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弘扬祭祀文化可以提升国民素质

2011年4月5日,农历三月初三,是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众所周知,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

近些年,每逢清明节,有注重环保的人士,以及一些商家等群体,就会呼吁国人不要去墓地烧冥票(鬼钱),而以鲜花或者网络祭祀等替代之。

诚然,烧冥票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大气造成污染,甚至给山林、墓地等处留下火灾隐患。

但是,烧冥票造成的污染,难道比中国数以千万计的各种车辆造成的污染还大吗?世人为何不因为各种车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禁止其排放大量尾气呢?因为所谓的环境污染等而舍弃缅怀亲友的烧冥票的祭祀,然任由屁股下的小汽车冒出大量污染物,这是何种逻辑?估计答案连三岁的孩童都知道,故不赘言。

至于火灾隐患,基本上是杞人忧天,因为任何一个懂祭祀文化者,都不会容许火烧亲友墓地的情况发生,而会格外注意的。即因为烧冥票造成火灾的可能性极小。

另外,对于长年累月漂泊在外的亿万游子而言,长途跋涉前去老家扫墓、烧冥票,往往不大现实。

换言之,国人不必过分担忧清明节烧冥票会造成环境污染,会带来火灾。也就是说,能有条件前往墓地的,可以不妨选择到墓地去祭祀,实在无奈的,可以选择网络祭祀等其它方式。

清明节扫墓的问题上,还有不少国人以为扫墓是陈规陋习,是搞迷信活动,应该予以废止。持此观点者,确是天真到家了。

唐代大诗人杜牧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足见前人是何等在乎清明节,是何等注重扫墓

同处于中华文明圈的韩国、日本以及新加坡等国家,也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据媒体报道,每年清明节期间,新加坡等地的大量华人都会返回中国寻根问祖、祭祀扫墓

2006年5月20日,清明节这一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8年开始,我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从2009年起,又改为三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弘扬祭祀文化可以提升国民素质  祭祀  祭祀词条  弘扬  弘扬词条  国民  国民词条  素质  素质词条  提升  提升词条  
杂谈

 夜

 城市的夜,是灯火通明的。    她躺在床上,静静地望着对面的墙。似乎对这面墙情有独钟,她总是喜欢保持这个姿势。看着这面墙总比看着那吵吵闹闹,晃来晃    去的...(展开)

杂谈

 简直“笑死”人的童年趣事

童年留下的记忆是美好的,哪怕他天真无邪和傻得可笑,在人生刚起步的路上有时奏响了优美动听的歌曲,有时也唱出了让人苦笑不得的异类“动听乐章”。 今天介绍的既是异类“...(展开)