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小喵
1.
敬业法则
孔子在《礼记》中第一次提出了“敬业乐群”的思想。他认为,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应该做到“敬事而信”“执事敬”。宋代儒家集大成者朱熹对孔子的敬业思想进行了进一步阐释,他说:“敬业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
朱熹认为,敬业就是尊敬自己的职业,不怠慢自己的职业。
敬业法则在职场上的充分表现有哪些?包括对事业的理解、职业理想、立业意识、从业态度、行业情节、企业感情以及作业水平。
一个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电话给他的客户问:“您需不需要割草?”
客户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
客户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
客户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
男孩依旧不死心,继续问,“那他还有什么没有做好的,你还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服务呢?”
…….
男孩挂了电话,此时男孩的室友问他说:“你不是就在那里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电话?”
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还有那些地方还没做好!”
一个人的敬业态度不是自诩的,应该从客户上司下属同事这四个维度得到中正的客观评价。
比方说案例中的割草小男孩,他的敬业是由客户的肯定传递的;
你敬业的状态,在市场上是通过怎么样的方式来表现的?直接看有没有人得益或是创造了利润。
敬业就是坚守职业法则是一个道德的范畴。
懂得工作的人比不上喜欢工作的人。喜欢工作的人比不上享受热爱工作的人。
敬业既是现代职场生死线又是困难点。敬业不但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为。
2.
服从法则
服从就是在工作范畴内,不管叫你做什么都照做不误。但要记住一点,服从不是满目顺从,顺从是一种不情愿的妥协。服从工作指示是职业道德的表现。
传统意义上,上司都喜欢服从的下属,在上司心里不服从就是没有团队意识,挑衅权威和不尊重职场规则。
不服从就意味着战略推行很难落地,就意味着上下级对立的开始,埋下了冲突的隐患。
不服从还容易造成管理的内耗。
华为在《公司基本法》里面阐述过,“在学习西方先进管理方面的方针是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在当前二三年之内以理解消化为主,两三年后再适当改进”。
这段话可以理解为先服从执行,再过程优化,最后形成样板模式。
你看,即便像华为这种大企业,首先强调的也是服从的重要性。
管理从服从开始。一名优秀的员工应该执行力第一工作能力第二;服从第一承受第二。
3.
请示法则
请示有三种类型。第一种:请示上级给予指示;第二种:请求批准方案的请示;第三种:请求批转对接的请示。
无论是哪一种,都要记住做主的不是你。即便是你能做主也要请示上级,汇报你的知性方案。也不要真的将“上司的放手”看作真的就是自己指挥自己。任何时候都要牢记,请示永远是对的,不请示即便做对了也不能认为是对的,不要随意剥夺上司的领导权力。
除此之外,杜绝想当然和我以为,上司永远和你想的不一样,出发点和大局观视觉不一样的。
请示不代表没有态度,技巧性的请示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更是对上司的一种尊重。
4.
独立法则
独立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去完成工作,这是职场成熟的一种表现。
独挡一面不等于独占一面。独立着眼于“我”分内工作不依靠他人,但你仍然要尊重上司,相融同事。
独立是职场成长的必经之路。
当你能独立地将领导想要放手的事情做好,能独立地将同事委托的事情办妥,你的职场存在感就会越来越强烈。
5.
信任法则
意思是我们与上司之间要互相信任,互相配合,共同协作。职场中的每一个人都各有千秋无法复制,谁也无法替代谁。
秉承这种共事原则,是团队形成合力,走向团结的标志。
无论上司还是下属,抑或同事,工作中都要学会进行优势互补;在相融共生的世界里,1加1永远大于二。
只有形成合力,团队才能走向共赢。
6.
功劳法则
永远不要去抢功劳,你的功劳就是上司的功劳,上司的功劳永远是上司自个的。得到上司的肯定就是自己的功劳。能得到组织、客户的肯定就是上司的功劳。
你的功劳越多,赢得的口碑越好,也许离晋升就不远了。
沃伦·本尼斯在谈到“共同领导时”曾经谈到这样的一种现象:不管一位优秀的下属做出的贡献有多么巨大,大部分的功劳和荣誉都将归于最高领导者。即使是最优秀的副手也要活在上司的影子里。
这种西方的思维在中国古代管理智慧上也有体现。
张仪为秦国立下大功,西并巴蜀,北开西河,南取上庸。但是,天下人都认为那是先王贤能,而并不将主要功劳归于张仪。
(始张仪西并巴、蜀之地,北开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布衣多张子,而以贤先王。《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这就是历史上说的“张仪无功”。
在你还是下属的时候,你要努力地做事,正确地做事,有效率地做事;从经验的累积的角度而言,你做过什么,你做成功过什么,比你得到什么样的功劳更重要;毕竟这是你今后能够成为一个什么样人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