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求职都是有迹可循的,也就是说,完全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准备,却给求职官留下很深的印象。
一、好的自我介绍决定了求职的80%
不管你相不相信,你适不适合这份工作,HR在你自我介绍的阶段,已经基本决定了。
很多人在自我介绍时会犯一个错误,那就是把自己的学校情况,工作经历,兴趣爱好笼统的丢给HR,让他自己判断你适不适合这份工作。
如果你这么做了,恭喜你,你已经进入了HR心中的“平庸组”名单。
那么,自我介绍到底应该说些什么呢?你应该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为什么这份工作非要你来做才适合!
所以,每一次求职我都会告诉求职官:“我看到在招聘启事上,这份工作需要blabla,这和我之前的工作经历中blabla非常类似。”
如果你能列举4点以上的“相似”,那么这份工作对你来说已经胜利在望了。
记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所有公司都会更想“捡现成”,而不是栽培什么潜力股。
二、你对我们公司了解多少?——表忠心的机会
这是让很多求职者头疼的一个问题,难点就在于,大家说的都差不多,你很难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如果你按照某度的搜索结果,只是说出这家公司的行业地位,规模,企业文化等,那这个问题就算是白问了。
因为,求职官其实想问的是:为什么你非得选择我们公司?
我下面要说的就是:如何通过半小时的准备,给求职官留下一个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个方法叫做:概况+细节+情绪。
概况不要多说,因为这点并不决定你和其他求职者的差异。你只要说出公司的地位、总部、规模等信息即可。
接下来,你就要开始说细节了,这很重要!非常简单但给人印象很深的做法是,你看几个该企业的宣传片,然后用绘声绘色、深受感染的语气描绘其中的情节,比如:
“我感触特别深的就是那个售楼员,从城北跑到城西,跑了50个楼盘,只为了给消费者挑一套合适的房,鞋底都磨破了。连那个修鞋的大爷都说:‘你这个月已经第三次来修鞋了’”(某房产公司求职)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就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起求职官的全部情绪。注意到其中好玩的地方了吗?求职官的情绪越高涨,对求职者留下的印象也就越深。
可能在求职结束了之后,求职官已经不记得你说了啥,但他对你的印象绝对是:哎哟,这个人真是太热爱我们公司了,真是个有心人啊!
三、离职原因——处处是陷阱
离职原因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它考验的不但是你的工作能力和性格,更考验你的情商和智商。
不讨巧的离职原因包括:工作业绩差,沟通能力差,老板傻逼,看同事不顺眼,和公司有纠纷……
所以,尽量挑一些主观上无法避免的原因,比如:公司的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公司面临破产,部门被合并,亲人有重大变故,公司的氛围和你想要的相去甚远(顺便夸夸新东家)。
最重要的一点是,强调现在是你最想要稳定的时期。换句话说,就是前面那些都是浮云!
四、你的缺点是什么?
缺点真的是一个非常不好答的问题,但是只要掌握了以下这个原则,这道问题也只是小菜一碟,那就是:避重就轻。
什么是重?性格方面的问题,人际方面的问题,工作能力方面的原因。如果你说:“我的缺点就是耐心太差”,“我的缺点就是沟通能力有待提高”,那你真的是一个大傻帽。
什么是轻?举点例子:我方向感不太好,不善于理财(金融岗位除外)之类的。
有人会问了,我说了这些缺点,求职官会不会觉得我很虚伪?那我告诉你,只要你的虚伪不至于让他想吐(比如“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太追求完美”),那虚伪绝对要比傻乎乎的坦诚好。
五、你有什么想问我的吗?
一般问到这个问题,整个求职就要结束了,但是不要掉以轻心,因为最后这个问题决定了求职官对你的最终印象。
所以这个问题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呢?那就是:你还想了解一些什么,帮助你更好地留在这个公司?换言之,就是你有多想留在这个公司?
如果你说“没有”,那么求职官说不定心里咯噔一下:原来你对这个职位兴趣也就这点啊……
这个问题其实给了你表忠心的机会,你可以很认真地问她:“那如果我来到了这个公司,那每天的日常大概会是什么样的?”或者“这个公司的氛围是什么样的?”(暗示你来这里工作的强烈欲望)。
好了,今天的求职攻略就分享到这里,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找工作就是,胆大心细脸皮厚!
求职技巧之最实用的三招一是采用正反的方法作答。
在求职中常常会被问及选择式的问题,如“今天参加求职的人很多,有二十来岁的,也有三十多岁和四十多岁的,请问你认为最适合这个岗位的是哪一年龄层的人?”这类问题如果求职者作出了任何一种选择,都会被人认为有“看问题比较片面”之嫌,因此上述问题的最佳回答方式是先详细分析各年龄层担任某一岗位的优缺点,当然要言之有据,然后表述自己的观点是:“我认为各个年龄层担任这个岗位各有千秋,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求职技术中称之为“功效为零法”。
二是使用模糊语言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
常在求职时碰到不少求职者特别是职场新手在回答“你对工资的期望值是多少?”这个问题时不假思索,斩钉截铁地报出一个数字,令人感到“不寒而栗”,正确的方法是先做出思考的样子,然后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听别人说这个职位的行情大概是……”这样无论答对答错,都是源自“道听途说”,而非本人的想法。类似的模糊字眼还有“恐怕”“我想大概”、“可能是”等等,总之不能一口咬死。
三是慎用鲜明的回答。
当求职者在尚未完全明确主考官员提问的最终意图时,尽量避免使用“一竿子到底”的语言。如常有主考官问:“你喜欢挑战性强的工作吗?”这个问题对求职者而言其实是很难回答的,因为接下来并不清楚主考官究竟是打算怎样深入,同时求职者也并不清楚自己所申请的职位究竟属于“挑战性强”还是“相对挑战性少一点的”,因此,比较理想的回答方式是:“很难明确回答,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关键在于我的能力是否能承受这样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