姗姗来迟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应聘何种企业,迟到都是求职求职的第一大忌。令人不解的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要求,不少应聘者却总是为自己寻找诸多借口,如堵车、路线不熟悉等。切记,当你喋喋不休在为自己的迟到寻找理由时,应聘其实已经结束,出局是自然结果。
不修边幅
应聘者参加求职并不需要穿着名牌,但最起码要保持衣着的干净、整洁,外表看上去精神干练。得体的着装不一定要靠名牌来支撑的,它并不能提高你的能力。因此着装不要邋遢、不要太随意,只要整洁得体就好,这样才能帮助你给求职官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另外,怎样穿着也要视情况而定:政府机关、外企、民营企业……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要求,根据不同的情况决定穿着,才能万无一失。
简历“注水”
既然是简历,就不要做得太复杂,一两张A4纸足矣。另外,做简历也要因“企业”而异。国企、政府机关,他们大多喜欢履历型简历,部分民营企业则喜欢精装简历,而外企就比较青睐简单明了的简历。只有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投递不同类型的简历,才能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机会。
另外,简历中提供的信息一定要实事求是,只要被人发现有一处作假,求职官就会觉得你处处作假。一个连诚实都做不到的人,企业凭什么信任你?切忌为了得到求职机会,就在简历上自我吹嘘。毕竟求职官见多识广阅人无数,应聘者的这些雕虫小技,岂能逃过老法师的火眼金睛?求职技巧之如何正确解读“招聘语言”
“外交语言”
收下你的材料,这是应聘的第一步;但收下材料后,招聘者会用不同的语言来表示对你感兴趣的程度:“材料先放在这里,有消息会通知你的。”这无疑已通知你“兴趣不大”。如果对方在翻阅了你的材料后,说声“是否可以谈谈你的要求和打算?”这八成对你有兴趣,就看你如何充分表现水平和才能了,千万不要像王婆卖瓜那样造成对方的反感。招聘单位对应聘者年龄、学历、经历会有一定的限制,但有些单位也会留有余地,比如招聘要求出现“一般须有”、“特殊情况可适当放宽”之类的话,即使你已被划出线,也不要丧失勇气和信心,你的任务就是要使对方相信你属于“特殊”而不是“一般”,这就需要你用不“一般”的才能、经历和水平来证实。有些招聘单位招收岗位和人员较多,在求职中,你也许会听到招聘者问你“如果叫你到别的岗位,你愿意吗?”这其实是向你发出了一个信号,你应聘的岗位也许已“人满为患”,或“名花有主”了;但招聘单位对你兴趣不减,很想拉你“入伙”。面对这种提问,你应当即立断,如果你认为对方是个不错的公司,你对新的岗位又有一定的把握,不妨入门再等待机会;如果对方情况一般,新岗位又过分“屈才”,当然干脆回答“不”。求职的成败,招聘者也会流露出一些“蛛丝马迹”。如果求职时只是“例行公事”式的回答,你的希望还是寄于别处为妙;如果对方扯开来说,特别是对你的专长问得很细,那么你的希望就不会小。求职结束前的客套话,更是关键,如果对方只是面无表情地说:“我们会有通知给你的”,那么你往往不会收到录用通知;如果对方热情地和你握手言别,再加一句“欢迎你应聘本公司”的话,你就准备与他做同事吧。
视觉语言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求职中你需要观察对方,从他的眼神中察其对自己的感觉如何,如果对方很满意你,他的眼神一定会有所反映,他会随你的话加强对你的关注,你能看到他的眸子里多了一些光彩,如果很满意你的回答,他会情不自禁地点点头,凝神的眼光会突然闪亮。如果你能使他表现出这样的眼神,你的回答可以说成功了。最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一种求职者:他的脸上似乎洋溢着笑容,但眼神中却无一丝笑意。这“笑意”就是一种眼神中的光亮。如果始终不能改变他那双变化的眼睛,就说明你还未能使他满意。有人把这种求职者的脸叫做“扑克脸”。说他们毫无真实的表情,笑容仿佛是印在头面上。但是,你要紧盯对方眼神动态的话,仍能测出其内心的变化,如果对方眼光黯淡,一双眼睛仿佛收缩到眼眶中去了,说明他对你产生了不信任,如果对方对你的回答产生了厌烦,会有什么表现呢?他会把视线抛到老远的地方去,例如抬头望天花板,侧身注视窗外。
身体语言
求职时,你必须识别求职主考官的身体语言的变化,从中获得他内心深处的真正情绪。当求职者厌烦时,表现出坐立不安,眼看着桌面的小东西,手指头轻敲着桌面,这时候你可以试着改变话题或主动提问,让面谈者重新回到面谈中来,当面谈者分神时,表现为眼睛在你身上到处游移,或眼睛看着桌上的东西,这时你说什么他都没有听进去。当面谈者不太愉快时,通常表现为双手在胸前交叉、身体向后靠、明显的改变坐姿等。当面谈者听了你的话感受到兴趣时,表现为坐姿向前倾,接近你,眼睛注视着你;但偶尔也会发生恰巧这些面谈者也精通身体语言而不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