是中年人独有的经历。
同时,在保险业,中年人不用担心“被优化”。
因为比起小鲜肉,中年人的朋友圈里,有很多潜在的客户。
这些人脉资源,是中年人改行卖保险的底气所在,也足够让他们在卖保险的路上走得风生水起。
中国保险协会数据显示,保险行业中业绩高的保险员以中年人为主。他们有一定学历,有职业经历,有人脉资源,利于积攒业绩,组建团队。
职业生涯的天花板,比想象中更早地出现在了很多中年人的面前。高薪、有经验,这些曾经诱人的标签,反而变成了“被优化”的原因。
但生活不允许有片刻的喘息,只愿每个中年人都能找到让自己发光发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