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K叔
要想活儿好,就得做好这三个字
今天下午跟着部门老大参加董事会,专题讨论关于资产清退的那些老大难问题。
会前,我一页页翻材料,看着那一件件让人头大的破事,心里嘀咕,这会恐怕又要开到晚上8、9点了。
可出乎意料的是,不到3个小时会议结束,而且基本上所有的难题都有了应对策略。
不得不佩服这些大领导们,年纪那么大了思路还如此清晰。
董事长已经快60的人了,一人hold住全场,够专注,不跑题,带着各个山头的老大们,雷厉风行地把这些破事的应对方案都搞定了。
我一边啧啧称赞,一边想着董事长的开会策略,越发感慨:
工作这件事,就得讲究个“稳、准、狠。”
1、稳
在干一件事之前,最重要的是想清楚工作的意义。
有时候我们花了太多精力在做一些看起来很精美的东西,比如那些花哨的PPT,比如那些精致的研究报告,但东西做的再漂亮,如果对工作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一切都是白费。
这次专题会议就是董事长提议临时召开的,原因是涉及这些清退事项,上级监管是有考核要求的,而马上就到年底了,任何完不成,可是要影响公司评级和员工绩效的,所以,尽管现在大家都忙的不可开交,但董事长依然将这件事放到靠前的优先级。
这里边,体现的就是一个“稳”字。
我妈常跟我说一句方言歇后语,翻译过来是这样的:
“你别光顾着瞎嘚瑟,把饭碗给丢了。”
时不时回头想想工作的意义,哪些是你的加分工作,哪些是你的常规工作,哪些能够给你带来积极的效用,别小瞧这些看起来无关痛痒的反思,因为大部分人在职场上,很容易走着走着忘了看路。
最后连自己的目的地是哪儿都不知道了。
都说,不忘初心。
要稳住阵地,多反思,多纠偏,“鸵鸟”思维万万不可取。
2、准
一说到开会,很多人就头疼,我也是。
因为有些马拉松会,实在是让人崩溃。
而今天的会,一上来,董事长就强调:
“不说成绩,只说问题。”这样,会议的基调就定下来了:解决问题。
于是,所有下属单位在汇报的时候,直入主题,你有啥搞不定的,有啥需要集团协助的,有啥方案可以讨论的,直入主题,提高效率。
一个字:准!
我们在工作中同样如此,经常胡子眉毛一把抓。描述一个场景,你一定很熟悉:
本来想写一份报告,结果刷新邮件看到另一份PPT,打开PPT,发现人家做的太漂亮了,这模板我得copy下来,过了10分钟,终于回到报告,发现,自己的状态和节奏已经被PPT彻底打乱了。
上周周记,我提到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的关于时间管理的观点:
“日程表要比清单更重要”。
什么意思呢?
按照时间管理的经典理论,我们都会每天早上给自己写下一些to-do-list,然后计划着按照清单去做事情,可是通常一天下来,清单里的任务没怎么少,自己的焦虑却更多了。
最好的解决方式是,把这些工作任务都放上时间,比如9点-10点写报告,10点-11点回邮件,不要把工作一股脑都扔到清单框里,而是给每一个工作都赋予一定的时间节点,将计划细化,将时间分割,让目标更准确,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3、狠
我们最大的困扰就是:
对工作不够狠,尤其是遇到一些难题无法解决时。
但,说到底,还是对自己不够狠。
今天有家单位负责人,上来就开始抱怨,说他们这件事推了好久,一直没进展,苦不堪言……
董事长听了,问了几个问题:
“你找政府沟通了吗?”
“你找当地合作企业询问过吗?”
“公司里有没有亲戚朋友可以打听的?”
……
说实话,我刚听了这些问题,还有点诧异,董事长怎么会问好像无关紧要的事。
越听越明白,董事长是在不停的开脑洞,想办法,要逼着大家以一种开放性思维想问题。
这几天看《无证之罪》的小说,推理之神严良把破案比作解方程。
《无证之罪》 严良
而证据就是方程的已知数,嫌疑人则是未知数,而面对毫无证据的案件,大家都走进了死胡同,因为没有已知数,又怎么去找未知数呢?
但严良找到了!
他用的是反证法,把他认为的嫌疑人当做未知解,然后一步步反证案件是否合理,终于找出了无证之罪的答案。
而我们在突破工作难题的时候,就是缺少这种开放性思维,很容易被一些已有的屏障限制住。
归根到底,还是对自己的脑子不够狠。
做好“稳、准、狠”,领导一定夸你“活儿好”!
好啦,我接着加班咯,晚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